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单晶硅的制备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1827 上传时间:2017-02-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单晶硅的制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9章-单晶硅的制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9章-单晶硅的制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9章-单晶硅的制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9章-单晶硅的制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单晶硅的制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单晶硅的制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单晶硅的制备 主要内容: 结晶学基础 区熔法 晶体提拉法 主要工艺和设备 杂质的污染和分布 磁拉法 连续加料法。 单晶硅基础知识 ( 1)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晶体在缓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有个温度平台,有固定的结晶(熔化温度),但非晶体没有。 硅的熔点: 1416 4 熔化热(结晶潜热): (0 kJ 升温曲线的物理化学过程变化(熔化): 升温 称和空间群不变,但分子由于吸热,热运动加快 管晶体吸热,但温度保持平台,吸收的热量使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熔化(熔化热),晶体结构发生相变,但体系温度不变。克拉佩龙方程( dp/,待全部熔化后,熔体吸热,分子热运动加快,熔体温度升高) 步冷曲线(结晶)

2、: (同学分析)(降温速率是如何影响固体材料的结构?)(温控?) ( 2)结晶的宏观特征和动力 过冷度 ( T):结晶需要晶核,一定的过冷度,才能形成晶核。在温度等于熔点( ,溶解与凝固达到平衡,很难结晶。 当温度高于熔点时: 液态自由能 于固态自由能 ( 液态向固态转化时 ,自由能增大,反应不能进行,不能结晶 ) G= S 0, 当温度低于熔点时: G= L 0,液态向固态转化, 自由能降低,结晶能自发进行。 ( 3)晶核的形成 自发结晶: 熔体在一定的过冷度下,自发形成自发形成晶坯,不断长大成晶核。继续长大成晶体。 晶坯的临界半径: 与过冷度直接相关。过冷度大,临界半径小,容易形成晶核;过

3、冷度小,临界半径大,难于产生晶核。 非自发结晶: 从体系外引入晶种,或籽晶,起晶核作用,籽晶(晶种)不断长大。 晶体结晶的过程: 是液相中的原子向固相(晶核,晶种或籽晶)表面扩散,沉积,堆积方式按固相的空间点阵规律堆积排列,使固相晶体不断长大(晶体长大) 二维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生长 氮原子,很难再光洁的晶面上乘积生长。二维晶核必须超过临界半径,才能稳定存在;临界半径与过冷度成反比 二维晶核形成后,就形成台阶,原子沿台阶铺展,又形成理想平面,晶体又必须依靠二维晶核继续生长。 ”二维表面成核,侧向层状生长“理论模型 单晶和多晶: 单晶: 晶体的各个部分的取向一致,空间点阵排列规律相同,由一个晶核生

4、长而成的晶体,就是单晶。 单晶可以小到一个晶胞,一个晶核,大到几百公斤,组成和结构都相同,有规则的外表面和棱线。 多晶: 多个晶体(晶粒)组成,具有多种晶向,结合没有规律,晶体与晶体接触,形成晶界。多个晶核结晶长大形成的多晶材料。 熔法制单晶硅 区熔法( 又称为 早在 1953年由 特点:氧含量低(不使用坩埚,直接在硅棒上区域熔炼),低金属污染,纯度高,主要用于生产高反压,大功率的电子元件,如可控硅,整流器等,可以生长高电阻率的硅单晶。区熔高阻单晶硅,可以制作晶闸管( 1500A、4000V)和红外探测器。 区熔单晶硅生长系统: 炉体(包括炉膛,上轴,下轴,导轨,机械传动装置和基座),高频发生

