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三首(《贺新郎 读史》《自嘲》《瘦石画苏武牧羊图》)教案及练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85962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体诗三首(《贺新郎 读史》《自嘲》《瘦石画苏武牧羊图》)教案及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旧体诗三首(《贺新郎 读史》《自嘲》《瘦石画苏武牧羊图》)教案及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旧体诗三首(《贺新郎 读史》《自嘲》《瘦石画苏武牧羊图》)教案及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旧体诗三首(《贺新郎 读史》《自嘲》《瘦石画苏武牧羊图》)教案及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旧体诗三首(《贺新郎 读史》《自嘲》《瘦石画苏武牧羊图》)教案及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体诗三首(《贺新郎 读史》《自嘲》《瘦石画苏武牧羊图》)教案及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体诗三首(《贺新郎 读史》《自嘲》《瘦石画苏武牧羊图》)教案及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景导入 谁能用百余字来概括人类漫长的几百万年历史?是“胸藏万汇凭吞吐”的诗人毛泽东。这 等非凡气度,人世间有谁堪比?苏武北海牧羊 19 载,一支汉节不离手,渴饮雪,饥吞毡,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如此坚贞气节又有几人可匹敌?敢于无情地解剖自己,一向 横眉冷对的硬骨头鲁迅,甘愿俯首而为孺子牛,可谓“怜子如何不丈夫”的真豪杰。文化导入 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18 年 5 月, 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 学运动的基石。小说集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2、;论文集坟 、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 、 华盖集等。1921 年 12 月发 表的中篇小说阿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 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 年 10 月 19 日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 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聂绀弩(19031986) 现代散文家。曾用笔名耳耶、二鸦、萧今度等。湖北京山人。中国左 翼作家联盟成员。 聂绀弩在杂文写作上,有意学习鲁迅的笔法,但又形成自己的风格:行文恣肆,用笔酣畅, 反复驳难,淋漓尽致,在雄辩中时时显出俏皮。著有绀弩小说集 、 绀弩散文 、 聂绀弩杂 文集 、 散宜生诗集 、

3、中国古典文学论集 。 聂绀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聂绀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蔡清富)聂绀弩落拓不羁,我行我素,不拘小节,周恩来说过他是“大自由主义者” 。当 年申报的自由谈上,有两个人的杂文与鲁迅神似,一是刻意学鲁的唐,一是随 意为之的聂绀弩,他被认为是鲁迅之后的杂文第一人。晚年,聂绀弩运交华盖后又写起旧 体诗来,古怪而又美妙,实为文坛一绝,堪称“我国千年传统诗歌里的天外彗星”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 农民家庭。1

4、976 年 9 月 9 日在北京逝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 ,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 、 毛 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创作背景 一、 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这里 的“孺子”指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齐景公非常爱幼子荼,一次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 绳子,让他牵着玩。不巧幼子荼跌了一跤,因此扯掉了景公的牙齿。 清朝洪亮吉北江诗词卷一引钱季重诗:“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

5、 ” 鲁迅此诗作于一九三二年。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载:“午后为柳亚子书 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 云云。 ”在此之前的十月五日,郁达夫请鲁迅吃饭,同席有柳亚子。 “闲人”指鲁迅自己。 “打油”是鲁迅对自己诗作的谦词。鲁迅晚年得子,疼爱有加。那天去赴宴时,郁达夫借此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遂用“横眉”一联回答他。郁达夫又打趣说: “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 一首小诗了。 ”这便是鲁迅创作此诗的由来。 二、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期,世界局势动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思想分歧

6、不断加剧、激化。以赫鲁晓夫为首的前苏联共产党领导集团在对外关系上奉行霸权主义, 热衷于和美国做政治买卖,面坚坚持原则的中国共产党采用阴谋手段,发动突然袭击,并 将苏中两党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他们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断绝援助,挑起边界 纠纷,妄图通过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压力,迫使中国共产党放弃原则立场,顺从其大国沙文 主义的意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面对来自西伯利亚的滚滚寒流,以毛泽东为首 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列主义旗帜,同国际上的反华逆流进行了毫不妥协的坚决斗争。这 首词就写于那场大规模的公开论战前夕。 三、聂绀弩和尹瘦石,一为作家,一为画家。尹瘦石,1919 年生,1956 年

7、划为右派分子, 流放北大荒。聂绀弩、尹瘦石这两条船在抗战时期都曾航行在桂林、重庆等地,但却没有 正面相遇过。那时绀弩以杂文享誉,是共同的“右派”命运让他们在北大荒碰到了一起, 于是才有了瘦石画苏武牧羊图这样的诗,虽然画和诗都是在回北京后才作的,反映的 却是北大荒的生活。文本点击 一、如何理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诗? 参考:这两句诗是鲁迅风骨的生动体现。 “千夫”是指一切对他进行诬蔑、造谣、诽谤、压 制、迫害、围攻的人,鲁迅一概横眉冷对。 “孺子” ,作者的本意首先当指他的孩子子婴, 以及和子婴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幸福,他自讽自喻心甘情愿做埋头耕耘的 牛。郭沫若同志

