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香城文化走出故纸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15522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香城文化走出故纸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香城文化走出故纸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香城文化走出故纸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执着挖掘 “土” 文化3老凤期盼雏凤声2青灯黄卷苦面壁专刊部主办责任编辑: 李娉电话: 071581287714版2017年8月30日星期三E-mail:文化时空文化传真文化传真嘉鱼陆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庙, 人称吴主庙。庙里供的虽是吴主孙权, 它的来历却和陆逊很有关系。 当年陆逊才二十多岁, 就统领了千 军万马。魏蜀两国都瞧不起他; 吴国的 老臣也多不服气, 担心他会误了国家大 事。只有孙权对他一百个放心, 说:“京 城里由我管, 京城以外就由陆逊负责 了。 ” 陆逊知道这担子有多重, 他和三军 人马同甘共苦, 日夜操练。 有一天, 他正指挥将士们在陆口附近演习水战。突然, 有小军登船来报

2、: “发现几个身穿青衣、 头戴青帽的人, 沿 江观望, 形迹十分可疑, 也许是探子, 小 军们已经捉拿他们去了。 ” 陆逊既怕泄 露军机, 又怕误伤百姓, 立刻下了船, 跨 上战马, 奔向出事的地方。临近界石山 时, 见小军们已经把那几个人团团围 住, 不容分说, 动手就绑。可那几个人 却不惊慌, 只是不断地说:“喊都督来, 喊你们的都督来! ” 看样子气还不小 哩。陆逊觉得蹊跷, 快步近前一看, 他们中间的一个人, 方脸大口, 碧眼紫须, 分明是孙权微服私访到这里, 陆逊一时 间急得头冒大汗,“扑通” 跪在地上, 连 声说:“臣有罪!臣有罪!小军们全都 糊涂了, 一个个吓得浑身象筛糠一样,

3、手足无措。陆逊亲自给孙权等松了绑, 用那解下的绳索去绑那些小军:“你们 太无礼了, 定要严惩。 ” 小军们都不敢辩 解, 只是一个劲地祈求饶命。孙权并不 因小军的无礼生气, 反而露出高兴的样 子。他轻轻拉开陆逊, 指着小军们说:“他们哪里有罪?倒是有功; 不应受罚, 应该受奖。看得出来, 你陆逊率领的人 马, 连睡觉都睁着眼睛, 我更是放心 了。 ” 人们见孙权赏罚分明, 慧眼识人, 都非常激动, 一齐跪下, 三呼万岁。 后来, 人们就在这个地方, 修建了 一座吴主庙, 供上吴主孙权的像, 四时 祭祀。吴主庙的传说 王爱武地名趣谈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经过了近30 年的历程, 它的前身是1989年

4、成立的 潜山诗社。后经市民政局同意成立咸 宁市诗词楹联学会, 学会建设开始走向 正轨。从最开始的十来名会员到如今 的1800多名会员, 培养造就了一支诗 词创作的生力军、 主力军、 志愿军。 咸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历来有 “万 国咸宁, 百里温泉” 的美誉。但目前我市 本土温泉、 桂花、 茶文化研究力量分散, 未能形成合力。2016年1月, 市诗词楹 联学会起草编著 诗咏香城泉都 系列丛 书的意见, 作为政协议案提交, 得到市委 宣传部及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并提 供了专项经费支持。 为落实市委、 市政府 “建设浪漫秀 美咸宁” 战略决策, 市诗词楹联学会几 经讨论策划, 要求编写丛书 “

5、有欣赏价 值、 有史料价值、 有收藏价值” 。随后, 他们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筹 备工作。 但是,诗咏香城泉都 系列丛书的 概貌, 起初大家都没底。这到底该是什 么样的一套丛书?起止年限该如何确 定?具体编排又需哪些内容?中华诗 词协会常务理事李辉耀、 咸宁市 潜山 诗联 杂志顾问游爱民等资深文字顾问 高屋建瓴, 提纲挈领, 勾勒出了丛书的 初始轮廓。 专家学者和市诗词楹联学会的30 余名工作人员反复研究探讨后, 认为应 该从 全唐诗 4980首、 全宋词 2033 阙中寻组古人稿, 再从全国及本市6个 县市区中征集今人稿。以学术资料性、 艺术代表性、 历史文物性及质量高的标 准, 整体

