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两极地区》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81189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两极地区》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两极地区》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两极地区》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两极地区》word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课第课 两极地区两极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能力目标 、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 两极地区环境

2、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 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 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二、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 供

3、了便利。 、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目前,已 有 18 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 140 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 (长 城站在西经 60,南纬 60附近。中山站在东经 70,南纬 70附近。 )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 2 月?(2 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 板书:一、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主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三、自然环境与资源 、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

4、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 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 南纬 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 、引导: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 的原因。 (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 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南北极气温比较图。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 102 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

5、气温影 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 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 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 板书:二、自然环境和资源 、地理位置 、气候特点: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 、过渡: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页图,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 动物各是什么?(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 ) 、阅读页页教材插图,归纳总结:两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1)有煤、铁等丰富 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板书:、丰

6、富的自然资源。 四、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 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我们以展 示的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国际社会方,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到探究的目 的。 (按照日方和国际方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辩论材料。各组派代表 发言、辩论,气氛热烈,精彩之处鼓掌欢迎。日本方的辩论中心:捕鲸是为了搞科研,鲸 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国际社会方的辩论中心:进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规模捕鲸, 况且,现代科学技术并不需要杀死鲸鱼来搞科研。 ) 板书: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 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 1959 年 12 月签订,我国于 1983 年正式加入。 板书:南极条约。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 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板书设计:一、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 、主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二、自然环境和资源 、地理位置 、气候特点: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 、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