8、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 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俱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这句诗 是鲁迅爱与憎的高度概括,是他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二、如何理解“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请谈谈你的理 解。 参考:既说明有史以来人问便充满了矛盾、苦痛,也道破了人类进人阶级社会之后,便分 成了不同的营垒,他们为各自集团的利益。不停地厮杀、争斗,以至中原大地尸横遍野, 血流满地 三、如何理解“歌未竟,东方白”二句的意思? “歌未竟,东方白”二句,意思是诗人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歌声意犹未竟。当诗 人终于拨开历史的迷雾,剔

9、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时,不觉已是东方曙色初露了。 “东方白”句,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吟咏此诗直到天亮,犹如李贺酒罢张大彻 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诗中一句:“吟诗一夜东方白” 。二是喻指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历 史谱写了新篇章,犹如旭日东升,势必光华万丈。 智慧列车 方法技巧举重若轻百余字,笑谈历史千万年 贺新郎?读史这首诗从人类诞生一直写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纵贯几百万年的历史, 气象恢弘,而着墨仅仅 115 个字,高度浓缩的语言是为古今罕见。用语轻松简洁且极为形 象、富有谐趣! 这首词体现了毛泽东纵览历史、雄视古今的历史眼光、超凡智慧和过人胆识,他既能在举 重若轻的谈笑间概括数千年历史,又能在

10、举一反三的例证中将过去史书的荒诞历史观推翻掉。他看历史是大处着眼,不究细节,既有恢宏与从容不迫的气度,又有深刻犀利的哲人 见解。同时,此词又是他以诗人的激越情怀去体悟历史的完美表现,展示出他高超的诗歌 艺术,如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概括出数千年的历史,用“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来代指残酷的流血史,而“一篇读罢头飞雪”又代表了一种读史的豪放,等等。 此词所透 露出来的雄浑气象、哲人智慧和博大宏阔的胸襟代表了毛泽东诗、史、思结合的最高典范。 充满诗情画意及历史唯物主义特点。专题训练 2005 年全国高考黑龙江、吉林、广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

11、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 1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 ” 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2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 “影” ,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 ,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 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诗的语言朴

12、实无华。二、自主表达 重温课文,哪一段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 热。 起笔 “人猿相揖别” ,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但表面写来却是那么轻松, 好像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 “揖别”用词极为形象,又富有谐 趣,但“人猿”却显得巨大,富有深沉遥远的历史感,两个词汇一搭配,诗意立刻就产 生了,读者的心也一下被震荡起来了。 接着是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 ,几百万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就是人类发展最早的 阶段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磨过的几个石头,仿佛只是一个人的成 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

13、。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 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么大气又那么亲切,这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 叹。 诗人再用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 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 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而已。而这几千年的时光在诗人的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 迁移运用 阅读元代诗人王冕的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小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14、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主要意象是梅。其主要特征:耐寒、坚韧。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自甘寂寞,高洁脱俗。首句中“林中” 及第二句可见梅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性情高洁;报春。三四句写梅的报春,梅是有奉 献精神,公而无私的。诗人以梅自况,表现了自己自甘寂寞、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 及无私的精神。 表达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06 浙江卷第 24 题) 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 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 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 书,让我们得

15、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 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1)将文字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2 分) (2)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 分) 答: 2.阅读下面材料,如果你见证了历史中的这一幕,你将如何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胸怀解读日 本 投降签字?请写下一段签字感言。 1945 年 9 月 2 日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中国代 表徐永昌将军参加了签字仪式,他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发表了签字感言:“今天是要大家反 省的一天!今天每一个在这里有代表的国家,也可同样回想一下过去。假如他的良心告诉他 有过错误,他就应当勇敢地承认过错而忏悔!” 盟军代表麦克阿瑟将军也有一段精彩的签字 感言:“我和全人类都真诚地希望,从这个庄严的场合开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将从往 日的血泊和残杀中诞生。 ” 3请结合下面这首短诗的题目和表达特点,在诗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使 其前后呼应、衔接自然、点明题旨。 望海 比岸边的黑石更远,更远的是石外的晚潮 比翻白的晚潮更远,更远的是堤上的灯塔 比 更远,更远的是堤外的货船 比出港的货船更远,更远的是 比沉沉的汽笛更远,更远的是海上的长风 比浩浩的长风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