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探微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73821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探微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探微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探微 (论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空 间 多 媒 体 技 术 凭 借 其 图文 并 茂 、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深受广 大师生的喜爱,把语文课 堂教 学引 向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但是多媒体 技术的大量运用也带来 了一些负面 影响。要使信息技术发挥优势,为 美丽的语文教学增添色彩、注入活 力 ,教 师就 必须 合理恰 当地 运用 它。 一 、在 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 术的误区 为 了让传 统的语文教 学与新 课程标准迅速接轨 ,许 多语文教师 都在积极探 索。确实,多媒体信息 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 越频繁,使得一些语文教师也陷入 了使用误区。 1 教师过度依赖课件 ,课堂教 学沦为形式

2、 在新课 程改革 的最初 阶段 , 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它就是对语文 传统教 学思想 、教学手段的全盘否 定 ,而信息技术角度多样、 内容丰 富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一潭 死水 、不受学生重视的局面;还有 些教师认为,只要把传统语文教学 与 当今 最先进 的信 息技术结 合起 来 ,就 能使 语文课 堂教 学焕 然一 新,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 以上 两种错误认识 ,许 多教 师认 为,语文课堂使用精美的多媒体课 件就是一堂好课。 2 学生对课文 内容不乏感性认 识 ,却缺乏理性思考 语 文教 学具 有信息量 大 、文 字书写 多的特点,而多媒体课件集 声音

3、、画面、文字等多种形式于一 体 ,能顺利解决困扰语文教师的难 题。 以P P T 课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视听要求,激 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但有些教 师用 影像 资料代 替课 文阅读。 不重 技术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高 中 语文新课程改革强调要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形成 良好 的科学文化素质。由此可见,信息 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新 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 堂教学 的有效整合 信 息技术是语 文教 学的辅助 工具 ,教 师应尽量发挥它的作用, 使其为语文教学服务。 同时, 教 师 也应该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文字 自 身的魅力。下面,笔

4、者以 优美的 文 音乐 、图像 、动 画创 设情境 ,能 激发 学生的学 习兴趣 ,使学 生更 直观 、更形象地感 知课 文 内容。 如笔者展 示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 会 徽 的标 志 图案 ,让 学生 自由畅谈 欣 赏会徽 的感 受以及会徽蕴含 的 深 意。教师精心准 备 的导入 语 , 再配上 北京奥运会 会徽 的精 美 图 片 ,极 大地激发 了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为学生学 习中 国汉 字的演变 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 2 直观展示,引发深思 探究课文 优美的汉字, 可分两部分 :汉字的结构和演变、 品味汉字 的意蕴美。在教 学 “ 汉 字的结构和演 变”这部 分时 ,笔 者利

5、用 多媒体课件 ,展示 了汉字演 变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 了汉字的 演 变过程 以及 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 深 、源远流长。另外,笔者还播放 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 “ 和” 字演变的表演 ,极大地激发 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 “ 品味汉字的 意蕴美”这部分时,笔者通过多媒 体课件展示 了多幅图片以及一些经 典 的对联和诗歌 ( 如藏头诗、回文 诗等 ),进 一步让学生领略汉字的 美。 3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笔者把 优美 的汉 字的拓 展延伸环节确定为 “ 走 出历史面对 现实”,通过播放余光中对汉字的 论述 ,让学生认识到学 习汉字、保 护汉字的重要性,进而认识祖国灿 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最后 ,笔者带领全体学生在音乐的 伴奏中深情地朗读了诗歌 七绝 汉字,唤醒了学生保护民族文化 的意识 。 信 息 技 术 与语 文教 学 的 结 合,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场全新 的 变革,也对语文教师提 出了更高的 要求。只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并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 自己, 完善 自己,才能成为一名与时俱进 的优秀语文教师。 ( 作者单位 : 江西省南昌市第 十八 中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