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说课稿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78356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春春班班通应用说课稿班班通应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则是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景美,情美,字美。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被赋予感情和生命。字里行间,充满着欣喜,赞美之情。这篇文章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从听、说、读、写语文素养的培养来看,是一个最经典的载体。把它放在单元的首位,非常恰当。对于后面的几篇课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有感情的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2、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

2、,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4、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要学会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的修辞方法来描写景物。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3、1、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传达内心感受。(在这一环节我将采取播放录音,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接力赛朗读等多种形式的。可以在课前指导一、两个朗读较好的同学进行配乐朗读,课上播放,效果会更好)2、掌握写景的写作方法。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动画,视频,课文的朗读,春天画面等)营造出自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2、朗读教学法。朗读教学法。采用朗读教学法(研读、精读、品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要指导学生通顺、流畅、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深入体会。因此,将各种方

4、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3、示范分析,师生合作探究,讨论教学法。、示范分析,师生合作探究,讨论教学法。因为初一学生还不善于通过细致地阅读课文,理解体会散文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学习高超的写作技法,教师可选取一、两个重点段落作详细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细致描绘的地方,如本文的“春草图”和“春风图”,其他段落则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分析。这样,教师的讲解就起到了示范作用,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与习惯。四:学法指导四:学法指导:主要是通过班班通多媒体辅助,学生边读,边悟,边听,边想,边说,边写。读,读通顺,读流畅,读出情,产生问题,同时思索老师的提的问题。最后通

5、后本文学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片断描写。五、学情分析五、学情分析1、 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的方法技巧,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六、教学理念六、教学理念1、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 ”还强调“要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

6、文内涵。2、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上,班班通多媒体展示和学生想象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来阅读本文,体现新课程的“大语文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将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重视互动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融洽交流讨论的互动合作,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主构建探究问题、发现问

7、题、解决问题途径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学得合作技能。七:班班通多媒体应用七:班班通多媒体应用:1、 春这篇美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课文中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几个场景,具有图画美,因此利用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恰当地展示出相关的图画,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2、在教学开始之时播放音乐动画,设置情景,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在教学之中展示春的美丽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的美丽,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突破教学难点。3、教师在使用多媒体

8、时要注意提供的背景音乐要适合,展示的图片要精而美,不要繁而多,否则就倒学生的胃口,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明确,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是一个工具,在教学中的地位是用来辅助教学。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班班通多媒体播放动画音乐片,让学生进入春的季节,去感受春天的美丽。然后展示春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的美。教师问学生想不想知道,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什么样子(板书课题,作者)教学环节(二):教学环节(二):介绍作者,检查预习,生字、词语教学。教学环节(三)教学环节(

9、三) 1、整体感知:闭上眼睛,聆听朗读,想象春天的美景。、整体感知:闭上眼睛,聆听朗读,想象春天的美景。班班通多媒体播放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走进朱自清得天先生笔下的春天。播放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 (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能听出作者写了春的哪些景物,听出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初步感受意境美。 )谈感受:(听后,请同学们走出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描绘一下刚才头脑中闪现的美丽画面。 )2、学生比赛朗读、学生比赛朗读 ,感受春色之美。,感受春色之美。诵读要求:(1) 、能用普通话朗读,声音响亮,吐字清楚,不错读,不漏读,停顿适当。 (2) 、能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语速、重音。 (3

10、) 、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通过朗读传达作品的意境、风格和美感。(以上读的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朗读进行评价以及自读,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对文章进行初步分析和感悟,使自己对春的感受和作者对春的感受进行碰撞,同时让学生掌握抒情散文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四)教学环节(四) 深入理解课文。深入理解课文。1、话说课文语言之美:用“我喜欢 句,因为它写出了 。 ”句式说话。2、赏析春色美景:重点赏析春草和春花,然后由学生小组赏析春风、春雨、和春人。要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画,自读、自悟、自得、自问。 春草:旺盛、嫩绿、柔软 修辞:拟人春花:繁多、艳丽、芳香 修辞:

11、比喻、排比、拟人(例如: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非常舒畅,给人以愉悦的美。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教学环节(五):本课小结、作业。教学环节(五):本课小结、作业。小结:总结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下来。2、完成课后练习二

12、。3、划分课文结构层次。4、思考练习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一:朗读课文,理清结构教学环节一:朗读课文,理清结构教学环节二:质疑探究教学环节二:质疑探究1、作者以什么样的心情迎接春天?、作者以什么样的心情迎接春天?2、 “赞春赞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三个比喻举的顺序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三个比喻举的顺序能否调换?能否调换?中心问题:这篇文章,为什么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青年。文中哪中心问题:这篇文章,为什么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青年。文中哪些语句说明春天的是新的,是美的,是力量的。找出相关的语句。些语句说明春天的是新的

13、,是美的,是力量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围绕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文,把目光放在全文之中(围绕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文,把目光放在全文之中,来仔细品来仔细品读美文,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技巧。比如用什么修辞读美文,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技巧。比如用什么修辞,)(联系前文,引导学生。娃娃说明从头到脚是新的娃娃说明从头到脚是新的: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

14、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春天像小姑娘,说明春天的花枝招展,美丽多姿。颜色美春天像小姑娘,说明春天的花枝招展,美丽多姿。颜色美,景物美,诗情景物美,诗情画意美。让学生找出描写的景物,来分析如何写的,比如:画意美。让学生找出描写的景物,来分析如何写的,比如: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非常舒畅,给人以愉悦的美。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

15、般的很美很美。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春天又是一位健壮的青年春天又是一位健壮的青年。这是力量的美,这是力量的美,一个“涨涨”字,不仅仅指苏醒, “朗润” “涨” “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一个“钻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一个“让让” ,一个,一个“闹闹” ,一个,一个“眨眨” ,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一个“抚

16、摸抚摸” ,便产生了尽情的“酝酿” “卖弄”和“应和” ,便使人生发了万般感觉,万般想象,万般喜说。) (5)开满了花赶趟花赶趟,(6)舒活筋骨舒活筋骨,而这三个比喻,更能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的美、生活的美、生命的美。蓬勃的生命力的美、生活的美、生命的美。 )3、第二自然段在绘春这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第二自然段在绘春这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教学环节三:妙笔教学环节三:妙笔 生花生花运用你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任选一个季节进行描绘。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教学环节四:教师小节教学环节四:教师小节,体验与反思:体验与反思: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侧重从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侧重从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方面加以引导。有如下要点:1、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2、要抓住景物特点绘形、绘声、绘色、绘神,使景物能够逼真地再现在读者面前;3、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