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15444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5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016年5月20日星期五理论本版主办: 评论部今日责编: 万吉彦编排设计: 贾莹联系电话: 0931-8158446邮箱: 第一五九二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以习近平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 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 基础上, 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 从理论 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 这里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其要义。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管理和需 求管理供给学派认为, 经济增长来自供给要素 投入的贡献, 即资源、 劳动、 资本传统三要素 和分工、 技术、 制度新三要素的贡献。 在进入 中等收入阶段之前, 传统三要素对经济增长

2、 的贡献容易比较多地生成和体现出来; 在进 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 新三要素可能形成的 贡献会更大, 而且极为关键。 凯恩思学派认为 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总需求, 即消费、 投资 和出口。 可见, 供给侧 “结构性动力” 和需求侧 “元动力” 共同组成经济增长的混合动力体 系。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有着 不同的过程、 理念和特征。 供给管理主要是从要素端、 生产端入手, 通过对要素结构、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 新调整和优化, 改革不合理的制度障碍, 激发 各经济主体活力, 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 推 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其政策着眼点是从经 济运行的源头入手, 更加强调 “治本” ,

3、 是从产 业、 企业角度认识问题, 更突出长远的转型升 级和活力再造。 需求管理主要是从经济运行 的结果入手, 采取增加投资、 扩大出口和鼓励 消费等方式来扩大总需求, 是采取短期的反 周期宏观调控措施, 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从政 策效果看, 需求管理短期效果显著, 对经济回 暖、 稳定就业、 社会民生等作用明显, 但不利 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有时候甚至会延误经 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 供给管理是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 经济增长, 而需求管理是通过提高社会需求 来引致经济增长。 需求管理认为需求不足会 导致产出下降, 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 “刺激政策” 来提高总需求; 供给管理认为市场 可以

4、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 所 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 “刺激政策” , 促进经济 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 核心在于提高全要 素生产率。 供给管理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供给 管理导致的产出千差万别, 优化供给管理会 产生 “供给创造自己需求” 的巨大动力。 需求 管理具有明显的均质性、 可通约性。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用改革的办法推 进要素结构调整,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扩大 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 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使 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了当前制约 中国经济发展的 “牛鼻子” 和 “卡

5、脖子” 问题, 成为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总领性战 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是, 需求结构正发生着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显 著变化。 然而, 中国在产品质量提升、 关键设 备研发生产、 综合成本降低以及劳动生产率 提升等方面所体现的精益制造能力、 工匠精 神以及自主创新能力, 却严重滞后于中国消 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 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首先, 从供给管理看, 供给端出了问题。 中国新时期经济增长动力的构建, 需六大要 素和三驾马车合乎规律地优化而形成混合动力体系。 但我国明显存在供给要素的约束: 劳 动力成本在上升、 人口红利在下降; 自然资源 的粗放和低效耗用越

6、来越不能满足可持续发 展和绿色发展的需要; 与实体经济多样化融 资和升级换代相匹配的金融创新严重不足; 科技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 所有这些都需要 通过改革来化解, 特别是新三要素对传统三 要素要有替代效应, 才能进一步释放经济发 展的潜力和活力。 其次, 从需求管理看, 需求刺激政策失 灵。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缺乏元动力的因素, 一 是外需收缩,2015年3月之后出口负增长已 成为常态; 二是内需放缓,2015年第三季度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下 滑了12.55%。 但需求刺激的政策效果甚微, 2015年以来央行5次降息降准, 发改委新批 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万亿, 但投资依然萎靡。

7、 第三, 在消费领域中, 呈现出较为明显的 供需错配。 目前国内消费增速下降, 但中国居 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 下行, 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 一方面国内 大量普通产品卖不出去, 另一方面国人出国 旅游却狂买马桶盖、 净化器、 奶粉等; 一方面 国内生产的粗钢每斤价格与白菜相差无几, 产能过剩成了重大包袱,另一方面精钢特钢 却需大量进口。 上述现象意味着,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 的问题, 根源并不在短期需求, 而在中长期 供给。 也就是说, 在外部需求下降难以扭转 的情况下, 国内部分具有潜力的消费需求, 由于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和垄断现象无法 得到满足。 因此, 培育新一轮的

8、经济增长, 重点在于增加供给, 其关键就是推进结构性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要素发力, 让要 素从产能过剩产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产 业中去。 优化劳动力要素供给。 中国过去的主要 增长动力来自于充足的劳动力, 但2011年 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 劳动年龄人口总数 和占比都出现下降, 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 显, 因此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政策, 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 而 户籍改革、 劳动力素质提高将成为未来劳动 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 优化土地要素供给。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 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土地流转要 以确权为基础, 以放活经营

