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16127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9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日新昌?关注2 0 1 6 年 2 月 1 8 日星期四投稿邮箱: j i n r i x c 1 6 3 . c o m广告热线: 8 6 0 4 6 1 8 8 责编: 黄婉晶联系电话: 1 3 7 5 4 3 5 2 5 1 3 校对: 高 娃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铸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纪实治国理政新实践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 都离不开 价值追求的指引; 每段砥砺奋进的征 程, 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 这种追求, 虽百折而不挠; 这种 力量,“最持久最深沉” 。正如习近平 总书记所言:“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 望, 国家有力量。” 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铸魂。十

2、八 大以来, 党中央大力推进、 持续深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 “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 ,久久为功, 驰而不息。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石, 以 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强 基固本的灵魂工程建设, 凝聚起社会 共识的 “最大公约数” , 彰显出日益强 劲的中国精神、 中国价值、 中国力量, 托举起跨越百年的光辉梦想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 提炼、 提升、 提振寻找 “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 筑 牢 “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2 0 1 2 年 1 1 月 2 9 日,国家博物 馆。 面对 “复兴之路” 展览呈现的壮

3、阔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 “中 国梦” ,并庄严承诺:“到中国共产党 成立 1 0 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目标一定能实现, 到新中国成立 1 0 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 现。” 黄钟大吕之音, 富民强国之情。 在举国热望与世界瞩目中, 以习 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中 国人民开始了又一段壮阔航程。 然而,这艘扬帆航行的巨轮, 面 对的并非 “潮平两岸阔” 。 在纷繁复杂 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 能够充当 “压 舱石、 定盘星” 者, 唯有坚若磐石的核 心价值观。 从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语重心 长的论述中,

4、 可以窥见党中央对核心 价值观作用的清醒认识 “核心价值观, 承载着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体现着一个社 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核心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 纽带, 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 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 行 无依归。” 倡导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倡 导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倡导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 出的 “三个倡导” , 明确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在新 时代的精神旗帜昂然树起。 三年来, 无论治国理政事务如何 繁杂,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

5、党中 央始终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视作重大战略工程, 毫不松懈。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培育和弘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传 统美德;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 史形成和发展中央政治局集体 学习中, 第十二次、 第十三次、 第二十 九次的主题均与核心价值观建设紧 密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 义、 内涵、 作用等, 在治国者们的学习 与讨论中愈加清晰。 2 0 1 3 年 1 2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印发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意见 , 明确提出: 以 “三个 倡导” 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 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为培育

6、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 遵循” ,并全面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原则、 途 径和方法, 对这一 “铸魂工程” 作出了 新的战略部署。 “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 志, 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动员 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新 的伟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 5 周年招待会 讲话中指明的那样, 提炼并确立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提升理想 信念、 价值取向在国家治理中的层次 地位, 提振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进 取信心,新一届党中央精准发力, 用 非凡的中国精神凝聚起强大的中国 力量。(二) 自信、 自觉、 自立抓住 价值观

7、自信这个 “关乎民族精神独立 性的大问题” ,以传统文化涵养核心 价值观, 抵御错误思潮侵扰 2 0 1 2 年 1 1 月 1 7 日,十八届中 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 的 钙 ,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 坚定, 精神上就会 缺钙 , 就会得 软 骨病 。 ”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如何带 领全国民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答案之 一, 是 “坚定理想信念” 。 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要素。 对理想信念的坚信、坚持与坚守, 源 自内心价值观的自信、 自觉和自立。 精当表述背后, 是党中央对价值 观问题的长久思考与不懈求索。 正

8、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书记处书 记刘云山多次强调的那样, 增强价值 观自信 “是关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 问题” ,“有自信才会有自觉,有自信 才会有清醒, 有自信才会有定力” 。 对 自身的价值观信心坚定, 方可始终保 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价值观并非无本之木, 而是有根 有源; 自信并非凭空而来, 实为有理 有道。 我们的价值观, 根源自马克思主 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凝聚的“胆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喜人, 进一步增强 了我们的价值观自信。 我们的价值观, 根源自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践伟大成就奠定的“底 气”

9、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 的 地位仍然稳定, 经济 “新常态” 下备感 艰辛却砥砺前行的三年, 验证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这 条道路既不是 传统的 , 也不是 外 来的 , 更不是 西化的 , 而是我们 独创的 , 是一条人间正道。” 习近平 总书记的话语充满力量, 揭示了这条 道路的独特魅力。我们的价值观, 根 源自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的“志气” “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 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 心, 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 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