5、器和高频槽路线圈(高频加热线圈),系统控制柜,真空系统,气体供给系统和水冷却系统等。 国际上最著名的区熔单晶炉公司:丹麦 注意:籽晶(单晶硅棒)和原料棒,旋转方向相反,能改善熔区热对流状况,是熔区的温度场均匀;硅熔体的表面张力为 720?)( 72mN/硅熔体表面张力较大,可以是熔体保持一定的厚度和直径,但如果单晶硅棒直径过大,会是籽晶难于承受。控制旋转速度,是固液界面接触稳定,一般还要控制单晶硅的结晶轴(旋转中心轴)与原料棒的旋转轴中心,保持一定的偏心,可以提高单晶硅的质量和径向电阻率的均匀性。 工艺过程 原料准备:多晶硅棒表面滚磨,头部磨锥,腐蚀和清洗,去除表面污染;籽晶的选择与处理:确定

6、籽晶晶向, 或111,清洗,去污等。 装炉:硅棒安装在射频线圈上部,籽晶安装在射频线圈下部。 关炉门: 排空气,节约 效排除空气) ,每次 10分钟左右,抽真空,向炉内充入惰性气体 ( 2的混合气体, 低单晶硅材料的氧含量) ,使炉膛内气压略高于大气压,流动气氛。(否则高温密闭,压力很大,易引起爆炸) 射频线圈接上高频电压加热,使硅棒底部开始熔化,下降硅棒,与籽晶熔接。熔接后硅棒和射频线圈快速上升,缩颈,消除位错。晶颈拉完后,慢慢的让单晶的直径增大到目标大小(放肩),转肩,等径生长,直至生长结束。 为改善单晶质量和提高径向电阻率的均匀性,一般是结晶生长轴与多晶硅棒的中心轴线不同心的“偏心”。

7、区熔单晶硅的掺杂方法 装填法:在多晶硅棒接近圆锥的部位,钻一小孔,放入分凝系数小的杂质( 依靠分凝效应,是杂质在单晶硅轴向均匀分布。(分凝系数:固相与液相中的溶解度的比值) 气相掺杂:以 接将 入硅熔融区域内,达到掺杂目的。气相掺杂的区熔单晶硅电阻率比较均匀,能满足一般功率器件和整流器的要求,成本比中子嬗变掺杂单晶硅成本低很多,是制备 业上常用。 中子嬗变法掺杂 : (适宜低浓度掺杂) 这是采用中子辐照的办法来对材料进行掺杂的一种技术,其最大优点就是掺入的杂质浓度分布非常均匀。 对于半导体硅,通过热 中子 的辐照,可使部分的 P)原子。 14中子 14 射线 15 射线 从而在 型 。注意:热

8、中子能被 14快中子不能被 14会是 且 15在 800 热处理单晶硅棒,消除辐射造成的晶格损伤。 ( 14 对于 过热 中子 的辐照,可使含量超过 95%的同位素 32而可使 型 半导体。 由于同位素原子在晶体中的分布是非常均匀的,而且中子在硅中的穿透深度又很大 100,所以这种 i和 对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和辐射探测器件的制作是很有用的。 适宜 阻率大于 30 掺杂浓度为 1014/阻率太低,掺杂浓度高的掺杂,中子辐照时间太长,成本很高。 拉法制备单晶硅 提拉法又称丘克拉斯基法,是丘克拉斯基 ( 1917年发明的从熔体中提拉生长高质量单晶的方法。 又称: 体提拉法。 98%的电子元器件是用单

9、晶硅材料制作,其中 85%是用直拉单晶硅材料。 基本原理: 将高纯硅原料放在坩埚中加热熔化,在熔体表面接籽晶提拉熔体,在受控条件下,使籽晶和熔体的交界面上不断进行原子或分子的重新排列,随降温逐渐凝固而生长出单晶体。 国际上:美国的 德国的 当前供应单晶硅生长的主要著名的设备公司。能生产各种直径的单晶硅,尤其是大于 200 中国:也有很多企业能生产单晶炉,江苏金坛的华盛天龙(上市公司:天龙光电, 300029),很多大的冶金设计院,研究院都能设计和生产单晶炉。西安理工大学的系列单晶炉 品,也实现了全自动控制。 (有的单晶炉牌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单晶棒的直径) 光伏学院的单晶炉就是华盛天龙制造的,小型

