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86933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3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农村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主要内容和 实施步骤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 训和 引导性洲,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以尊农 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就业为目标。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 强转变、建立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宏伟历史 进程中,忖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剩余劳动 力眵的教育无疑是产业链上极其重要一环。面对农民就业的新特征,需要分挖掘农村自身就业潜力让农 民不商本乡本土就能实现就业。因此,要大培 训 的广度和 深度,让农村人力原开发这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影响匠的社会系统工程成 为新时期一项要的富民工程。1、广泛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全乡劳动力数量、年龄结构、家收入状况、文化

2、程度、身体状况、转就业愿 望等情况进 行 深入的调查摸,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为劳动力转移圳奠定基础。2、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农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 采取 积主动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使 广大时富余劳动 力逐渐认识 到职业技能培训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成人 职业教育、劳动保障、文化 宣传、群众团体并行 的农村教育体系,促进 农村成人职 业教育 稳步 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的需 要。三是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 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 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 力转移培训3

3、、加强农民 的就业心理教育在当前经济 社会发展的 关键 时期,农民面临着 各种困惑和迷 茫,外来文化 的冲击,生 活方式的转变,巨大的生 活压力,都使农民在就业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择业心 理的疏导和 调 适,帮助农 民提高 自身素质,适应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4、创建农村富余劳动 力就业服务新机制一是健全 农村劳动 力就业的组 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 农村劳动力 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职 业介绍机构。开展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 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 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制,确保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得到安置就业。三是要加强对

4、CHENGJIAOT IA N D I成教天地郝:b,I:同转移 出去的农村劳动 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1)开展 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 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 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 方面知识 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 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 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通过集中办班、咨询 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 开展。(2)开展职 业技能培训。职 业技能培训 是提高 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 民工就业竞争 力的重 要手段。根据国家职 业标;隹和不 同行业、不 同工种、不 同岗位对从业 人员基本技能和

5、技术操作规程 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农村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探索与实践Z冀枣燕蕊京瀚川川,培训以定 点、定 向、和订单培训为主,主 要围绕县经济开发区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以及天津健康产业园急需 的园林、绿化养护、保安等岗位的技能培训。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服装缝 纫、汽车维修、食品加工等行业的职 业技能。(3)培训方式。按照“实用、管用、够用”的原则,立足于短、平、快,以初级技能培训 为主,培训 时间为13个月。二、突 出重点、注重实效以就地转移为重点,突 出培训的实效性。被征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就业所 需的一技之长,我校因地 制宜

6、、因人制宜、有所侧重,在培训中我们采 用理论讲解与现场指导相 结合 的方法,使 广大农民学了就 能用,立竿见影、成效突 出。同时我们还请专家上门指导讲解,并请过 去从事种植、养殖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户介绍经验,作专题讲座,到种植现场观摩。在开 设培训工种、确定培训计划、选择教学内容上,我校 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用工要求,增强适用性和实效性,培训工种覆盖保安、家政、缝纫、建筑工、农产品加工等20余 个工种,在培训模式上,根据转移就业方向,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培训。1、加快产业转型,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方 向转型,重点是 水产养殖,举办水产养殖培训,推广草鱼新品种。聘请有关专家,挑选经济效益好的养殖品种

7、,(南美白对虾、草鱼)重点进行培育和推 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使失地农民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发家致富。2、依托天津市健康 产业园,开 展定 向培训,根据他们的用工需求及时进 行保安、家政和 绿化养护等方面的培训,为失地农 民创造就业机会。3、利用县经济开发区的优势,联合 各个企业,汇总用工信 息,有针对性的进 行岗前培训,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举办青年自主创业培训,建立 了就业创业实习基地。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培训,实现了三个结合,一是把就业岗位采集与培训结合起来,进行“订单式”培训。二是把开发区建设发展与 培训结 合 起来,进行“定向性”培训。三是把异地就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与 培训结

8、合 起来,进行“输出型”培训。做到了三个服务,服务企业发展所 需;服务农 民就业增收:服务社区和谐发展。全乡劳动 力总数14141人,富余劳动力1971人,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16期,培训I总 人数1755人,占富裕劳动 力人数的8 904 ,培训后就业人数1708人,占 培训 总人数的9732。通过培训后绝 大部分富余 劳动 力进入 了 天津健康产业 园;静 海县经济开发区相关企业;有5人创办了自己的工厂吸纳 富余 劳动 力3 12人:实现了就地转移。通过 送岗位、送技能、送 服务活动,帮助 失地农 民解决实际 困难,增加了就业机会,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进军,做到了农I-B,d-节种地,农

9、闲时节打工,成 为了“两栖 农 民”,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实现农 民增收捆绑在了起,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文化、善经 营的智能型农 民,有了技的农民不再 是一年忙一季、而是忙季、甚至三季,收入大幅提高。通过 宣传引导、积极谋划、主动为,帮助失地 农民进行了创业指导、策咨询、提供信息等系列活动,做 到三个对接:1、校企对接:成人学校 与企业接,收集用工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训。2、校农 对接:成人学校与农 民接,了解农民所思、所 想、所 需,开 展用技术培训。3、校 政对接:成人学校与政府接:掌握各项 惠农政策和社会发展划,对富余劳动 力进行有效转移,促农 民增收,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获得农民、企业、政府三方面满意,得到社会 的广泛赞许。劳动 力转移培 训消除了农 民进的无技能障碍,引导农村劳动 力合有序流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速推进城镇化,促使农 民真正在城稳定就业,实现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 和人口布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经济 效应,和谐社会的创 建和实现伟大的中国起到重 要的作用。(通 联:天津市静 海县杨成庄乡人文 化技术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