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白诗二首》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915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白诗二首》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白诗二首》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白诗二首》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白诗二首》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白诗二首》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白诗二首》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课《李白诗二首》word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李白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培养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4分析李白诗歌的特点,初步了解对比、夸张的表现手法,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 义。 教学重点 目标 3 和 4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 1 课时 一、导入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 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余光中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

2、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由以上诗篇导入李白诗二首。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他的家世和 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天宝元年(742) , 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 弃官而去,晚年漂泊东南一带,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之评, 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 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

3、。有李太白集 。 2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 “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 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是诗人“填之以申己意”之作。他当时与友人岑勋 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宴饮。置酒会友,本是人生快事,诗人 却恰逢“怀才不遇”之际,于是借酒浇愁,一吐心中不平之气。 4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5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三、探究鉴赏1诗歌本来是表现诗人“愁”的情感

4、,为什么写黄河? 明确:黄河水自天倾泻,激浪奔腾,势不可当,在形象上与诗人汹涌喷发的感情是相似的。 诗人寄情于雄伟奔放的黄河,也借黄河把自己的精神性格映现出来。 2三、四两句诗表面上看是慨叹光阴迅速,人生易老。但李白在日出入行中说“草不 谢荣于春风,木不落怨于秋天”“万物兴歇皆自然”。对于生老病死的规律李白是坦然面对的, 可见,李白“悲”的不仅是“白发”,还有什么呢?(提示:结合背景思考) 明确:叹息人生短暂,而年华虚度,未能建立功业。如果说前两句借黄河之水象征性地表 现了诗人的感情状态,那么三、四句则点出了感情激浪因何而起。两组长句揭示了感情矛 盾的核心。诗人的情绪是悲伤的。 3 “人生得意

5、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既然人生短暂,功业未成,有无限的悲感压在心 头,那么遇到得意的时候就应该努力排遣,尽情欢乐。可是,李白得意吗?他被排挤出长 安达八年之久,足见他是不得意的,那么这里的“得意”应该如何理解? 明确:这里的得意是适性、快意的意思,是指遇到岑夫子、丹丘生这样的好朋友,言谈和 思想活动都处于自由解放的状态。遇到这样快意的场合,便可以把苦恼暂时抛在一边,借 助酒力舒展一下身心。 诗人用“须”从正面肯定、强调;紧接着又通过“莫使空”构成双重否定,进一步加 重语气,把诗人要饮酒、要尽欢的欲望,表现得极其强烈,诗人的情绪也由悲伤变成了欢 乐,这里的欢乐是脱下精神负担的自我拼搏。 4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诗人卸下精 神负担后,想到的是什么? 明确:仍然执著地想到用世,并且达到了自信的程度。李白在人生面前既有被动的一面, 又有主动的一面。社会的不公平,使他功业无成,但是他生性豪爽,虽悲也有推开悲伤的 得意之时,他天生高材,虽悲也不失自信。当他意识到自己具有反抗社会的能量时,就要 大张旗鼓地尽情饮酒,尽情欢乐。只有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才会有这样快意的抒发。 教师总结:诗歌进行到这里,诗人的情绪由悲伤到欢乐进而尽情地饮酒。以上可作为诗歌 的第一部分。 5 “岑夫子,丹丘生,将尽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在诗中的作用是

7、什 么? 明确:诗人与朋友尽情饮酒,但并不是单纯的饮酒,在酒酣气足中评说社会与人生。这三 句写席间劝酒,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6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诗人首先把矛 头指向富贵。他鄙视那些排挤贤能的贵族,诗人自己就是被贵族排挤出长安的。借鄙视权 贵来抒发自己被排挤的愤激之情,并且由自己想到了古代的圣贤在贤愚颠倒的社会里也是 备受冷淡的,当今之世难道还应再效法吗?那些饮者倒往往能惊世骇俗、千古留名。诗人 把圣贤和饮者对举,是否定圣贤吗? 明确:不是,是对圣贤的惋惜和不平,是对荒唐社会的嘲讽。诗人的情绪又由欢乐变为愤 激。 7 “陈王昔时宴平乐