6、筛选出较优秀的作品, 展现咸 宁历史人文的悠远, 以飨读者。沈雄飞回忆, 听闻编书, 学会中的很多诗词爱好者都 积极响应, 不要一分报酬, 埋 首奋战在整理馆藏古籍文献 中。“为了搜集历朝历代文人 墨客关于吟咏温泉、 桂花的篇 章, 30余名工作人员要对着文 献或电脑屏幕, 细心搜索资 料, 逐字逐句地阅读。 ” 那种认 真劲让沈雄飞颇受鼓舞, 作为 编书工作的执行会长, 他也义 不容辞加入了这项青灯黄卷 面壁苦读的工作。 浩瀚的文字整理工程本 就艰难, 而要耐住长期的寂寞 默默无闻耕耘, 更非易事。副 会长刘国际负责民间私藏古 籍部分的查访收集, 经常熬夜 校对修改, 晚饭都来不及吃。 谢邦

7、华教授虽因病行动不便, 仍争分夺秒整理出了3万5千 字的诗文品鉴资料。三伏酷 暑, 前行署副专员石宏希踏着 自行车, 登门与同侪斟酌字 句, 把握编纂方向.工作人员们没有选择含饴弄孙的悠 闲日子, 为了钻研诗词, 他们 经常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探寻 和思索。 从 5 千余首唐诗、 2 千多 首宋词、 近千余件现代诗歌中 挑选出百余篇精品, 难免有遗 珠之憾。在整理中, 大家经常 会长吁短叹, 沈雄飞知道, 这 是同事又为某些书中某些内 容的 “落选” 而惋惜了。有一 次, 编者在宋代诗人钱时的 融 堂四书管见 中发现一首 谒浴 , “京尘满面更新晴, 暖得人来分 外春。手掬温泉聊一洒, 先生

8、元是出尘人。 ” 尽管只是零星几 句, 诗句趣味盎然, 又契合了咸 宁温泉的特点, 大家非常惊喜。 在大家的努力下, 很多关 于桂花、 温泉的古代诗篇浮水 而出, 补足了原先文稿内容的 残缺, 弥足珍贵。文字工作枯 燥琐碎, 但那种寻获沧海遗珠 的快乐, 又能令数月积累的失 望烟消云散。风雨兼程, 焚膏继晷。2016年底, 诗咏香城泉都 系列丛书分卷 玉泉 流韵 、 桂花吟卷 圆满收官。推介咸 宁的特色文化,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 响, 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赞誉, 并荣获咸 宁市第二届 “香城泉都” 文艺奖特别贡 献奖。 通过赏析 玉泉流韵 、 桂花吟卷 百余篇生动的诗词, 读者能切身地领略 到书中

9、所汇集的温泉、 桂花传说、 名词术 语、 成语典故、 人物故事, 以及民俗风情 等诸多本土文化元素, 更能感受到具有 中华文明特质的礼乐、 典章、 制度, 堪称 咸宁版的 “百科全书” 。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胜弘评价说, 诗咏香城泉都 系列丛书是一部能够 普及咸宁民间文化的好读物, 丛书编排 不落俗套, 信息多元, 有利于引导读者 在横向阅读的同时, 留下探究咸宁本土 文化的新视窗, 打造 “香城泉都” 的新名 片。 不仅为咸宁本土文化著书立传, 从 1998年开始, 市诗词楹联学会就开办了 诗词学习班, 19年来, 累计培养学员超 过1000人次。如今, 仅市直诗词班学员 个人出版诗集的就不

10、下 50 人, 全市达 170多人。 近年来, 咸宁诗坛上这帮白发老人 一批接一批坚持不懈地为咸宁文化建设 谱写着新篇章。学会创办的古典诗词专 刊 潜山诗联 , 已发行112期, 覆盖全国 20多个省市, 成为咸宁古典诗词的一张 名片, 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很大。 “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们希望更多年 轻人加入队伍, 为咸宁诗词文化发展注 入新活力。 ” 沈雄飞满怀期望。一群古典 诗词的膜拜者、 一群桂乡文化的酿造者、 一群咸宁精神的追梦人, 为了传承鄂南 大地的文化香魂, 这些耄耋老者们继续 诗海钩沉, 不辞案牍劳神, 忙得不亦乐 乎。让香城文化走出故纸堆诗咏香城泉都 系列丛书编撰轶事记者陈希子嘉

11、鱼官桥镇 构筑法治文化长廊本报讯通讯员吕新林报 道: 近日, 一处漫画和文字组合 展示, 涉及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 打击电信诈骗、“七五” 普法歌、 平安宣传口诀、 防火防盗等主 要内容的百米法治文化长廊, 在嘉鱼县官桥镇街道上建成。 这是该镇运用文化教育手段, 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 犯罪、 维护治安秩序、 保障社会 稳定的一个重大举措。 百米法治文化长廊采用图 文并茂, 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 多途径展示防火、 防抢、 防盗、 防 骗技巧和抵制毒品侵害等平安 创建要点, 深受当地百姓好评。南台寺, 又名却尘寺, 坐落在鄂赣 交界的通城县塘湖镇苦竹岭半山腰 上。该寺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 距今

