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word导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451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word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word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word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word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word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word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4专题《江南的冬景》word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南的冬景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2.结合文章描绘的多幅图景,学习避实就虚的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概括能力和审美感知、赏析能力。【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郁达夫(1896-1945),原名 ,字 ,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21 年完成其处女作短篇小说 ,1923 年写小说 和 ,这是他创作发展的高峰。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文笔优美,自成一家。有达夫散文集 达夫游记等。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煮茗( )煊羊肉( )蛰居( )间或( )曝背( )铭刻( )闽 粤( )丰腴( )乌桕( )赭色( )桠杈( )远 阜( )恣意( )脂粉( )剥

2、花生( )3.解释下列词语静谧 恣意聆听 闲步逍遥 万籁狂放不羁 煮茗亘古如斯 蛰居青天碧落 垂暮物阜民丰4.理解与文章相关的诗歌的内容并思考文章引用这些诗歌的作用。早 梅 问刘十九齐 己 白居易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井栏砂宿遇夜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李 涉 刘长卿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5.朗读课文,记下自己的疑问。【预习反馈】解决字音以及字词含义;小组交流预习疑问。【质疑探究】

3、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在郁达夫的笔下,江南的冬景具有哪些特点?请用文中的语言加以概括。江浙一带(第 6 节) “可爱” 、 “明朗” 、 “饱觉生气” 、 “悠闲” 、 “迷人” 、 “美丽”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摹了江南冬景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为这几幅图命名。第二自然段:曝背谈天图、冬日晨景图;第五自然段:午后冬郊图、江南山野图、江南植物图;第七自然段:农村冬雨图、微雨寒村图;第八自然段:江南雪景图。【课堂检测】1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多方面的比较。请在横线上用最概括的语言分别填写出比较的内容。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重要特征?(1)北国冬天与江南冬

4、天的比较:北国冬天:北国冬天最有劲;门外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屋内温暖如春,闲食与节期更让人怀恋江南冬天:江南冬天温暖可爱,可以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2)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江南秋天: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江南冬天:有明朗的情调。(3)北方夏夜与江南冬天的比较:北方夏夜和江南的冬天都有明朗的情调,大致可抵得过。(4)闽粤地区与江南地区冬天的比较:闽粤冬天:过于和暖,以至像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不像冬天;江南冬天:有独特的冬天特征。(5)德国寒郊散步与江南寒郊散步的比较:德国南部地区四季变迁与江南差别不多,冬天均适合寒郊散步,那是一种享受清福的机会。2 阅读文本中的语段,完成文

5、后题目。 (文段见课本 P76-77 两段)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2.“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 ,这句话如何理解?江南的冬天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3 “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一句中,以“味”来作“红黄”的量词,是不是用错了?说说你的看法。“红黄 为暖色是视觉印象,以“味 移用来画出,更有感官相通的诗情画意。这

6、种手法叫“通感” 。4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这两段写江南冬天的雨雪,未作过多实景描绘,而是通过想象描画、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方法来表现,巧借想象和诗句的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意象丰富,带有很强的作者个体性情的印记。【课后作业】1.从几幅江南冬景图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充分朗读,下一节课进行示范朗读。2.另一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曾描绘过冬天的雪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

7、,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出示幻灯片)老舍写的虽不是江南的雪景,但可探究他和作者写法的不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雪后山景“妙”在何处?(无需全讲)(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翠松与白雪相映生色;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 。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蓝天与银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8、 ,拟人的手法,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手法写出雪的情态。老舍客观而具体地实写,运用比喻、拟人手法,雪写得具体可感,表现作者对雪的喜爱。而郁达夫以诗虚写,写得含蓄凝练。写作的启示:我们既可客观地实景描绘,也可发挥我们的想像力,学习运用虚写的方法,各有特色,各显其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2.通过自主阅读、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之美,体会艺术特色;3.加强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

9、境界。【预习反馈】见上节课课后作业。【合作探究】作者为我们描摹了各具妙处的江南冬景图,面对这几幅图画,不同的读者自然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这几幅江南冬景图,从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幅,并说说你最喜欢的原因。【温馨提示】研读时要结合文本,老师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图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景物?作者感受如何?你的感受如何?)第二自然段:曝背谈天图、冬日晨景图。1曝背谈天图。扣住“晴暖” 。用对比手法。景物:晨霜,照上屋檐的太阳,吱叫的鸟雀,老翁小孩。景物特点:和煦温暖;作者感受:其乐融融。2.江南山野:景物:白色的芦花,红叶,顶着白色桕子的乌桕树

10、,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借景抒情;景物特点:色彩清新和谐,画面生机盎然;作者感受:心旷神怡,对未来的企盼。3.农村冬雨(寒雨微村):所写景物: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情景交融;景物特点:朴素淡雅,朦胧悠远;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4.江南雪景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红梅怒放,用虚写的方法;景物特点:高雅、宁静、惬意;作者感受:平静和满足【拓展延伸】郁达夫通过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表现自己对江南冬景的主观感受,请同学们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文字表现出特定内容。 (不少于 40 字)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

11、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1)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2)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参考:(1)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的流向远方。(2)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鸟儿在光秃秃的树上鸣叫,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无奈的故事,树下的流水默默的流向远方。第一课时预习作业第 4 题答案与文章相关的诗歌内容赏析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关于这首诗, 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皖水入长江的渡口) ,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 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

12、涉赠一绝云。 ”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 。不过,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 “江上村” ,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 ,即“久闻诗名”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

13、“夜知闻” ,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环境气氛与“绿林豪客”的不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三、四两句即事抒感。 “逃名姓”即“逃名” 、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 。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 、 “一自无名身事闲” 、 “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

14、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 ,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 ,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中所痛斥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

15、,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一角。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白居易问刘十九: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于是有了这首脍炙人口、音韵和律的诗作。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作,他邀请的刘十九就是刘轲,当时隐居庐山,因为和白居易性情相投而结为好友。白居易这首诗歌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字里行间看到了诗人平和舒缓的心情,确实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的遂意和适意。面对充满无数坎坷与磨难的现实人生,怎样立身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