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980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课题 2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 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 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 得到的结论。 2、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1、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

2、活多姿 多彩。那么化学 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2、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 小看这个炼丹炉, 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3、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 造都是在实验室 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板书:(板书: 课题二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点燃蜡烛点燃蜡烛“前前”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 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 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

3、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点燃蜡烛点燃蜡烛“中中”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察燃烧过程 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 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 入小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 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杯壁有水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演示: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 学生观察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 熄灭蜡烛熄灭蜡烛“后后”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

4、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分析、交流及得出结论: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燃烧 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 教师 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与同学交流进行 观察和描述的体验。 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体验 再探究再探究 教师:对于有的组在交流中提出“异常情况” ,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学生 1、对图 1-17 操作的改进。 1 用冷、干燥的玻片,在火焰外不同距离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2用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如图 1-17 罩在火焰上方2、对用火柴梗实验的异议。 改用洗净干燥的“雪糕”木片削成细木条来代替火柴梗。 结论:1、有的组,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烧杯内气体扩散,使石灰

5、水变浑不 明显。 2、火柴梗短不安全,有的同学未去掉火柴头就更不安全。 填空实验报告填空实验报告 课本9 探究活动报告,仅供同学们参考。 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报告。 课后作业(弹性):课后作业(弹性): 1、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围绕今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关于蜡烛的习作。 体裁不限:综合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普小小说、科幻故事题目自拟: 如“蜡烛自述” 、 “烛光探秘” 、 “小小蜡烛知多少” 2、可尝试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报刊投稿,投稿地址可向老师咨询。 【练习练习】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 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

6、在水面上。结 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 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 、 元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 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火焰的分层及温 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燃烧时熄灭后课题课题 2 2 化学

7、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 验报告。2、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 2、难点: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1、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 入的又是什么呢? (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 2、导入新课:大

8、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 正确性呢?我们 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板书:二、对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学生回忆小学自然(或科学)课,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 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A、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B、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出现的白色浑浊越多,说

9、明 二氧化碳越多。 问题质疑问题质疑“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 秘呢?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请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活动探究活动探究 1、分别收集两瓶空气(A、B) 、两瓶呼出的气体(C、D)向 A、C 中分别滴 入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做好观察的记录。 2、另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 B 和 D 瓶气体中,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 3、对着玻璃片呼气。 展示交流展示交流交流分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评价整合评价整合 1、对异常现象的分析: 对 C 瓶内无浑浊现象的分析:a、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没有盖玻璃片就振荡,

10、二氧化碳扩散后,瓶内量少。b、可能是没有进行深呼吸而收集的气体。 对点燃的木条不是同时放入两集气瓶内,产生的实验现象评价。你认为 怎样操作更简便?2、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不对着玻璃片呼气,也可得出类似的结论。此说法 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反思小结反思小结通过上述活动探究:1、你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哪些物质的多少有什么初步结论?1、通过对异常现象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3、通过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 4、在探究实验和交流反思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 深化拓展深化拓展竹节在受热后由于节内气体膨胀炸裂。依据所学的生、化知识设计实验来 探究竹节内的气体成分与空气成分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11、板书设计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也能支持燃烧)水蒸气水蒸气 【随堂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 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1 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收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 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2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3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 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 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_; 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