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摭议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0180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摭议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摭议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摭议 (论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匪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课 堂 提 问 有 效 性 摭 议 赖 雪萍 ( 泉州 市丰泽 区湖心实验小学 , 福 建 泉州 3 6 2 0 0 0 ) 摘 要 : 课 堂提 问对教 学有 重要 影响 只有深 刻 了解影 响小学语文课堂提 问的 因素 ,才能更好地提 高课 堂提 问的有 效性 , 使之调 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 达到提 高教 学质量 , 最终 有效促 进学生激活思维、 掌握知识的 目的。 关键词 : 素质教 育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提 问 新时代 的教育特 色不 同于传统教学 , 传统 教学 中 , 教师是 主体 , 而学生是客体 : 在新课 标指导下 , 教学 主体 身份

2、 已经发 生变化 , 学生逐渐成为教学 的主体 。教师在 日常教学过程 中, 会问学生 很多问题 , 但是如果 问题 过细 、 过多 , 就 必然会 引起 学生的反感。 如果提问和 回答问题 占据课 堂的全部 , 就必然会 忽视学生对课文的审美和理解 。 所以 , 只有使用行之有效 的提 问方法 , 才能形成好 的教学秩序 才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 的 理解 。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 课堂教学的形式越来越丰富 不再依赖传统的黑板 、 粉笔 , 越来越多 的现代化设备 被应 用到 课堂教学中 , 从而提高教学 质量 。当然 , 教学手段 的运用 及效 果 , 都

3、是 为教学活动 中的两个 主体服务的 , 即教 师和学生 。教 师是最重要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 的交流在课堂教学 活动 中主 要体现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上 。课堂提 问是教学活 动中的首 要教学手段 。是教师启发学生心智和激发学生学 习主动性 的 基本手段 。 课堂提问既包括“ 师者 的传道授业之问” , 又包括学 生 的“ 惑而从 师” 。 课堂提 问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 教师所提 的问题的质量 直接 影响教 学成 果 因此 教师 在教学 活动 中 认 识到并 掌握好课 堂提 问 的技 巧 。 对提 高教 学水 平 、 符合 新 课程 改革要求 、 发挥学生 在教学活 动中的主体 地位均具

4、 有重 要 意 义 。 二 、 有效提 问在小学语 文课堂应用 中的问题 1 提 问的数量过 多。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 以前 以教师为主 的教学模式渐渐被 摒弃 , 取而代之 的是 以学 生为主体 的课堂 教学 , 我们 的教学 由以前 的一节课 都是老师讲 变为一节 课都 是老 师问。但教师 的无 效问题增 多 是提 问数量过多 的主要 原 因 。 2 提 问没有 目的性。教师 的提 问并没有从教学 的 目标着 手 , 而 是 随机 地 提 出 问 题 , 而 且 问 题 与 问题 之 间 没 有 联 系 , 有 一些问题并没有意义 , 使课 堂的教学呈现 出无序 的状态 学生 得不到相应的

5、知识 也不积极地思考 问题 3 提 问缺乏灵活性。 有效的提问在课堂 中应该是灵 活的而 非一成不变的 , 在课 堂中要形成有效果 的提 问, 就需要老师精 心准备和预设 。特别是语文这样一 门学科 , 每一个人对每篇文 章的解读都是不一样 的。学 生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能力都有一 定的差异性 , 对于文章的理解当然也就不 同 在语文 的课堂 中 相应 的提 问可 以激发学生 的想象 力和理解 力 ,让学生多角度 地思考 问题 , 呆板 固定的提 问看似学生 已理解但却不尽其然。 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 问的策略 1 根据教学 需要设计 问题 。在基础教学 中, 语文学科 占据 不可磨没

6、的地位 。 其有基础性 、 人 文性 、 工具性的特点 , 需要教 师在教学 中针对学科的 自身特点 , 发掘其 内在的文化内涵 如 像语文学科 中 的诗歌 、 散文 、 小说 等文体 , 不 仅反映作者 在特 定阶段的经历和感慨 ,还暗含所在时代 的社会 生活状况和现 实等。 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联系生活 , 不能局 限于课本 所 阐述 的内容 , 在生活中发现语文 , 体会语文 , 学有所 用 , 从而 不仅提高学生 的基础 的语 言知识 、 表达能力 和阅读 能力 , 而且 大 大提高学生 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 2 扣 紧疑 问 直 击 内心启思考 。小学生好 奇心强 、 好胜心 旺

