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4369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word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妻书与妻书教案教案静文静文一、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前辈 “为天下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2、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含义。3、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4、掌握课文中基本的文言知识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二、教学重点: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三、教学难点: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课时安排:2 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读准音,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初步疏通文意。(2)读顺文,并圈出感情真挚

2、、内涵丰富的句子。(3)读懂意,朗读全文,初知文章大意。(二)活动过程(1 1)导入新课: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引出林觉民,从而引出本文,并解释题目意思。与妻书:给妻子的书信。(2 2)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朗读,要求同学听准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2、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评点。包括读音,情感的表现能力。3、挂小黑板检查重点生字词。意映卿卿如晤() 几家能彀()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嗟夫()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使之肖吾()4、自由朗读,并疏通文意。要求:A,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停顿恰当。B,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能自行解决的,举手质疑。5、学生提出对字词句翻译的疑问,同学们讨论

3、交流,并解决。6、了解词语的活用现象(小黑板)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瓜分之日可以死 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切瓜一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一个“老”与“幼”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分别解释为“敬爱”和“爱护” ;后一个“老”与“幼”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解释为“老人”和“小孩” 。汝幸而偶我 名词活用为动词,嫁给当尽吾意为幸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竭尽(3 3)分析课文,仔细阅读并思考:1、作者为何写信给妻子?说明作者是个怎么样的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明确:“恐汝不察吾衷” ,说明作者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从“吾至爱汝”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2、文中哪些事情

4、可以看出作者对他妻子的爱的呢?学生归纳简述:回忆三件生活往事。标志性词语: 汝忆否 回忆 又回忆老师点评:作者以深情的笔墨记叙了几件往事,表达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的一片真情。这种“吾至爱汝”的相濡以沫夫妻之情,至诚美好的确令人感动。3、设疑:既然他那么爱他的妻子,为什么他在信中又说“率性就死不顾汝”呢?明确归纳:从感情上来说:“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 ”从理义上来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 “为天下人谋永福”从事势上来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从后事上来说:“吾今死无余撼,国事成不

5、成自有同志者在。 ”“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 “汝清静过日而已。 ”作者在诉说衷情的时候,抒情、议论、叙事相结合,情说得真切,理说得深刻,事势说得形象,后事说得感人。林觉民为造福天下放弃自己幸福和生命的说理过程,是对其挚爱陈意映的说理,更是对自己的说理。正是因为它是对革命者本身的说理,革命者本身才由意志作出决断,自愿牺牲本身的生命、幸福、自由,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家人、好友的幸福、情感,投身于革命洪流。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尽的阐述,感人肺腑,教人激奋,慰人勿悲,从而达到了作者写信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的人性的光辉和理性的自觉。(

6、4 4)介绍相关背景及人物,并听台湾歌手齐豫唱的以林觉民妻子口吻写的觉 (遥寄林觉民)这首歌曲,加深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A时代背景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屈辱投降的办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人民则更加残酷地压榨剥削,因而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 ,提出了“驱逐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意在推翻满清统治。1910 年 11 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认真总结了过去起义

7、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并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 年 4 月 23 日,起义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广泛的响应与支持,又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支,调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

8、门。4 月 27 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人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上百名烈士。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岗,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岗起义” 。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B人物介绍:林觉民(1887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现在福建省福州市)人。他的父亲在当地中学

9、堂任国文和图画教师。林觉民 1900 年进入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年轻时代就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思想先进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曾动员自己的妹妹、嫂嫂和妻子到女子师范学堂读书。1905 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学习,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还写了原爱 、 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 ,翻译了六国宪法论 。1911 年 4 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起义响应。林觉民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于是他改变计划,回到福州,召集在福州的同盟

10、会会员十余人,筹办军火,在福州西郊西禅寺制造炸药。为了避开清政府的耳目,原计划叫自己妻子陈意映装扮孀妇,以出殡的形式,把炸药装在棺木里,运往广州。但是陈意映已怀孕八个月,难以长途跋涉。后来只好由方声洞的妹妹方声璧等人化装掩护,秘密到达广州。那已是 4 月 27 日,他们立即投入起义。林觉民率领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后堂,发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走,就愤然点了一把火,在退出东门时,同迎面冲来的大队清兵遭遇,血战中,不幸因中弹负伤而被俘。在清朝官吏审讯时,林觉民康慨陈词,纵论世界大势和献身革命的道理,怒斥清廷的昏庸反动,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

11、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另一封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 ,题目是后人加的。C放齐豫主唱的歌曲觉 (遥寄林觉民) (附歌词) ,撞击同学们的心灵。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觉当我回首我的梦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把缱绻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 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能永恒再苦

12、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5 5)朗读活动策略:请学生自由地高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6 6)总结全文,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完了这篇文章,我相信在座每一位同学都深有感触,我们今天能够安坐在这么明净的教室学习,能够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是经过多少代的革命先烈牺牲多少的幸福、流了多少的鲜血才换来的?以后升旗的时候,看着冉冉升起的鲜红的国旗,同学们心情将会如何?(7 7)布置课外作业,请写一封信给林觉民。板书设计 与妻书林觉民汝忆否吾至爱汝 回忆 相濡以沫 儿女情长(情) 又回忆 (事势)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勇于就死 (后事)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豪情万丈(理) 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为天下人谋永福 二 00 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