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矿工逃生呼吸器耗氧量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6173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矿工逃生呼吸器耗氧量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了解矿工逃生呼吸器耗氧量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了解矿工逃生呼吸器耗氧量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矿工逃生呼吸器耗氧量 (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 新 动 态 Ch i n a Pe r s on a l Pr o t e c t i v e Eq ui pme n t 了解矿工逃生呼吸器耗氧量 本文帮助工人们了解一种新型 的闭路式逃生呼 吸器( C C E R) 这种呼吸器是由国家职业安全与健 康 研 究 所( N I O S H)和 矿 场 安 全 与 健 康 管 理 局 ( MS HA)两家机构共 同批准的 了解这种呼吸器的 使用方法和特性 将在矿场突发事件的逃生时非常 有帮助。 闭路式呼吸器在采矿行业中也被称为 自持式 自 救器( S C S R) 。所有的闭路式呼吸器中都带有固定 量的氧气 目前 N I O S H与 MS

2、H A这两家机构公 布了新的闭路式呼吸器标准 提高 了对呼吸器的设 计和性能的要求 并且公布 了氧气容量的标准 以 便使用者了解呼吸器中氧气的具体含量 在旧标准 中呼吸器 的分级是按照外包装标注 的使用时间长短进行的 从外观上无法判断呼吸器 中含有多少氧 这种分级很容易产生误导因为逃 生环境的不同和使用者的身体条件差异均会对实际 耗 氧量 产生 影 响 、c 罄 量 翕 级 l 1 l 闭路式呼吸器分为 C A P 1 C A P 2和 C AP 3 ,这 种分类是按照呼吸器所能提供的氧气量进行的 每 一级 别 的气体 量最低标 准分 别是 :2 0 LC A P I 5 9 L :6 0 L

3、C A P 2 7 9 L :8 0 L C A P 3 。按 照 最 新 通 过的标 准 C A P 3级别的呼吸器所 含气体量应不低 于旧标准的 8 0 L的最低要求 同时还应满足持续提 供氧气 6 0 rai n以上的要求 2 正 糠 活 动 馘 需 要 韵 氧 气 | l 人体在进行任何活动时都需要呼吸消耗提供的 氧气 即便是休息时人体 的新 陈代谢也需要消耗 氧气 。当人体的物理活动量增加时 对氧气 的需求 也相应增加 表 1显示了一个体重大约 8 6 k g的人 在三种不同程度 的运动状况下 的耗氧情况 如表 1 所示 活动越剧烈 消耗 的氧气 的速度 就越快 进行一项 固定的活动

4、时 耗氧量则主要取 决于人的体重 以及人在运动时所额外负担 的重量 ( 如防具 、工具等) 。 表 1 8 6 k g的人三种不同运动下的耗 氧量 I 身体活动情况 耗氧量( L mi n ) 休息 0 4 快速高强度运动 ( 如挥动斧头 、 使 用铁 锹 、 挖掘 、 攀爬梯子等 ) 1 8 持续进行级 高强度 的运动 ( 攀爬 、 翻越 2 9 障碍物、搬 移较 大物体等 ) 3 | , _ 话 耗篙 量 麓 | | | | 进行 同样的身体活动时体型较大的人比体型 小 的人耗氧量多 表 2显示了三种不同体型的人在 进行 同一 活动时 的耗 氧量变化 N I O S H 与 MS HA 进

5、行 了一项持续 1 h的模拟实验( 实验环境与矿难 逃生的环境 十分相似) 以检验呼吸器 的功能 这 一实验的结果体现在表 2所示的内容 中 表 2不同体型人进行 同一活动的耗氧置 身体活动 : 体 型: 体 型 : 体型 : 1 h人体测 试 8 6 k g 7 0 k g 6 0 k g 耗氧 f L h ) 8 1 7 l 6 5 如表 2所示 ,在完成相 同的身体活动时 较大 体型 的人 比较小体 型的人耗 氧量大约要多 2 5 左 右 。 总之 体重越重 在进行相同活动的情况下耗 氧量就越多 身体姿势也会影响耗氧量 对于矿工 来说 ,矿道的高度会对逃生时的耗氧量产生影 响。 因为在矿

6、道中行走 身体所调动的肌 肉多于正常行 走 的情况下 因而这些肌 肉就会额外消耗更多 的氧 气 。逃生时 直立行走 的耗氧量是最少的,然后依 次是 :低头行走 、弯腰行走 、俯身行走 、爬行 以及 耗 氧量 最大 的鸭 行式 4一 静蠡 专 含 量 是 硎孝 | N I O S H 与 MS H A所批准 的呼吸器必须经过严 密 的实验室测试 在前文提到 的 l h人体活动测试 中 ,呼吸器必须至少能够给一个 体重 8 6 k g的人 提 2 0 1 4年第 1期中国个体 防护装备5 1 最 新 动 态 。C 。 。 。 。 h。 。 。 。i 。 。n a P e r 。 。 s。 。 o。