10、根 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传统文 化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 考察曲阜孔府、 过问贵州孔学堂办学 情况、 了解 儒藏 编纂等不断提醒国 人: 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 文化 中有民族的志气底蕴。 一手 “培土夯基” , 稳固传统文化 之根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优良家风。 “不论时代发生 多大变化,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 化,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 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紧密结合培 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扬 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2 0 1 5 年除夕来临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在春 节团拜会上特意强调。 家教家风

11、成为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的重要抓手。 2 0 1 6 年1 月1 日实施的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廉 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上 升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培育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是中国 君子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根植乡土, 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 十八大以来, 各地既重 “古贤” 又重 “今贤” , 重构乡村本土文化, 敦厚民 心民风, 激励向上向善, 有力促进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扎根。 重视传统节日。十八大以来, 由 中宣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的 “我们的 节日” 主题活动秉承 “长中国人的根、 聚中国人的心、 铸中国人的魂” 宗旨, 以民族传统

12、节日为契机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美德,让传统节日成为爱国 节、 文化节、 道德节、 情感节、 仁爱节、 文明节, 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 树立 了节日新风。 一手 “拨云见日” , 破除错误思潮 之迷障, 在西方价值观攻势面前巍然不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关 键词,既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又充分吸取了现代人类文明的优秀 思想,“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 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培 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与西 方价值标准有着清晰分野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的国家 价值目标, 与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紧 密联系, 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广阔前景; “自由、 平

13、等、 公正、 法治” 的社会 价值取向, 与国家、 公民两个层面上 下衔接, 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 遵循;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的公民 价值准则, 外化为道德建设与行为准 则, 体现了社会文明水准与国家精神 风貌。 坚定的价值自信, 扎根于中华大 地。任尔千磨万击, 不惧狂风乱吹。 (三) 落细、 落小、 落实使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像空气一样无所 不在、 无时不有” , 成为 “百姓日用而 不觉的行为准则” 认识的深化与升华, 带来行动的 提升与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与践行更重顶 层设计、 更富内在驱动, 渗透到治国 理政各个环节, 浸润于社会生

14、活方方 面面, 尽显其 “为益之大, 收功之远” 。 2 0 1 5 年 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 0 周年纪念大会阅兵现场。 3 0 0 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 方队率先经过天安门城楼。苍苍白 发, 熠熠勋章, 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 着对祖国强盛的敬意。 掌声如潮水般 涌起, 泪水模糊了无数双眼睛。 2 0 1 5 年 1 2 月 1 3 日,南京大屠 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市侵 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举行。这是 2 0 1 4 年 2 月底全国人大 以立法形式将 1 2 月 1 3 日设立为南 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后, 我 们第二次以国

15、之名悼念逝者。 首个公 祭日,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公祭仪式并 发表重要讲话。 “爱国” , 世人深知这份情感的可 贵。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把 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核心 价值观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贯穿到 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利 用各种时机和场合, 生动传播爱国主 义精神, 引导人们 “树立和坚持正确 的历史观、 民族观、 国家观、 文化观,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 2 0 1 4 年 1 2 月 4 日, 首个国家宪 法日, 最高人民法院。 “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忠于宪法 和法律, 忠实履行法官职责, 恪守法 官职业道德,遵守

16、法官行为规范, 公 正司法, 廉洁司法, 为民司法, 为维护 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 4 0 余名来自 最高法和地方法院的模范法官面向 宪法和国旗庄严宣誓。 此前一个多月, 十八届四中全会 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开启了中 国法治新时代。 此后, 党中央秉持 “依法治国和 以德治国相结合” 原则, 一面健全有 效防范和及时纠正冤假错案的工作 机制, 重铸法治底线, 一面把核心价 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用善法良策的刚 性约束有力支撑核心价值观建设, 强 化人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2 0 1 6 年 1 月 3 日,北京朝阳区 人民法院通过媒体公布 2 6 9 名“老 赖” 名单, 限制他们进行高消费, 某歌 手赫然在列。 1 月4 日, 法院执行法官 即收到该歌手的还款彩信凭证。 十八大以来, 在党中央指导和推 动下, 有关部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 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用反面典型 警示人, 把歪风邪气压下去。 “两高” 出台打击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