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2.1《光的传播》WORD教案10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66918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下2.1《光的传播》WORD教案1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物理八下2.1《光的传播》WORD教案1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物理八下2.1《光的传播》WORD教案1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物理八下2.1《光的传播》WORD教案1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物理八下2.1《光的传播》WORD教案1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下2.1《光的传播》WORD教案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下2.1《光的传播》WORD教案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传播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传播光的传播 ,此节课我是,此节课我是从以下六个方面设计的:从以下六个方面设计的:一、说教材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的内容是以光的传播特点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多彩的光世界,是学生学习光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光的直线传播贯穿本章的各节,对认识、解释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2、学情分析本届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概括能力,学习悟性高,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探索欲强烈,但思维能力还有一定局限性,在设计时将抽

2、象的事物具体化、简单化、注重引导。3、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 3.0 x 108m/s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试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难点: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二、说教法和学法二、说教法

3、和学法教法:主要运用多媒体观察和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分析课本的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学生通过平常的自己的知识、实验来分析问 题,并通过自己动手探究,从实验中找出新的知识。进一步解决问题。教具准备1、教师演示实验:激光笔、 、 烧杯、少量牛奶、2、学生分组实验:激光笔、烧杯、 少量牛奶、光具座、乒乓球 蜡烛、光屏、手电筒三、说教学程序 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1、利用与光有关的草原风光 森林阳光 都市霓虹 蜡烛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从中得到光是无处不在的结论第二环节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主要有三个内容, 第

4、一个内容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学生自己总结)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电灯、燃烧的蜡烛)课后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光源,体现生活与物理的关系课后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光源,体现生活与物理的关系 。 第二个内容 光的直线传播 是这节课的重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和应用,光的直线传播是分三个步骤突出的,分别演示实验演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演二:光在水中的传播演三: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现察光怎样传播,启发学生分析光的传播形式、条件,并结合多媒体,这样,就能让全部学生都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学生做实验实验:用激光电筒的光束分别穿过装牛奶水的烧杯、玻璃和有烟的杯子里边做实验边

5、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树立合作探究的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树立合作探究的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3、得出结论: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画法: 光线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关于应用列举三个事例:做手影游戏(两个实验)1、用手挡信手电筒或用手挡住激光电筒2、用手电筒对着竖着的书照,这时把乒乓球放在手电筒与书的中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自然界中有不少神奇现象都与光的直线传播特点有关。例如,日食或月食现象便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解释。利用多媒体和模拟法来模拟日食

6、和越是的形成,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效果。小孔成像家庭小实验实验器材:光源:蜡烛 硬纸板 大头针学生动手做,积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光的直线传播第三个内容光的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0 x 108m/s2、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 3/4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2/3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 3.0 x 108m/s 4、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最大的长度长度单位(强调)第三环节第三环节 反馈练习反馈练习 落实新知落实新知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影子、排队、打靶射击、小孔成像、日和月食都是 产生的现象;2、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

7、火虫 C、镜子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3、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4、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5、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同地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6、如果在看到闪电 5S 后听到雷声,你知道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你有多远?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提示:光传播所需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声速 V=340m/s)选题意图:选题意图:1、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关系。、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关系。2 、在练习

8、中容易进入误区的习题。、在练习中容易进入误区的习题。第四环节第四环节 归纳小结、巩固知识归纳小结、巩固知识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知道了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知道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C=3.0 x 108m/s;光年是最大的长度单位课后作业:习题 1、2、3、4、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教师给予补充。作业:知识点运用全面,有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教师给予补充。作业:知识点运用全面,有针对性的运用。针对性的运用。四、说板书设计:四、说板书设计:第一节 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2、光线:

9、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画法: 光线3、解释现象:影子的形成 、 日食、月食的成因 、小孔成像三、光的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0 x 108m/s2、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 3/4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2/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 3.0 x 108m/s 4、光年:距离的单位意图:简明、扼要、概括性强的原则。意图:简明、扼要、概括性强的原则。五、说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能使学生了解有关光现象的初步知识,通过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新方法。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探究,观察中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不足,有的学生实验不能很好的观察现象,有待继续培养。六、说设计理念六、说设计理念从实际开始,到现实结束。物理试题普遍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了物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并对要点、重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光的知识得到初步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