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8657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辩证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3、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创新促进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的变革 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课时安排:2 课时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例】种子发育为植物、鸡蛋孵化为小鸡是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外力的

2、拔苗是不能助长 的,打碎杯子、踩死虫子、踩坏草坪、大风摧折庄稼不是不是辨证的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 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 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 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 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探究】P75 页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提示】辩证的否定并不是外力的作用,不是人对事物的否定,也不是

3、外力对它的否定, 更不是外力对事物的毁灭或排拒,而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 展自己。因此,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A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发展是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 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举例】改正缺点;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B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否辩证的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 物中积极的因素作

4、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时候,并不是把旧事 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 是在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挥起来的。这样,在 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举例】鸡蛋孵化为小鸡,抛弃了外壳,保留了胚胎。 【探究】课本第 75 页 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我们应当怎样理解; 【提示】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一切的否定观。我们理解的否定观是辩证 的否定观,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主张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 就是扬弃。 C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辩证否定的实

5、质就是“扬弃扬弃”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 物的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 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新事物抛弃旧事物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身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扬弃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举例】对待文化遗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正确 的方法是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补充补充】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才能向前发展。这 种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肯定的东西被否定了,而否

6、定之后产生的新事物也同样要被内部的 否定因素所否定,被更新的事物所代替。事物的发展出现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辨 证过程。而否定之否定不是肯定阶段的简单回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回复和在更高阶段 上的发展。 【举例】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香港、澳门回归前与回归后) ;(2)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不 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 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尊重书本知识,尊重书本

7、知识, 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探究】P76 为什么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 【提示】他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迷信权威意见,勇于探索,刻苦攻关,敢于做 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种做法符合辨证否定观的基本要求。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P77 【探究】课本第 76 页 有没有永恒不变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没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 展的认识和真理?【提

8、示】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 会,真理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下它们的脚步,它们都是不断地发展的,人类社会到了共 产主义社会依然会继续向前发展。 A 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任何事物对它内部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任何事物对它内部发展起来的 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就变成没有存在的理由了。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就变成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 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 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9、。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 落和灭亡。 B 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是对现 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 C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P77 A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B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创新

10、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3)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P77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 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 关注变化的实际,关注变化的实际,B 突破成规陈说,突破成规陈说,C 破破除落后观念,除落后观念,D 注重研究新情况注重研究新情况 【探究】课本第 77 页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明确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敢于怀疑, 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认识,才能进步,才能实现创新。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 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立, “破”和“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 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补充】辩证否定观对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论意义辩证否定观对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论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 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 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 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对待

12、外国的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 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地批判。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l、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举例】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新 时代。 ” 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将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科学技术是

13、第一生产力,它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只有当它被人们运用于生产过 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转 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 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 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 科学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当今财富增长的真正源泉是思想、智力,科学、技 术、生产一体化

14、与同步化,对生产力各要素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劳动者本身 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劳动者,人们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现代 社会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不再被仅仅理解为四肢健全、肌肉发达的人,而是知识化、技能化、知识化、技能化、 富于创造力富于创造力的人。 【举例】教育(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网上充电) B 科学技术创新更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科学技术创新更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的每次重大进步,都使劳动工具发生 革命性变革,进而使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 【举例】医学领域的创新(先进仪器、先进治疗方式) C 科学技术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扩大了劳动范围科学技

15、术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扩大了劳动范围。自然界中的许多东西能否进 入人们的实践领域而成为劳动对象,同样取决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举例】废物的再利用、太空星体(太空抗癌药物的研制) 【探究】课本第 78 页 想一想,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提示】科技创新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 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 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1)实践基础上的

16、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举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 【举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涌现出的新事物如股份制、租赁消费、新的就业大军(月 嫂、搬家公司) 【探究】课本第 79 页 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 【提示】理论创新,能够带来制度的创新和变革。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念,实现了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重大转向,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探究】p79 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