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word说课稿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95916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word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word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word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word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上《幼时记趣》word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选的这篇课文是初一课本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是以金色年华为主题 的,有的写童年趣事、有的展示少年立志成才的道路,都是说的真话,抒的真情,目地是 让学生珍惜这人生最宝贵的金色年华。本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童年的趣事,符合本单元 的主旨,而且这篇文章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很有教学价值。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毕业,思想各方面还是比较儿童化的,心智也不是很成熟,正是需要 培养锻炼的时候。这篇课文讲了许多童年的趣事,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口味,有趣的 事情一定喜欢学习,有了这样的兴趣之后,大家一定也很想了解文章到底讲了哪些有趣的 事,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动力

2、,让大家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并不会感到头疼 。 一、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及文章后注释,能正确朗读字词并能大致疏理课文意思。 2、能体会并说出作者“物外之趣”的又来及具体体现。 3、能掌握联想、想像这些表现手法描写事物的方法。 4、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热爱大自然。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很多字词不是特别清除,像“余”、“之”的指代等等 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借助工具书的预习,让大家对文言文有个初步 概念,把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在课上听老师分析,因为经过自己思考之后,能让大家对 于不懂的问题有更深的体会。就这篇课文而言,描写了几件童年的趣事,需要把内容与大 家讲解清楚

3、,而且这篇文言文独有的联想和想像的描写方式,也同样需要让大家学习借鉴 一下,对于以后作文的运用很有帮助。所有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端正优良 的心理状态及情趣,所以最后一个教学目标就设计为培养大家热爱大自然 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疏通课文,能翻译文言文中的字句。 因为本篇课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如何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很重要的 2、难点:说出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及掌握联想、想像的手法。 要说出“物外之趣”的由来,就必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阐述。所以这比单纯翻译 这篇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联想和想像是这篇课文独到之处,文章是如何巧妙的运用这两种 写作方式将其贯穿其中的,

4、因为有了这两种方式使课文增趣不少。最主要的是,这两个本 身就是一对近义词,但现在需要将其意思区分开,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和学生着重讲解 一下 三、 教学过程 主要采用先解决字词句,再疏理课文,最后再分析课文。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及教学方 式 1、课前安排 要求大家借助工具书能读准字词并能大致翻译该篇文章,体会其大意。 这样有助于节省课堂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2、导入 同学们,进入初中,我们已经是青少年了,从大家平时的谈话、行为等方面都可以发觉, 我们已经少了几分稚气,而多了一些成熟的味道,这表明我们已经慢慢长大了,随之而来 的是更多繁重的作业和未来的中考、高考,仅有的课余时间也被各

5、种补习班填塞的满满的 。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偶尔怀念我们从前的生活呢?让我们把时光倒退回九、十年前我们的童年时代,那个时候大家都做些什么,玩些什么呢?有什么有趣的回忆吗? 大家的有趣之事真是各有千秋啊,那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代著名作家沈复的幼时记趣 ,看看一百多年前时的童年有什么趣事。 这样导入是为了让学生将自己的经历和课文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 境 (板书课题) 3、讲解课文 (1) 读准字词 童稚(zhi) 渺(miao)小 鹤唳(li) 凹凸(aotu) 沟壑(he) 庞(pang)然大物 怡(yi)然称快 土砾(li) 项为之强(jiang) 癞(lai)蛤蟆 (2)

6、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将课文朗读一遍 (3) 解释字词 (略)(课后注释,顺便翻译句子,疏通大意,划分句子朗读的停顿) (以上部分是课文最基本的部分,也是理解课文最基础的部分) (4) 归纳文章特殊用法 成语: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 举例通假字、省略句、固定句式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需要让大家对这些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为以后再次 学习做铺垫 (5) 分析“物外之趣” A、 通过疏理课文大意后,发现课文是怎样的格式?中心句及中心词语是什么?依据什么做出 判断? B、 文中描写作者充满童趣的句子有哪些? C、 作者问什么会有这样的乐趣?这些乐趣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分析“物外之趣

7、”是对课文的进一步深化,也是课文难点的体现。通过几个问题,帮助同 学层层揭晓答案,也让同学学会如何来由浅入深的学习课文、分析课文(6) 何为“联想”、“想像”这也是本课的难点,需要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同学将这两种用法加以区分 4、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下节课抽查 (2) 利用周末时间去公园等公共场所观察大自然,充分利用想像和联想的手法,写一篇贴近自 然的文章背诵课文是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熟悉一下文言文的一些词句,有一定的 语感。第二个作业任务就是将本课的难点与第四点目标相结合,运用到实践之中去,达到 课文的教学目的 5、板书幼时记趣观蚊如鹤 观察仔细物外之趣神游山林 想像奇特产生原因鞭打蛤蟆 纯真童心 这样的板书,既整洁有清晰,将课文的内容与结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大家一目了然,有 助于大家背诵课文与学习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