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9838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6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呈 3o 3B 期 ) 政 治 关 联 、 进 入 壁 垒 与 中 小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M a r , 2 0 1 4 ( V o 12 8 , N o 0 3 ) 影响机理 ,寻找其他中介变量。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 ,结合我 国特殊制度背景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考察政 治关联 、进入壁垒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试图对以下问题做出 回答 :其一,作为非正式替代机制的政治关联是否对技术创 新产生积极影响?其二,进入壁垒是否是政治关联影响技术 创新 的中介变量?因此 ,本研究可能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 在 :深入分析政治关联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2、技术创新的影响 路径 ,即寻找二者之间的中间变量 ,为进一步探寻政治关联 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渠道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转型经 济国家的实证证据,从而丰富相关文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 目前学界对 “ 政治关联”的定义虽表述多样,但究其本 质而言 ,一般认为是指企业基于各种目的建立的与拥有政治 权力的个人和部门之问隐陛的政治关系,包括企业的高管当 时或者曾经在政府 ( 或国会)部门任职、通过选举捐款获得 的关系等 E 15 ,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借鉴国内 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将政治关联定义为企业与各级政府 部门之间建立的联系,包括企业的总经理、董事

3、长 、董秘或 董事等高管 目 前或曾经担任政府官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获得的关系。 不可否认,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总是置于众多的外部社会 关系网络中,其中,政治关联是其众多外部社会关系中不可忽 视的一种,因为技术创新的诸多方面如资金供给、税收优惠、 行业管制、政府补助等均与政府的行政执法密切相关。再者, 由于转型经济时期正式制度的失范及研发过程的高风险眭,均 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后顾之忧 ” ,倘若企业 不能有效解决研发资金的供给、行业准入等 “ 稀缺资源”问 题 ,其技术创新或者中途 “ 夭折” ,或者难 以坚持到产品商 业化的成功时刻 3 4 - 3 8 。 交易成本理论表明企

4、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项 交易费用与当地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相关,若正式制度 失范 ,则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产生的各项交易费用会额外增 加。在我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体系 中属于弱势群体,由于难以获得金融机构乃至政府行政执法 部门的信任,相比大型企业而言,在获得金融资源和政府各 种审批和资质认定方面会受到 “ 歧视” ,继而产生额外的交 易费用。鉴于此,大多数中小企业期望通过建立政治关联这 种非正式的 “ 替代机制”降低交易成本,缓解技术创新中研 发资金的供给、行业准入等 “ 稀缺资源”问题。从而在 “ 开 源” 、“ 节流”及科技信息的传导等方面提升技术创新的有效 性

5、。主要体现在: ( 1 )有利于各种冲突的顺利解决。当企业的技术创新活 动与政府监管发生矛盾时,良好的政治关联可以更加顺利 、 及时的解决冲突,从而减少企业创新活动的公共关系成本。 ( 2 )有利于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种稀缺资源的获取。良好 的政治关系,可以为政府补助 、外部融资以及宽松的行业准 人资质提供便利,从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供给, 并在 某种程度上破解行业准入壁垒。 ( 3 )有利于及时获取科技信息。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 最可靠的产业政策和科技信息 ,谁就能更好地把握技术创新 的先机。然而信息传播最权威的渠道来 自政府,因此 良 好的 政治联系有利于及时获取可靠的科技信息,抢占科技信

6、息的 制高点。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1 :限定其他条件 ,相对于非政治关联的企业,政 治关联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强。 假设 2 :限定其他条件 ,政治关联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 显著的促进作用。 ( 二 )政 治关联 与进 入壁 垒 在我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由于管制性进入壁垒的 存在 ,使得垄断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获取超额利润成为必 然,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却面临着产业环境竞争激烈和成长 空间限制。“ 蛋糕”的诱惑和现实环境的激烈程度成为中小 企业努力寻求进入高利润、高壁垒行业的动机。随着 关于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 新 3 6 条”) 的颁布 ,中小企业迎来了

7、进入高壁垒行业的机遇,但在实施 过程中,“ 玻璃门”和 “ 弹簧门”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 因,政府是行业准人和管制规则的制定人和解释者,因此 , 中小企业欲在开放的 “ 双高”行业中分一杯羹,关键在于企 业能否与政府之间建立较为密切的政治关系。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中小企业通过政治关联,能提升与 政府部门的 “ 沟通效应” ,有利于向政府传递企业高质量、 高潜力 的信息 ,从而获得政府更为深度 的信任。B i a n a n d S o o n( 1 9 9 7 )研究发现,“ 关系”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并利 用关系对政策制定者施加影响 ;张军 ( 1 9 9 5 )研究发现 , “ 关系”这一

8、非正式的经济手段在企业获取资源和优化资源 配置方面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4 0 o企业的政治关联成为突破 行业壁垒的 “ 东风”因素,如江伟和史晋川 ( 2 0 0 5 ) 、罗 党论 和刘 晓龙 ( 2 0 0 9 ) 。 的研究均发现 ,“ 政治企业家能 力”对 “ 一般企业家能力”构成了部分替代作用,中小企业 能否顺利进入管制行业与企业高管、董事会成员是否具有政 治背景有很大的关联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 假设 3 :限定其他条件 ,相比无政治关联的企业 ,政治 关联的企业在进入高壁垒行业方面优势明显。 假设 4 : 政治关联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具有显著的促 进作用。 ( 三)进

