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3746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同步测试卷高中同步测试卷( (五五) )阶段性综合检测阶段性综合检测(A 卷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诗歌写作“无中生有” ,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 ,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 “无”不是“没有” ,而是潜藏的“有”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致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可见, “有” “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在场

2、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他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漂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

3、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海德格尔有对器皿的特征的精彩描述:“空,或虚空,才是使壶具有盛水功能的东西。空间,壶的空无,正是壶作为空器之所是。 ”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诗歌的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万象皆从空中来又

4、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飘渺的曼气环绕。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 “空故纳万境” ,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 。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

5、的精神空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均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 ,不在场语言为“无” , “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语言字里行间或之外的内容。B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C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在场语言

6、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D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相互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所以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在于空;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意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B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的。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从来都不存在,不在场语言让在场语言和世界有了联系。C诗之妙在于不在场语言,在于空白,它突破了在场语言的时空的限制,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读,永远不能领略其精妙。D世界的深处是虚

7、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得到的观点,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创作,诗歌也好绘画也好皆如此。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油画是写实的,它不留空白,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而油画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切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样。B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足见中国人对空白理解之深刻。中国画家的用心在空白之处,让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被飘渺的灵气环绕的正是空白。中国诗亦然。C汉语诗歌的文“意”是不可穷尽的,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比如李商隐的锦

8、瑟就是如此,每个人的解读都会不同。D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的是诗歌之空白,空白倾出万境,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空白的地方仿佛就是诗歌远望的故乡,安顿着人类的心愿。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玚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玚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玚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周

9、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玚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馀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馀楼。时玚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玚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玚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玚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玚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高宗即位,以玚功名素著,深委任焉。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玚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后

10、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后主频幸其第,及著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玚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玚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以年老累乞骸骨,优诏不许。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节选自陈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B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C性通泰/有财

11、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D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2、)A孙玚通晓谋略,战功卓著。侯景围攻,他率部下全力抵抗,顺利解围;与大将史宁作战时,在兵力悬殊、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仍让周兵吃尽了苦头。B孙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他先前跟随王琳做梁永嘉王的太傅卿、通直散骑常侍,当王琳兵败之后,他召集将士分析形势,假意归顺,保留实力,伺机而动。C孙玚劳苦功高,深受恩宠。高宗即位后,非常信任和重用他,派他都督军事,把守重镇;后主继位后,常常亲自拜访他,并写诗称赞他的功绩。D孙玚博学多才,被人钦慕。他自幼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后又造访讲经之处,经常和高僧谈论佛经,并时有论辩,让僧侣们心悦诚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玚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

13、,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译文:_(2)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89 题。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注苏 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注】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灾途中。8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 分)答:_9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6 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14、空缺部分。(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被人们广为传颂。(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 。(3)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两句是“_,_”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公园里的星期天美贝尔考夫曼黄昏的太阳暖洋洋的,树林外隐约传来城市的喧闹。她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惬意地吁了口气。莫顿正在看时代周刊,一只手搭在她肩上;他们三岁的儿子莱利在沙坑里玩。正是星期天下午五点半,藏在公园角落里的小操场清静极了。秋千和跷跷板一动不动,滑梯上也空空荡荡,只有莱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