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晋教版地理八下8.2《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4333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晋教版地理八下8.2《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春晋教版地理八下8.2《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春晋教版地理八下8.2《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春晋教版地理八下8.2《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晋教版地理八下8.2《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word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3举例说明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 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河西走廊的地形图和景观图,使学生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范围,认识河 西走廊的地形特点,强化读图能力。2通过阅读资料和相关图片,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

2、 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影 响。3通过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读图归纳西双版纳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学 会从一个地区图表的各种地理信息中,分析归纳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差异,掌握学 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 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做出

3、简要的评价。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2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 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展示河西走廊的地形图,一边指图,一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导人。北枕合黎、龙首二山,南倚绵绵祁连,南北山脉夹峙,得一狭长平坦地带,形似走廊, 走廊的长度有 l 000 多千米,宽仅百

4、千米,白西汉张骞以毕生心血开通此廊,这里便绵延 起两千年的苍凉与璀璨,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穿过,这便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闻名世界的河西走廊。 板书: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古今交通要道1指导学生渎读图 814、图 815 和教材第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完成以下几个 任务。(1)明确河西走廊所在的省份、地理位置以及河西走廊得名的原因。河西走廊位于甘肃 省境内,介于祁连山和合黎山、龙首山(读图确定这三座山脉的位置)之间,长达 l 000 多 千米,因位于黄河以西,被称为河西走廊。(2)认识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图中找出通过河西走廊的重要的铁路线和铁路 沿

5、线城市武威、张掖、酒泉等,说明目前这里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的重要通道。(3)认识祁连山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 交界处,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祁连山在海拔 4 2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在 春暖花开之时,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成的溪流,是河西走廊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这里经济文化繁荣的基本保证。绿洲点缀在西北干旱的大地上,是古今驿路商旅的必经之 地。2指导学生读图 816 和图 817,如果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做一 简单介绍,教师亦应提前做好准备,适当补充一些资料。 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 ,是万里长城之明长

6、城西端起点,丝绸古道上的重要关隘, 雄峙于祁连山脉与黑山之间,地处河西走廊西段最窄处,地势险峻,气势雄伟,历来为兵 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天下雄关” 。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反馈练习课堂活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绿洲面积缩小了,会给河西走廊带来干旱、扬沙、沙尘暴 等灾害,使生态环境恶 化,农作物减产,影响西部大开发。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板书: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1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学习,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和图 818 来 完成。(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明确河西走廊地

7、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 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壤、水源、气候条件,致使这 片古老的绿洲有水即为良田,无水便是荒漠。(2)从图 815 中可以看出,河西走廊的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东西为狭长走廊, 南部高峻的祁连山,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地,其冰雪融水和河流对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 人口分布以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中部走廊平原地带,灌溉农业历史悠久, 是我国西北绿洲灌溉区的精华宝地。(3 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走在了甘肃省的前列,灌溉历史悠久, 春小麦、糜子、谷子、玉米、高梁、马铃薯、胡麻等是绿洲上的主要农作物。但是,也面 临着生态环境的严

8、峻条件和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2指导学生阅读“信息传递” ,了解酒泉得名的原因,以及酒泉作为著名卫星发射基 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的骄人成绩。3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学习,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图 821、 “信息传递”以及课堂活动“积极参与”来完成。(1)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河西走廊绿洲仅占总面积的 174,其余为沙漠、戈壁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河西走 廊每年大风日数约 6070 天,平均风速每小时可达 4 千米,这里不仅是我国风沙东移南下 的大通道,还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2)分析水资源对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影响。水是河西

9、走廊的第一资源,水资源短缺是 河西走廊发展中的永恒矛盾。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节水人手, 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3)指导学生读图 820,在读图时要思考:是哪些因素使河西走廊绿洲的面积在不断 缩小?沙尘天气为什么越来越多?保护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有什么 重要意义?(4)组织学生就如何改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展开讨论。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教 师进行小结: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的人口承载量,禁止再新开荒地, 推广以恢复 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立完善 的生态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才

10、能真正实现河西走廊的可持续发展。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反馈练习课堂活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积极参与”参考答案 3 (1)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北纬3lo4239035, 东经105o29110015,北界内蒙古,西临宁夏、甘肃,南接川、渝、鄂, 东与山西、 河南为邻。地域南北长、东西窄, 南北长约870千米, 东西宽约160490千米。 (2)陕西境内地形复杂,既有山地,又有平原,还有黄土高原,地质结构复杂多样。陕 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塬、梁、峁交错。秦岭呈东西走向,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大巴 山位于陕西最南部,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秦岭、大巴山之间形成了汉江谷地。陕西地势

11、的 总特点是南北高, 中部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很明显。陕西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域: 北部是陕北高原, 中部是关中盆地,南部是秦巴山地。(3)陕西地处我国东南湿润地区到西北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属大陆性气候,由于南北延 伸达800千米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中 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黄土高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盆地为暖温 带半湿润气候,汉江谷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 低;降水的分布,也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少。陕西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为农作物的生 长提供了多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4)陕西的人口和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关中盆地。(5)陕西的河流以秦岭为分水岭,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陕西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 在河流沿岸,河流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渭河所在的关中盆地(关中平原)历史上就是我国农业发达之地,兼有灌溉和舟楫之利。 现在不仅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而且还是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水源。(6)黄土高原的地形、气候、植被,包括农业生产都处在过渡带,环境十分脆弱,一旦 遭到破坏,恢复相当困难。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必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治理 与开发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