9、入壁 垒与技术创新 哈佛学派的s c p( 结构一 行为一 绩效 )范式认为 :影响市 场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结构,而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 是进入壁垒。沿用s c p 范式的逻辑 ,进一步探析进入壁垒影 响市场结构的机理可以发现 ,进入壁垒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 要因素。一方面进入壁垒会保护创新者的市场地位,市场上 的其他竞争者模仿 已有创新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此时 间内,创新成果和由此带来的超额利润会被由技术创新引起 的进入壁垒所保护。另一方面 ,进入壁垒带来的超额利润 ( B a i n ,1 9 5 6 ) 不仅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机,而 且在资金的支持上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

10、激发企业进行持续 的创新, 从而提升创新绩效。罗党论 ( 2 0 0 9 )以民营企业为样 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进入高壁垒行业之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 力和技术创新绩效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和促进 。 据此, 提出假设如下: 一l 】 5 一 ( ) 政治关联、进入壁垒与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Ma r , 2 0 1 4 ( V o 1 2 8, N o 0 3 ) 假设5 :限定其他条件,进入壁垒程度对中小高新技术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 四)进入壁垒的 中介效应 首先,在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在资源分配 中占有主导地位,企业要进入某个行业 ,尤其是政府强

11、力保 护和严加管制的行业,一方面必须获得政府的许可,另一方 面即使企业获准进入了该行业 ,但若不能得到政府在财税 、 资金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其经营发展也会难以为继,最终可 能退出该行业。因此,政治关联这种非正式的替代机制在某 种程度上能让企业在突破进入壁垒进程中受到的内外部资源 约束大大减少。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的政治关系越强,其进 入高壁垒行业的可能性越大 。其次,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 开资金的支持,而进入壁垒带来的超额利润( B a i n , 1 9 5 6 ) 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增强企业持续创新的 能力。因此 ,本研究推断 ,政治关联越强的企业 ,越有优势 突破进人壁垒,进

12、而促进持续创新。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 设如下: 假设 6 :政治关联通过 “ 进入壁垒”的中介效应影响企 业技术创新。 三、研究设计 (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深市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以 2 0 0 9 2 0 1 1 年为检验区间,并执行以下程序筛选最终样本: ( 1 )以科技部2 0 0 8 年颁布的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作为评判标准,确定高新技术企业。( 2 )剔除在检验区间内 研究数据不全的公司。( 3 )考虑到s T股和 P ,r 股公司的财务 状况或其它情况出现异常,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剔除 s T 、 P T 公司。最终得到样本公司8 3 家,有效样本

13、观测值 2 4 9 个。 本文数据来 自巨潮资讯网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及国泰安公司的 C S MA R数据库。 ( 二 )模 型 设 定 为了便于利用多层回归分析法考察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 新的关系以及进入壁垒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 构建模型如下: I N N = a + fl l Ec 。 n t r o l+ ( 1 ) I N N =a + 】 o n t r o l + 2 P O L + e ( 2 ) I N N = a + C o n tr o t + fl 3 B A R + ( 3 ) I N N= a + g l C o n tr o l + fl 2 P O L + 3 B

14、A R 十e ( 4 ) B A R = a + il l C o n t r o l+ ( 5 a ) B A R = + Ec o n t r o l+ 2 P O L + ( s b ) 通过模型1 和模型2的检验结果验证假设 1 和假设 2 ,其 中模型2 中的回归系数 是否显著是评判传导效应成立的基 本前提,通过模型 3 的检验结果验证假设5 。通过模型5 a 和 模型5 b 的检验结果验证检验假设 3 和假设4 ,其中模型5 b 中 回归系数) B 2 是否显著是评判传导效应成立的另一基本前提。 为了检验进入壁垒的中介效应,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进入 壁垒变量构建模型4 ,通过比较模

15、型4 和模型2 的拟合优度和 回归系数) B 2 的显著性的变化来检验进入壁垒的中介效应。若 拟合优度上升 ,而模型4 中回归系数 变得不显著,则表明 进入壁垒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若模型 4 中回归系数 仍显 著 , 但显著性下降,则表明进入壁垒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 若 一】 】 6 一 显著性上升,则表明进人壁垒没有中介效应。 ( 三 )变量说 明 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 I N N)在模型中设定为被解释变量。技术创 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两大环节。 为了准确刻画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本文借鉴陈晓彤 ( 2 0 0 9 ) 的方法 ,采用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测量企业的技术创新

16、 。首 先 ,通过专家访谈和头脑风暴会选取研发支出及占主营业务 收入的比重、技术人员数量、比重及人均主营业务收入贡献 率 、专利申请受理数、新产品数量 7 个因素刻画企业技术创 新绩效 。其中研发支出取其报表披露数据的自然对数 ,其他 变量数据查阅上市公司报表,并经手工整理得到,专利 申请 受理变量采用 “ 申请专利数 0 5 + 受理专利数 0 5 ”赋值。其 次建立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每 一个样本的技术创新绩效得分值 ( 综合评价模型及数据分析 结果因篇幅原因在此未予报告) , 2 政治关联 政治关联 ( P O L )在模型中设定为解释变量。已有文献 对政治关联的测量主要有三种方法 ,即比例法 、虚拟变量法 和赋值法。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