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6474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上《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上《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上《制取氧气》(第2课时)word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题题 目目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3 制取氧气(第 2 课时)总课时总课时学学 校校星火一中教教 者者刘占国年年 级级九九学学 科科化学化学设计来源设计来源自我设计教学时间教学时间教教材材分分析析本课题内容一共分为两个部分,需要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 判断能力。并为以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情学情分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具体气体物质的制法,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根据理解能力的不 同,学生学完本课题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接受程度。教教学学目目标标知识技能知识技能 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

2、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 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 法和验满方法; 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重 点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难难 点点熟练规范地制取气体并验证性质课课 前前 准准 备备多媒体、实验器材多媒体、实验器材总体要求:总体要求:1.“1.“统一统一”设计设计“分段分段”教学;教学;2.2.围绕围绕“三维三维”

3、落实落实“三问三问” ;3.3.充实充实“心案心案”活化活化“形案形案” 。教教 学学 流流 程程分分 课课 时时环环 节节 与时间与时间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资源准备评价评价反思反思第 一 课 时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5min活动探究 制取装置 8min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 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 气?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演示】在小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滴 入几滴过氧化氢溶液,要得到并收集氧 气需增加什么仪器?可以用哪些容器替 代试管作反应的容器? 【展示】锥形瓶、广口瓶、烧

4、瓶 【讨论】若要持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应增加什么仪器?若要控制反应的速率 应该用什么仪器,长颈漏斗还是分液漏 斗? 【展示】三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 装置(1) (2) (3) 引导学生比较三套装置的优缺点【设问】:如果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 氧气,用上面的装置可以吗? 若不行你将进行怎样的改动?2.【展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 置3.氧气的收集方法。 【提问】收集气体可以采用什么装置?引导学生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收集 方法 【探究】发生装置的选择跟哪些因素有 关, (引导):(1)让学生观察药品也 就是回答药品 板书文字表达式讨论回答:需增加 带导管的单孔橡皮 塞,可以用锥形瓶、 广

5、口瓶、烧瓶替代 试管。 回答:若要持续添 加过氧化氢溶液, 应增加长颈漏斗或 者分液漏斗;若要 控制反应的速率应 该用分液漏斗。讨论分析装置的优 缺点 答:不可以分析高锰酸钾制取 氧气的装置学生思考回答: (1)根据氧气不 易溶于水的性质可 用排法收集。 (2) 根据氧气的密度比 空气大,可用向上 排空通过复习巩固 旧知识自然引入 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及应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通过装置的对 比加深对发生装 置的认识,学会 辩证的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 识迁移能力。总体要求:总体要求:1.“1.“统一统一”设计设计“分段分段”教学;教学;2.2.围绕围绕“三维三维”落实落实“三问三问”

6、;3.3.充实充实“心案心案” 活化活化“形案形案” 。教教 学学 流流 程程分分 课课 时时环环 节节 与时间与时间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资源准备评价评价反思反思第 一 课 时引导探索 操作步骤 10课堂小结 16min反应物的状态(2)实验室制氧气需要的 反应条件(3)归纳【探究】实验室收集气体装置的选择与 哪些因素有关。【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指导阅读)课本第 40 页。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 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投影展示】讨论题 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7、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 收集,为什么? 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法收集.分析总结 出一般气体的发生 装置选择的规律: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 和反应条件来选择 发生装置。 分析总结出气体的 收集装置选择的规 律:根据气体的性 质(密度、溶解性) 选择收集装置。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的操作步骤 一名学生复述实验 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 2.在试管中放入 药品和一团棉花, 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集气瓶盛满水, 盖好玻璃片 4.点燃 酒精灯,先均匀加 热,再对准药品加 热 5.有气泡连续产 生时收集氧气

8、 6.把 导管拿出水面,熄 灭酒精灯 讨论回答问题师生共同进行 探究活动,培养 学生分析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 读归纳能力用谐音记忆法 归纳高锰酸钾制 取氧气的操作步 骤,能够让学生 尽快地熟悉实验 步骤。 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实验操 作能力总体要求:总体要求:1.“1.“统一统一”设计设计“分段分段”教学;教学;2.2.围绕围绕“三维三维”落实落实“三问三问” ;3.3.充实充实“心案心案” 活化活化“形案形案” 。教教 学学 流流 程程分分 课课 时时环环 节节 与时间与时间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资源准备评价评价反思反思第 一 课

9、时归纳总结 交流提高 5min布置作业 1min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用课件展示错 误操作导致的后果 【展示】1.试管口向上倾斜导致试管炸 裂的动画 2.试管局部受热导致试管炸裂 的动画 3. 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 实验探究制取氧气 【提问】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 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 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前指导 【课件展示】 实验内容: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 集 2 瓶氧气 2.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验气密 性(2)装药和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 (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

10、后 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 后熄灯 2、燃烧实验(1)木炭用坩埚钳夹住, 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2)燃烧铁 丝的集气瓶中预先留少量的水 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 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讨论】 (1)为什么木炭要由上往下缓 慢伸入集气瓶? (2)为什么要在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放 少量的水?燃烧木炭时为什么不放水? 燃烧硫要放水吗?为什么? 【设问】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课后习题 3.4.5。【学生分组实验】 根据板书内容的提 示,进行实验操作。讨论回答小结:知道哪部分 是气体的发生装置 和收集装置,掌握 连接仪器,制取及 收集气体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模 拟使学

11、生更好地 掌握实验的正确 操作,加深错误 操作造成的可能 效果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合作意 识通过讨论,学 生知道了这样做 的原因,对实验 操作注意事项印 象更深刻了。 通过归纳总结 拓展了学生的思 路,使学生了解 实验室制取气体 的一般思路和方 法,为以后的二 氧化碳的实验室 制法的学习作了 很好的铺垫。总体要求:总体要求:1.“1.“统一统一”设计设计“分段分段”教学;教学;2.2.围绕围绕“三维三维”落实落实“三问三问” ;3.3.充实充实“心案心案” 活化活化“形案形案教教 学学 流流 程程分分 课课 时时环环 节节 与时间与时间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设计

12、意图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资源准备评价评价反思反思 本课题是学生 第一次亲自动手 制取物质,要求 规范的操作对以 后的实验教学至 关重要,在实验 中学生都比较感 兴趣并能按照操 作规定制取氧气。 结合前面的学习 验证氧气的性质 都有明显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激 发了学生动手实 验的欲望。激发 了学生学习的兴 趣。板书设计课题课题 3 制取氧气制取氧气过氧化氢 水+氧气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实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验 室 制 取 氧 气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1.“1.“统一统一”设计设计“分段分段”教学;教学;2.2.围绕围绕“三维三维”落实落实“三问三问” ;3.3.充实充实“心案心案” 活化活化“形案形案实验原理 二氧化锰加热 二氧化锰加热 实验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反应物状态、反应条 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密度、在水中溶解性。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操作步骤 :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