7、盛 , 具有 显著的求成心理 、 自尊动机 与避 免失败 的心愿 因 此 , 在语文教学的提问设计 中, 教师应该 抓住 小学生的心理特 征 , 从学生 的内驱力 出发 , 扣 紧疑问 , 以“ 悬 疑” 激发学 生的好 奇心 , 启发学生的思考实 践。 同时 , 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 , 由浅 人深 , 使大部分学生努力跳一跳就能摘 到成 功的果 实 维护学 生的成就动机 , 增强学生学 习语文 的 自信心与 自我效能感。以 发 展性 的评价方式保 护学 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 引导学生大 胆地说 出心 中的疑 问及看 法 , 促进学生 的 自我发 展 , 从而提高 语 文课堂提 问的 目的性 与

8、有效性 , 充分提高学生 独立 思考 、 自 主探究 的学 习能力 , 把课 堂的“ 指挥棒” 交给学生 。 3 善 用 留白 发 散 思维 引创 造。在传 统 的小学语 文教学 中 , 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对学生 的“ 单 向培养活动 ” , 导致师生 各司其职 , 教师负责教 , 学生只管学 。 在新课程改革 的背景下 , 教师应该 与时俱 进 ,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 相统 一的教学原 则 , 逐步实现课堂教学 的“ 双边互动 ” , 提高 问题 的 启 发性 , 深化问题解决形式 的探究性 给予学生充 足的时间与 空间。因此 , 在 日常教学 中, 教师应该一改“ 传递一接受”

9、式 的 教学模式 , 在教学任务预设与创设 中适 当留白 , 在课堂提 问与 问题解析 中适 当 留白 , 以“ 问题一探究 ” 式的教学模 式培养学 生的发散性 思维 充 当学生解决 问题 的“ 引导者 ” 与“ 顾 问员” 鼓励学生实践创 造 ,使学生逐渐形成用语文思维进行 逻辑 思 考 、 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 4 教 师 需认 真 钻 研 业务 练 就 高 效提 问 的 本领 。教 师必 须 加强学 习 , 提高教 学能力 发挥善 于提 问的专 长 , 从 而提高 学 生的学习成绩。第一 , 教师要有深 入挖 掘教材的能力 , 吃透 教 材 , 从 深度和广度 方面 , 不 断提炼

10、教 材 内容 , 保证 所提 问题 的 质量 ; 第二 , 教师要有 准确定位教 学 目标 的能力 , 明确每节 课 所要传授的知识容量 ,根据所教知识点 ,确 定所 要提出的问 题 , 并创设 问题情境 , 使学生融人其 中: 第三 , 教师要有 教学环 节 的设计和把握能力 进行有 针对性的提问 , 使每个 问题之间 存在一 定的联系 , 而不是孤立地 提 出问题 ; 第 四 , 教师要具 有 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转换能力 能够使用最简洁 、 最 直接 的语 言 提 出问题 , 使学生准确理解问题 , 并 回答 问题 。 教学是一门艺术 , 课 堂提问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 它不仅 是奇思涌现

11、 的艺术 。 还是语言魅力 的展现。“ 水本无华 , 相荡乃 成涟漪 : 石本无 火 相击而发灵 光” 。课堂教学 中找准切人点 , 巧妙提 问。 可以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 , 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 从而在创造性 的智力 震荡 中, 活跃气氛 , 调剂精 神 , 促进思考 , 启迪 智能 , 最 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 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 1 管宇宏 小 学语 文课 堂提 问的 有效 问题探 究 现代 阅 读 2 0 1 2 1 1 2 葛美红 巧抓要 点妙设 问启发思维促发展 语 文教 学通 讯 2 0 1 3 8 3 罗忠 贤 有效提 问在小 学语文课 堂教 学 中的实践应用 分 析 现代 阅读 2 0 1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