10、试验炉,装料 5 直拉单晶炉的趋势: 大直径,大于 300自动控制:从抽真空到拉单晶结束 可靠性和稳定性:自动报警,水温和真空度(炉压),等径自控 磁场直拉单晶炉: 两个主室的连续加料单晶炉: 软轴代替硬轴:降低设备高度 关键技术是热场设计和温度控制。 直拉单晶炉的结构 炉体:机架,副炉室,主炉室。机架有铸铁底座,下立柱和上立柱组成,是炉子的支撑装置。 安装时注意:底座固定,不能振动,防振沟槽,梯架工作台要与机架保持适当距离。 主炉室:炉体的心脏,有炉底盘(铜电极和温度传感器石墨电极和石墨坩埚托),下炉筒(设有两个真空抽气口,一般禁锢在炉底盘上),上炉筒(设有两个红外下测温口)和炉盖(翻板隔,

11、主副室隔离,观察窗)组成,不锈钢材料焊接而成的双层水冷结构。 副炉室:副炉筒,籽晶旋转机构,软轴提拉室,精密涡轮涡杆减速器和晶升伺服机组等部件,直拉单晶的接纳室,有 气阀,观察孔,压力表等。 籽晶旋转提升机:保证籽晶软轴在中心轴线位置上升降移动。旋转直流无刷电机,磁流体密封座 隔离阀:有手动的,自动的,隔离主副室,也是连接主副室的组件。关闭此阀,可以打开副室,装卸籽晶或取出单晶棒。也是双层水冷结构。 副炉室开启升降机: 主炉室升降机: 坩埚驱动装置:坩埚升降机和坩埚旋转机 真空系统: 充气系统: 水冷系统: 电器部分:三相交流电,变为低电压大电流的直流电源。控制柜,触摸式屏幕显示器和欧陆表面板

12、(温度控制器,精度 ),水循环报警器( 50 ) 石墨热场配置 石英坩埚 石英陶瓷坩埚和石英玻璃坩埚, 1420 会变软,或破裂 (石墨护套保护), 带来氧污染和其它杂质。表面处理方法: 涂超纯晶硅),或 造多晶硅) 。硅熔体冷却结晶,体积增大,坩埚会破裂。 拉制过程中坩埚会变软或破裂,造成漏料或事故 坩埚是易耗品,坩埚的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石英坩埚: 石英玻璃坩埚: 化学石英原料,熔融,模压成型,快速冷却,防止石英析晶,喷涂一层高纯化学石英后,适当回炉热处理,消除热应力,提高石英的强度,使高纯石英层和石英玻璃层结合紧密。可以用于单晶硅拉制的坩埚。 石英陶瓷坩埚: 自然界石英(石英砂)(经过化学

13、提纯,高温转晶成鳞石英相),不同粒度级配,硅酮胶作粘结剂,搅拌均匀后,压制成型,烘干,烧结(注意烧结温度,一般低于 1300 ,在1260 左右烧结,防止石英相变,主晶相为高温鳞石英)(相变一旦发生,体积发生变化,石英坩埚破裂,尤其是大尺寸坩埚)。 石英陶瓷坩埚烧制成型后,装料前,喷涂一层氮化硅涂层(水), 800 烘干素烧,使涂层结合紧密,防止和降低氧污染,主要用于多晶硅铸锭坩埚。 (易脱模,易产生晶核,防氧污染) 原料: 三部分 横梁料和碳头料 :只能用于直拉单晶硅料 直棒料 :可用于直拉单晶和区熔单晶料,纯度较高。 来源不同的高纯硅料 :(头尾料,锅底料,硅棒切割加工的下脚料 ,碎片,不合格硅片等)应该按导电类型,电阻率大小分级,千万不能乱,否则单晶硅棒的性能会混乱。只有同一导电类型和电阻率差不多的硅料,才可以混合后用于拉制单晶。 原料混合破碎后,清洗 (自动硅料清洗机) 除去粘胶,纸屑,笔记,油污,杂物等,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