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78603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word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二章第二章 平行线和相交线平行线和相交线备课人:陈德玉备课人:陈德玉课题课题2.1 余角与补角余角与补角课型课型新授课时课时1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 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 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2、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判断是否是对顶角。教具教具 学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修订补充修

2、订补充内容一:内容一: 课件展示桌球运动中球入袋的情景,观察图中各角与1 之间的关 系:ADF+1=180ADC+1=180BDC+1=180EDB+1=1802=1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但是不要求学生说出图中所 有的角与1 的关系。在对图中角的关系的充分讨论的基础 上,概括出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 教师提醒学生:互为余角、互为补角仅仅表明了两个角之间 的度量关系,并没有对其位置关系作出限制。 (为下面的对顶角的学习作铺垫)(课件展示:)想一想:在右图中, (1)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2)ADC 与BDC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ADF 与BDE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

3、学生探索出“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的结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说明理由。 内容二: 议一议: (1) 用剪刀剪东西的时候,哪对角同时变大或变小? (2) 如果将剪刀简单的表示为右图,那么1 和2 有什么位置 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能试着说明理由吗?1 22由此引出对顶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 ”的结论。学生观察课件 的演示过程,获得直观的体会,在观察中总结出对顶角的特征, 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思考:如图所示,有一个破损的扇形零件,利用图中的量角器可 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圆心角的度数,你能说出所量角的 度数是多少度吗?你的根据是什么?小小 结:结:(1)余

4、角、补角的概念。(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3)对顶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 。作作 业:业: 课本P52 习题 2.1:1、2、3。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2.1 余角与补角余角与补角 一、导入 2、对顶角及其性质 四、小结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五、作业 1、余角、补角的概念 1、 2、课后课后 反思反思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二章第二章 平行线和相交线平行线和相交线备课人:陈德玉备课人:陈德玉课题课题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课型课型新授课时课时2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和

5、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角。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 一些问题。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两 直线平行”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判断两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教具教具 学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木条 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修订补充修订补充(一)(一)课前复习:课前复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2)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的是平行线 (二)(二)创设情景:创设情景: 如书中彩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 b 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 a 与墙壁边缘所夹的

6、角为多少度时 才能使木条 a 与木条 b 平行? (三)(三)新课:新课: 1、学生动手操作移动活动木条,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内 容。 2、改变图中1 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做一做,1 与2 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木条 a 与木条b 平行?小组内交流。 3、由1 与2 的位置引出同位角的概念,如图1 与2、5 与6、7 与8、3 与4 等都是同位角练习:如图,哪些是同位角?4、几何画板动画演示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 5、例:找出下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6、完成第 55 页随堂练习 1、2 题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 等。 要特别注意数形结合。 (五)作业

7、:第 55 页习题 1、2 题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2.2 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1)1、同位角(同旁同侧) 2、直线平行的条件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2 B 如果1=2,那么 ABCD 。 C DABCDEF12345678ABCDEF123 45 67 850 50 130 ABCDEFGH课后课后 反思反思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二章第二章 平行线和相交线平行线和相交线备课人:陈德玉备课人:陈德玉课题课题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课型课型新授课时课时2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推理

8、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 一些问题。 3、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弄清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具教具 学具学具课件,投影仪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修订补充修订补充一、引入引入: 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 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 AB(如图所示) 。他 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 画板的上下

9、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定义:1、内错角;2、同旁内角。 A二、探究新知探究新知: 观察课件中的三线八角,内错角的变化和同旁内角的变化,讨论:(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三、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如右图,12 ,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180 , ACFG, 2、如右图,DEBC2= , B 180, B4 ,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四、小四、小 结:结: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 互补,两直线平行” 。五、作五、作 业:业: 课本 P58习题 2.3:1、2、3。BABCDEFG12 34ABCDEF4321 5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一、导入 三、巩固练习 二、探究新知 四、小结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五、作业课后课后 反思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