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七上《你是我的辞典》word教学实录及反思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8792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语文七上《你是我的辞典》word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语文七上《你是我的辞典》word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语文七上《你是我的辞典》word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教版语文七上《你是我的辞典》word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教版语文七上《你是我的辞典》word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语文七上《你是我的辞典》word教学实录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语文七上《你是我的辞典》word教学实录及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标题的双重含义。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人物面对逆境时乐观、坚韧的品格,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 物之间的真情。 3、学习主人公乐观积极,顽强坚韧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懂得在逆境中 应具有积极乐观、顽强坚韧的品格。 一、 由题导入、析题: 1 老师请同学们猜个谜语,请同学们齐读谜面(出示投影) 生读:有位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却很大,如有字词不认识,你就快去请教他。 师:谜底是什么? 生:辞典。 2 从这个谜面,你能发现辞典有些什么特点吗? 生:这个老师是不说话的,沉默的,他知识广博,能教字词,是学习语言的工具。 3“

2、辞典”前加上“你是我的”,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生:你对我来说,能让我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获得宝贵的财富。 4 针对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生 1:谁是谁的辞典?为什么说这个人是(他)她的辞典? 生 2:通过这部辞典,学到了什么? 生 3:辞典里写了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释疑: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自读课文。 师:课题为“你是我的辞典”,“你”是指谁?“我”又是指谁? 三、 理解“你是我的辞典”的双重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一)理解“女儿是父亲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生:“你”是指女儿,“我”是指

3、父亲。 师:为什么你认为女儿是父亲的辞典? 生:20 节中爸爸对我说:“我会坚持每天学习新单词,提高我的语言能力。露丝,你就是 我的老师,我的活字典。” 2 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生:女儿教会父亲单词,提高语言能力。 师板书:教会单词,提高语言能力。 3 师:父亲是个聋子,也不会说话,交流只会打手语,可他为什么突然要让女儿做他的辞 典学习语言呢? 生:因为“我”打电话找父亲,别人却称父亲为哑巴,我十分愤怒,父亲为了平息我的愤 怒,所以要让“我”做他的辞典学习语言。 4 从电话事件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的性格各是怎样的? 生 1:16 节中他耸耸肩说:“这样他们更容易记得我。”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

4、个幽默的 人。 生 2:18 节中他淡淡地笑了笑:“我知道我不是哑巴,这就足够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父 亲是个宽容大度的人。(师板书:宽容) 生 3:18 节中: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心地善良,能够容忍一切。他能够容忍别人以鄙 视的口吻喊他哑巴;他能够容忍别人粗鲁地用手指戳他的背。他把自己锁在他的寂静世界 里,自我满足。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个善良、宽容乐观的人。(师板书:善良、乐观) 师:那从电话事件中可看出女儿的性格是怎样的? 生 1:17 节中我简真被激怒了,“你不是哑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告诉他们你的名 字叫本杰明。” 从这里可以看出女儿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师板书:自尊心很强) 生

5、 2:从“哑巴!这可恶的字眼!我用棍子在地上写,又用脚狠狠地擦掉;我把它写在纸上 ,又撕成碎片,丢得远远的,以发泄我心中的愤怒。”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女儿的自尊心很 强,同时可以看出女儿很爱自己的父亲。(师板书:爱父亲、自尊心强) 5 师小结:父亲为了平息我的愤怒,满足女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父亲不是哑巴的愿望,而 让女儿做他的活字典,学习语言,表现了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师板书:爱女儿);女儿 为了帮助父亲学会说话,不再被别人叫他哑巴,帮助父亲克服种种语言难关,也表现了女 儿对父亲深深的爱(师板书:爱父亲)。 (二)理解“父亲是女儿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精神品质(性格特征): 1 师:为什么你认为

6、父亲是女儿的辞典?请从课文中找出关键句。 生:因为课文最后一节说:是父亲激励着我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是他教会了我如 何观察、思考问题;是他那无声的言语,教我学会了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 2 师: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生:让我学会了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师板书:教会真正的、活生生的、 强有力的语言) 师:这一段是排比句,应读出昂扬的气势,我们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节。 3 师:父亲激励着我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是他教会了我如何观察、思考问题,文 章哪些内容表现了这些话的意思?在文中圈画出关键语句。 生 1:22 节“他学而不厌,我百教不烦,因为我们的思想已完全融

7、化在学习的海洋中了 。”父亲是一个残疾人,他学习语言很不容易,但他仍然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学 习,他用他自身的行为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渴望。 生 2:24 节中“我告诉你,语言是活生生的,就像一个人,一条河,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永远也不能说你懂得了语言。他理解语言比我更深一层,这是他内心深处跳出的音符 。”音符不仅仅是指语言和声音,更是一种生活的启迪。他告诉我如何理解语言,语言学 无止境。 生 3:25 节“爸爸对所学的一切都力求弄懂弄通,每当有疑问时,他总是说:再去问问 老师,一定要弄清楚。”爸爸告诉我做任何事都不能满足于现状。 生 4:26 节“爸爸所追求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

8、的结果。如果我不能理解老师的 回答,父亲就认为是我提问的方式不对。“换种方式再问,”他说,“你应该确信,老师 总是比你懂得多。”这里父亲教会了我提问的艺术。 27 节“我不断地向老师提问,直到把所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弄得清清楚楚。我掌握了课堂上 所学的一切,并且毫无保留地教给了父亲。”“我”用父亲教我的提问的艺术,持之以恒 地去学习,并再教给父亲。“我”和父亲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4 师: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各有什么品质特点? 生 1:父亲是个坚韧刻苦的人,从 22 节和 25 节的语句可以看出。(师板书:坚韧刻苦) 生 2:父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从 24 节和 26 节的语句可以看出。 师:那女