7、 。 。 n。 。 。 。a 。 。 。l 。 P r o t e 。 。c 。 。 。ti 。 。 。 v 。 。 e。 。 。 。 Equ i p 。 。m 。 。 。 。 。e n t 供 6 0 m i n呼吸所需 的气 体( 大约 8 0 L ) 以完成实 演 习等 ,可 以为不 同的人挑选 出最为合适 的呼吸 验中的身体活动 器 以便成功逃生 如上所述 ,耗氧量会根据人体 的体重 、活动程 经过正确地 练习 ,固定地训 练 以及合理 的逃 度的不同而变化。而且 ,呼吸器携带氧气的多少和 生计划 ,逃生人员 可以渐渐熟悉 和适应呼 吸器 的 处理二氧化碳 的能力会 因呼吸器型号 的不

8、 同而不 使用 同 。N I O S t I 与 MS H A 的要 求 是 最 低 的标 准 ,所 以 总而 言 之 ,在 遇 到 紧急情 形 时 ,使 用 者一 定要 根据大小和型号 的不同呼吸器需要携带更多的氧 有信心 ,相信呼吸器 中有足够 的氧气 ,可 以支持他 气以保证能够通过测试。考虑到上述各种不同条件 最终逃离危险 ,到达安全 的地点。一种可 以测 出全 的影响 为呼吸器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不现实 部逃生人员的需氧量方式是 让体重最重 的人负载 不过氧气消耗量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体型和物理 着正常的工作服及设备 按照逃生路线从矿道最深 活动进行估算 这样一来在直销呼吸器氧气含量 处抵达

9、安全地点 如果呼吸器中的氧气不 足以支撑 级别的情况下 就可以为某个人在特定条件下活动 其成功逃生 则需要选择更大容量的呼吸器 或携 匹配最适合 的呼吸器型号 结合有效的训练和逃生 带更多的氧气存储容器 ( 雁行) , “ + _ 卜” + + ” 、 l 最 新 动 ,奄 + + + + +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 0 1 3年 l 2月 1 3 日 至 l 5 日全 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 简称 : P P E标委会 ) 在 江苏省苏 州市召开 了 2 0 1 3年年 度会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 简称 : 国家安监总局 ) 政策 法规司陈光副司长 (

10、正司级 ) 、 邬 燕云副司长 、 沈平处长 全国个体 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周宏 副主任委员 以及来 自全国各地 的委员 、 专家和企业代表共 6 6人 出席 了会议 国家安监总局陈光副司长做 了重要指示 :沈平处长传达了政 法函 2 0 1 3 3 5 0号 关于申报 2 0 1 4 年安 全生 产标准 计划项 目的通 知 的精神 ; 周宏副主任委员总结 P P E标委会 2 0 1 3年的工作 并部 署了 2 0 1 4年工作任务 会上 眼面部分技术委员会 及头部 、 呼吸、 服装、 手足部 、 坠落 5 2 2 0 1 4年第 1期中国个体 防护装备 2 0 1 3年年会召开 5个工

11、作组 分别汇报了 2 0 1 3年 度标准化工作及 2 0 1 4的工作计 划 : 梅思安 ( 中国) 安全设备有限 公 司和霍 尼韦尔 安全 防护设 备 ( 上海)有限公 司的代表发言 介 绍 了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参与标准 化工作的情况 ; 宣贯了 防护服装 固体颗粒 物化学 防护服 ( 标准 号 : G B T 2 9 5 1 1 2 0 1 3 ) 、 个 体防 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 标 准号 : G B T 2 9 5 1 0 2 0 1 3 ) 、 手 部 防 护 化学品及微生物防护手套 ( 标准 号 : G B 2 8 8 8 1 - 2 0 1 2 ) 和 手部 防 护 防护手套

12、的选择 、 使用和维护 指 南 ( 标 准 号 : G B T 2 9 5 1 2 2 0 1 3 ) 等4项新颁布的国家标准 会议还审查 5项 国家标准 通过 了 防静 电工作帽 、 ( X射线 防护服 、 防护鞋 ( 靴 ) 安全材料 选择规范 和 防护鞋( 靴) 安全性 评估及测试方法等 4项新研国 家标准的审查意见 : 对申报的 应 急喷淋和洗眼设备 第一部分 : 使 用指南 、 应急喷淋和洗眼设 备 第二 部分 :产 品规 范 及测量 方 法 、 应急救援头盔 、 呼吸防护 作业用 自给闭路式化学氧 ( K O ) 呼吸器 、 缓降装置 、 森林 防火 服 、 手部 防护 耐寒手套 和 足 部 防护 防化学 品鞋 等 1 3项拟 新 上 国家标 准进 行 了立项论 证 评 审 。 最后 邬燕云副司长讲话指 出个体 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要按 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有 关要求 严格把好 申报 、 论证 、 立 项 、 起草 、 评审 、 报批 等各项 环节 的质量关 确保所制修订的标准 质量好 、 水平高 、 实用 、 管用 , 能满 足安全生产与职业安全健康监管 的需求能符合个体防护装备产 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 编辑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