12、 已有600多年历史, 于清光绪辛卯年、 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 两经修葺。 2009年, 为保存历史遗迹、 弘扬传统文化, 塘湖镇党委、 政府牵头发动相 关单位和群众筹资对南台寺重新修缮。 沿着百余步的台阶拾级而上, 可 以看到正门前的 “南台禅寺” 门额, 往 里走能看到如来佛、 观音菩萨等佛像, 还有法堂、 祖堂、 云水堂、 斋堂、 禅堂和 客房等。南台寺历任多代住持, 多位 高僧在此圆寂后肉身龛葬, 部分墓冢 保存完好, 上面的石刻条石和莲花塔 状清晰可见。该寺不仅传播了佛教文化, 也传 播了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南台寺饱 经战火洗礼, 1927年秋收起义, 时任中 共通城县苏维埃县委书

13、记刘永康同志 将该寺定为湘鄂赣边区工农红军第九 大队与地方武装联络会会址, 革命烈 士刘石渠同志曾于民国十六年在此设 馆教学, 传播革命真理寺庙对面 有一座小亭, 红瓦红柱, 旁边是刘石渠 等22位革命烈士的墓碑。站在烈士墓 群前, 烽火硝烟仿佛还历历在目。 这里香火旺盛。现年62岁的刘红 胜, 是南台寺第28代住持, 管理该寺已 有3年。他常年住在寺庙, 一袭僧衣、 一双布鞋, 诵经礼佛, 颇有些仙风道骨 的味道。据他介绍, 该寺的信众达数 千余人, 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常步行 数十里来此朝拜, 其中不乏北京、 广 东、 上海等地的客商, 每月初一、 十五 是香客最多的时候。 南台寺左边有一条

14、古道, 由青石 板铺成, 依山势而修, 在翠竹中向山顶 延伸, 通往江西。古道相传修建于清 朝初期, 石壁上 “道光廿二年修整堑” 八字至今清晰可见。因道旁苦竹众 多, 得名苦竹岭。这条宽约一米、 绵延数十里的石板路, 串起了通城和江 西。石板中间磨出的坑坑洼洼, 便是 茶马古道上, 过往商队和行人日复一 日踩出来的印迹。 半山腰上有一石砌涵洞, 饱经风霜 洗礼, 中间有一个像天窗一样的大洞, 但仍能看出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的气 势, 现已成为过往行人纳凉休息之所。 从涵洞往右边山上走一段, 离涵 洞1里左右, 有杨汉域师长手书摩崖石 刻, 高约一丈, 为茅草所绕。1938年, 时任国

15、民党27集团军总司令兼20军 军长杨森带领部队从四川来到修水、 平江抗日, 27集团军总部驻平江县长 寿街, 20军驻扎修水县白岭镇太清一 带。1939年10月, 日军进犯长沙, 20 军134师杨汉域率部在苦竹岭一带与 敌鏖战, 大获全胜。战后, 杨汉域手书 “大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蜀人杨汉 域率精卒五千大破倭寇于此” , 命石匠 刻于苦竹岭一个面积约5平方米的天 然花岗岩上, 至今保存完好。 据当地村民介绍, 古道原是鄂赣 两省往来的重要商道, 战火时期是该 县三大重要关口之一, 在抗战中发挥 了重大作用。千年古刹南台寺特约记者刘健平通讯员郑红萍“诗人读诗” 活动走进赤壁本报讯通讯员申鸣报

16、 道: 8月21日, 著名诗人、 书画 家张维, 携著名诗人、 湖北美术 学院教授李建春、 著名导演陈 丹凤、 咸宁诗人周春泉等, 与赤 壁市诗歌爱好者姜洪、 然也等 20余人欢聚一堂, 在赤壁举行 “诗人读诗” 诗歌朗读交流会。 当天, 到会诗人、 作家们相 互通报了自己当前的创作情 况, 并朗诵了各自的诗歌作 品。张维对这次能来赤壁举办 “诗人读诗” 活动表示惊喜, 他 说:“赤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有着良好的诗歌传承。 赤壁出了享誉中国, 乃至世界 的诗人, 在中国诗歌发展界有 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诗人读诗” 是由江南诗派 中最负盛名, 有着 “江南七子” 之 称的张维、 胡弦等七人发起的一 个诗歌交流的纯民间活动, 迄今 已在苏州、 南京、 杭州等多个城 市举办。交流会旨在推广新诗, 引导新诗创作, 以及对当前诗歌 现状, 诗人诗歌创作进行中肯、 实在的交流与探讨, 深受广大 诗人及诗歌爱好者们的推崇。23日,赤壁市新店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成功举办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