8、,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 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为了给饮者壮声色,诗人拉上了曹植,曹植曾经 在平乐观与宾客狂饮,美酒一斗,价值十千,恣意欢谑。李白以曹植作为效法对象,劝主 人莫愁钱少,把宝马、轻裘典当出去,作为酒资,去买酒狂饮。这样狂饮的目的是为了“销 万古愁”。结合全诗,谈谈如何理解“万古愁”? 明确:以怀才不遇为中心,把整个古代史上才智之士未得舒展抱负的愤郁都囊括在内,在 结构上照应了开头的“悲”。诗人要通过饮酒把“万古愁”销尽,表现出一种狂放的情绪。然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所以他在诗歌的最后一句写道“与尔同销万古

9、愁”。 这种“愁”不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万古愁”。诗人的情绪又由狂放转回到愁苦。 8归纳诗歌的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 明确:主题:李白在诗中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以及与朋友痛饮共醉的描写,表达对自 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概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豪迈。艺术表现手法: 夸张、比兴、反衬、用典,直抒胸臆。 四、小结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愤激狂放愁苦。而这所 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 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五、课后作业 1请结合背景,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谈谈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 (提示:政治遭遇;人 生

10、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性的矛盾) 2背诵全诗。 第 2 课时 一、导入 由前一课所学李白诗歌直接导入本课。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作为诗体,是乐府歌行体的一种。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 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 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 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2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 ,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将由

11、东鲁 (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 题作梦游天姥山别鲁东诸公 。 3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4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5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明确: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诗歌中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 一首游仙诗。雄伟的意境,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本诗 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结构】 全诗共分三个层次: 第 1 层:入梦缘由:天姥山时隐时现,胜似仙境,高耸入云,横贯天际,气势简直超出了 五岳而盖压赤城山,诗人充满了向往之情。入梦原因句

12、:“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 此欲倒东南倾。 ” 第 2 层:梦游幻境:飞度镜湖登山览胜洞天仙境梦醒若失。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 向来之烟霞。 ”第 3 层:出梦慨叹:蔑视权贵。揭示全诗主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三、探究鉴赏 1第一段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 明确: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 。天姥山像传说中 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

13、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 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 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第一段后四句诗写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手法? 明确: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用五岳、天台山来衬托天姥的雄 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 十分矮小,好像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 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这是入梦之由。 3第二段是诗的主体部分。可划分

14、为梦到剡溪、著屐登山、夜间景象、神仙洞府、梦境消 失五个层次,请概括景物的特点以及李白心情的变化。 明确:梦到剡溪:清幽寂静。飘然快意春风得意的李白,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李白。 著屐登山:壮美奇绝。陶醉的乐而忘返的李白。夜间景象:离奇险怪。迷惘震惊苦闷抑 郁的李白。神仙洞府:壮丽辉煌美妙无比。飘飘欲仙的李白。梦境消失(过渡句,写 面对现实的无限痛苦):更加失落惆怅郁闷的李白。 梦游天姥的历程与作者寻梦长安的经历何其相似。这不也是诗人人生历程的写照吗?满怀 理想,苦苦追寻,始达目的,但曲终人散,终归沉寂。但这里更是作者新的理想追求,山 川的俊美,仙境的奇妙,神人的自在,都深深吸引了作者,引发作者深

15、沉的思考:什么才 是人生的至境?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求?一个梦境即如是美好,那么真的名山大川呢?真的 神仙洞府呢? 4第三段“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明确: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 解脱和伤感情绪。 “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5 “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这同时也表明,浪迹山水,欣赏大自然 的美景,寻仙问道,正是为了抚慰心灵。 6 “且放”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放鹿青崖、骑访名山反映了诗人与现实的对立,对恶势力决不

16、妥协;另一 方面,也表现出诗人放达的情怀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起什么作 用? 明确: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是“诗眼”,起了揭示 主题的作用。 四、小结 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关 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 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厌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诗人在诗尾有明确的表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全诗的主旨。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 个性解放和蔑视权贵的精神。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很明显。一是丰富的想象。通过梦境的描绘, 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 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反映。诗人的想象有来源于民间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