9、权流转为目的, 提 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 放活土地经营权流转 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土地供给瓶颈将打开, 这 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 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优化资本要素供给。 资本要素改革的目 的是提高资本回报率, 而在需求整体不佳的 大背景下, 提升资本回报率只能通过降低成 本改善企业盈利来实现: 一是推进资源品价 格改革, 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 二是实施减税 降费和加速折旧, 降低企业财税成本; 三是推 进利率市场化, 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 降低企业人力 成本。 优化技术要素供给。 技术要素供给的当 务之急是通过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 努 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10、 要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切实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 为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激励。 优化制度要素供给。 供给管理的重点和 难点在改革, 而居于制度改革之首的应当是 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 即如何 “管住权” ; 要深 入推进财税改革, 形成政府与公民、 中央与地 方之间稳定的经济关系以及规范的政府财政 管理制度, 即如何 “管住钱” ; 在 “管住权” 和 “管住钱” 的同时, 还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 革、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等, 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促进社会公 平正义。要克服两种认识误区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还要消除 两种认识上的误区: 一种认为

1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 行需求紧缩。 供给和需求互为条件, 相互转 化, 两手都得抓, 但主次要分明。 当前经济周 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但主要矛盾已 转化成结构性问题。 因此, 必须在适度扩大总 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 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 主攻方向, 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 供需平衡跃升。 当然, 转向供给侧的目的是更 加强调不要纯粹通过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增 长, 不要光做需求的文章。 供求是双方面的一 种平衡关系, 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最终也是在 创造需求, 也是在解决需求的问题。 另一种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 新的 “计划经济”

12、。 恰恰相反, 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性作用, 是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矫正以 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 曲。 为此, 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 排,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更好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决不是要回到 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王必达随着营改增改革全面实施, 资源 税改革接踵而至, 其他税制包括个人 所得税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些新 的税制改革, 都对现行税收征管法制 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我国 税收征收管理法 自2001年 修订以来, 对于规范税收征收

13、和缴纳行 为, 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保护纳税人合 法权益,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发挥了 积极作用。 但是, 税收征管体制仍然存 在不统一、 不协调、 不便利的问题, 对纳 税人权益保护不够、 涉税信息获取能力 不足、 税收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 问题依然存在。 如何实现保障国家税收 增长能力和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辩 证统一, 是税收征管长期面临的课题。 营改增全面覆盖到服务业等各行 业之后,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要求严格 程度远高于营业税, 税率复杂细致, 工 作量极大增加。 税收征管必须打破常规, 回应纳税人的关切, 消除纳税人的 痛点, 为纳税人尽量提供简便化、 高效 化、 精准化的服务。

14、 如进一步简政放 权、 精简税收登记、 申报、 税款缴纳、 税 收检查、 税收纠纷和违法处理等方面 的程序和环节; 精简各种不必要的税 收报表填报; 提倡国地税机构合作, 实 施一窗式联合办税, 一站式服务。 随着营改增的全覆盖, 纳税户大 量增多, 税务人员紧缺, 工作量增多。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尽快取消纸质办税 的愿望强烈, 希望加强信息化、 网络 化、 电子化的税务管理, 并覆盖到所有 的税收登记、 申报、 税款缴纳甚至包括 税收争议纠纷的处理。 如现行机关事 业单位的个人所得税网上办理的平台 欠缺, 办税不方便, 因此, 网络平台要 不断改进和完善, 以适应各个层次的 纳税群体的申报和缴

15、税的需求。 税收征管要补 “短板” , 既要加强对纳税人 “收” 税的服务, 更要重视对纳税 人 “支” 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服务。 要改变 少数地方出现的国家出一批税收优惠 政策, 就出一批中介服务的现象。 如有 的企业享受嵌入式软件产品收入退税, 于是一些中介机构找上企业服务, 退税 后按照17%收取代理费。 企业增加了负 担, 对此也不满意, 还易产生腐败行为。 因此, 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应由 税务部门直接办理, 必须请代理机构办 的, 也不能违规收取企业的费用。 税收征管要健全法治化、 程序化 管理。 特别要重视纳税人各种诉求的 回应, 加大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各种税 收纠纷的调处。

16、现在学术界对取消税 收复议前置呼吁较多。 事实上, 由于税 收征管的特殊性, 复议前置模式在世 界上是普遍的做法, 也是人性化的管 理。 同时, 对于行政复议、 诉讼和要提 供相应的担保的工作要不断改进优化, 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税收复议工作, 保障纳税人的合理诉求。 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税收征 管法应当进一步完善纳税人权利保护 制度, 让纳税人有更多的获得感, 如切 实保障纳税人的税收法律政策的知情 权、 索取收据或清单完税凭证权、 陈述 申辩权、 依法要求听证权、 委托税务代 理权以及控告检举权等。 应逐步建立纳 税人的税收法律救济制度, 构建征纳双 方的和谐关系。( 摘编自 经济日报 )营改增倒逼税收服务补 “短板”傅光明 付博文党章规定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 总 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是共产党人 养心修身的根本标准。 做合格共产党员, 就要树立党章意识, 尊崇党章、 学习党章、 践行党章, 守住党员底线, 无条件地履行 好党员义务, 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党章 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 通过 日常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