9、儿呢? 生 3:女儿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刻苦好学的精神,从 27 节可以看出。(师板书:刻苦好学 ) 5 师小节:父亲虽一直忍辱负重,一家人身处困境,但由于父亲乐观顽强的生活态度,使 他笑对耻辱与逆境,并感染了女儿,所以女儿将父亲当作辞典的含义就是父亲教给了女儿 一种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处世之乐观顽强、学习之坚韧刻苦。 6 讨论:在父亲的影响下和女儿自身的努力下,“我”终于能上大学了,但父亲突然阻 止我上大学,然而最后又同意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生 1:父亲是一个身处多重逆境的人,他也特意为他的女儿设置了一个逆境,看他的女儿 是否能够坚持下去。 生 2:父亲是故意的,要让女儿珍

10、惜这次读书的机会。 生 3:父亲被女儿的坚持不懈和永不放弃感染了,女儿继承了父亲坚韧的性格,有父亲的 影子。 四、 拓展(生活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象本杰明这位父亲一样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辞典”,如你的父母、 老师甚或陌生人,他们都是值得你敬重或学习的人,那让我们翻开这些厚重的“辞典”, 去看看这些“辞典”都教会或让你懂得了什么? 生答。 五、 回到课题,重释课题: 师:现在我们终于明白,课题所说的辞典,不仅仅指学习语言的辞典,更是学习怎样处世 怎样做人怎样学习的辞典。女儿是父亲学习语言的老师和辞典,父亲更是女儿感悟人生学 会处世的老师和辞典,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他们一家人是我们的人生

11、辞典,希望我 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也能成为一部辞典,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 六、 作业:随笔:读你是我的辞典有感 附板书: 你 是 我 的 辞典 女儿 父亲 教会单词,提高语言能力 父亲 女儿 教会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 处世之乐观顽强、学习之坚韧刻苦 善良、宽容 自尊心强、 乐观、坚韧 刻苦好学、 刻苦、爱女儿 爱父亲 你是我的辞典你是我的辞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你是我的辞典是初一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难度不大,但篇幅较长 。上课之前,我经历了备课、说课、磨课、再备课的过程。我听取了指导团各位老师的宝 贵意见,对教案进行了几次修改,力争尽善尽美。刚开完课,心里就有很多思考,具体

12、反 思如下:较好的地方:较好的地方: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本课是一篇叙事散文,叙述了父女俩在困境中,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故事,反映了 父女间浓浓深情以及残疾的父亲对女儿学习、生活的巨大影响。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 知规律,我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入手,然后梳理课文情节,再通过人物描写的重点词句的品 味,把握人物形象和体会人物情感,最后理解课文中心。整个教学流程清楚明了,由浅入 深,重点突出,教学效果不错。2、重视对重点词句的品味,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对重点词句的圈画、仔细品味,如课文第 19 节,描写了女儿在得 知父亲被人轻蔑地称作哑巴时一系列的动作和心理。“写”、“擦”、“撕

13、”、“丢”等 动作描写的关键词,写出了女儿当时极度的愤怒之情,但进一步深入钻研,我们才能体会 到这种极度的愤怒更来源于女儿对父亲深深的爱。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复杂的情感,我抓 住时机,先引导学生圈画,在交流讨论,最后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人物情感。重视品味与 阅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3、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激情感染学生。本课中,父女之间感情深厚,但比较深沉含蓄,需要深入文本细细体味。在教学中, 我较好地抓住了课文第 18、19、20 节,通过分析父女对别人轻视的不同反应的对比,不仅 让学生感受到了父亲的宽容、善良;更感受到了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为了平息女儿的怒

14、气,父亲竟决定做一件对聋哑人来说最艰难的事:学习开口说话)。在此环节中,教师细 致的分析、富有激情的朗读,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很不错。尽管这堂课有成功之处,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如下:尽管这堂课有成功之处,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如下:1、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严谨,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不够自然流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也不够简洁。在引导学生深入 钻研教材时,常常不由自主地说了很多废话。而各个环节的过渡语言也不流畅。究其原因 还是备课不够细致,特别是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有哪些答案?针对不同的答案,教师该 怎样铺设台阶,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一个环节结束

15、后,教师怎样总结?这些我还是 缺乏细致深入的思考准备。因此,课堂上出现了语言罗嗦,环节过渡生硬的问题。这也提 醒我备课时一定要深入细致,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此外,还要写详案,过渡语、 总结等都要先备好。2、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 在本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文写了“我”与父亲的哪些事?我本意是要求学生从 “我”的角度进行归纳。但学生的回答都是围绕我和父亲之间的事进行。可见,教师的问 题设计存在一定问题,不够明确,因此,学生的回答与预设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我真正 意识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好的问题常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想火花,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事半功倍。我必须多努力,精心设计问题。3、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本堂课中,很遗憾的是我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可能这一问题在平时并不多见, 但今天却出现了几次。除了我比较紧张之外,我觉得是备学生还不够充分。对学生可能会有哪些答案?针对不同答案该怎么进一步引导?这些都未能细致准备。此外,也说明教师 应变能力不强,缺乏教育急智。今后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能轻易否定。 以上就是我上完你是我的辞典后的一些反思,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在此感谢指导团 各位老师的指导,让我在说课、磨课、上课整个过程中不断成长,我会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