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14000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 B / T 1 8 4 0 0 . 6 -2 0 0 1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 S O 1 0 7 9 1 - 6 ; 1 9 9 8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 6 部分: 进给率、 速度和插补精 度 制定的, 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 其编写格式按G B / T 1 系列标准的规定进行了改写。本标准与I S O 1 0 7 9 1 - 6 存在以下主要差异:1 )由于本标准结构层次简单, 因此取消了国际标准的目 次;2 ) 取消了国际标准的引言, 将其部分内容放人第一章范围中;3 ) 取消了国际标准的附录A, 将其内容放人第二章引用标准中。本标准是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系列标准之一, 本系

2、列标准包括以下 1 2 个部分:第 1 部分: 卧式和带附加主轴头机床几何精度检验( 水平2轴) ;第2 部分: 立式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第3 部分: 分度或连续分度的整体万能主轴头机床几何精度检验( 垂直Z轴) ;第4 部分: 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第 5 部分: 工件夹持托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第 6 部分: 进给率、 速度和插补精度检验;第 7 部分: 精加工试件精度检验;第8 部分: 三个坐标平面上轮廓特性的评定;第9 部分: 刀具交换和托板交换操作时间的评定;第 1 0 部分: 热变形的评定;第 1 1 部分: 噪声辐射的评定;第1 2 部分 振动强度的评定

3、。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机床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双庆、 张维。G s / T 1 8 4 0 0 . 6 -2 0 0 1I S O前言I S O( 国际标准化组织) 是世界范围内各国标准化组织( I S O成员) 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 作通常由I S 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对技术委员会设立的某一专题感兴趣的每个I S O成员都有权在该技 术委员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与I S O有联系的国际组织、 官方或非官方机构也可参加此项工作。 I S O与负 责电气标准的国际电工委员会( I E C ) 合作密切

4、。经技术委员会接受的国际标准草案, 在发往各成员征求意见后表决。国际标准的发布要求至少 7 5 %的成员投票通过。国际标准I S O 1 0 7 9 1 - 6 由I S O / T C 3 9 机床技术委员会的S C 2 金属切削机床检验条件分委员 会制 定。I S O 1 0 7 9 1 总标题为“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 它包括如下几部分:第 1 部分: 卧式和带附加主轴头机床的几何精度检验( 水平Z轴) ;一一第2 部分: 立式或带垂直主回转轴的万能主轴头机床的几何精度检验( 垂直Z轴) ; 第3 部分: 分度或连续分度的整体万能主轴头机床 几何精度检验( 垂直7轴) ;第4 部分:

5、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第5 部分: 工件夹持托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第6 部分: 进给率、 速度和插补精度检验;第7 部分: 精加工试件精度检验;第8 部分: 三个坐标平面上轮廓特性的评定;一 一 第9 部分: 刀具交换和托板交换操作时间的评定; 第1 0 部分: 热变形的评定; 第n部分: 噪声辐射的 评定; 第1 2 部分: 振动强度的 评定。本标准中的附录 A是提示的附录。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 6 部分 : 进给率、 速度和插补精度检验G B / T 1 8 4 0 0 . 6 一2 0 0 1 e q v I S O 1

6、 0 7 9 1 - 6 : 1 9 9 8T e s t 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 ma c h i n i n g c e n t r e s -P a r t 6 : A c c u r a c y o f f e e d s , s p e e d s a n d i n t e r p o l a t i o n 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加工中心的主轴转速、 各个数控线性轴线的进给率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控线性轴线和/ 或回转轴线同时运动所产生轨迹的运动精度的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普通精度加工中心。 当其结构、 部件和运动符合本标准时, 数控幢、

7、铣床也 可参照使用。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 B / T 1 7 4 2 1 . 1 -1 9 9 8 机床检验通则 第1 部分: 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e q v I S O 2 3 0 - 1 : 1 9 9 6 )J B / T 3 0 5 1 -1 9 9 9 数字控制机床坐标和运动方向的命名( e q v I S O 8 4 1 : 1 9 7 4 )I S O 2 3 0 - 4 : 1 9 9 6 机

8、床检验通则 第4 部分: 数控机床的圆 检验3 一般要求3 . , 本标准中所有线性尺寸、 偏差和相应的允差均用毫米( m m) 为单位表示, 角度尺寸的单位用度( 。 ) 为单位表示, 角度偏差和相应的允差用比值表示, 在有些情况下为清晰起见, 也用徽弧度印r a d ) 或秒 ( 1r ) 为单位表示。其换算关系见下式:0 . 0 1 0 / 1 0 0 0=1 0 X 1 0 - fi =1 0 x r a d x 2 “3 . 2 使用本标准时, 应参照G B / T 1 7 4 2 1 . 1 的有关规定。 尤其是机床检验前的安装、 主轴和其他运动部 件的空运转温升、 检验方法和检验

9、工具的精度。 3 . 3 本标准所列出的运动精度检验项目的顺序, 并不表示实际检验次序。为了装拆检验工具和检验方 便, 可按任意的次序进行检验。 3 . 4 检验机床时, 根据结构特点并不是必须检验本标准中的所有项目。 为了验收目的而要求检验时, 可 由用户取得制造厂同意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检验项目, 但这些检验项目必须在机床订货时明确提出。 3 . 5 本标准所规定的检验工具仅为例子。可以使用相同指示量和具有至少相同精度的其他检验工具。 指示器应具有0 . 0 0 1 m m的分辨率。 3 . 6 机床的坐标和运动方向应符合J B / T 3 0 5 1 的规定。 3 . 了 为简明起见, 本标

10、准仅附某些结构型式的机床简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 0 0 1 一 0 7 - 2 0 批准2 0 0 2 - 0 3 - 0 1 实施G B / T 1 8 4 0 0 6 一2 0 0 14 运动精度检验速度精度检验( K 1 7 和进给精度检验( K 2 ) 检验目的是检查键盘指令和部件实际运动之间, 控制系统中的所有电气、 电子和运动链的综合精4.度K1简图子 自允差士5 %实测偏差一一一目 .曰 侧. 份, , , , ,转速范围旋转方向程编转速实际转速偏差%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转速范围旋转方向程编转速实际转速偏差%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顺

11、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检验工具转速表或频闪仪或其他检验工具备注:如要读出瞬时速度, 则应测取五个读数并计算平均值。 应在稳定转速状态下侧取读数, 以避免起 动和停止时的加速度/ 减速度。倍率应被设定为1 0 0 写。使用下列公式计算主轴转速的偏差:抽,实际转速 一程编转速 、, 。“偏差 一 三理华署旨探 “ “ z x X 1 0 0 %旧之一程编转速G B / T 1 8 4 0 0 . 6 一2 0 0 1K2简图一 华个允差士5 %实测偏差 巨 书群程编进给率轴线方向轴线 x一YZ实际进给偏差%实际进给偏差%实 际 进 给一 偏 差 %1 0 01l l r n / n u n正

12、向反向10 0 0mm/ mi n正向一尸一 反向一 最大进给率, , 二m m/ ml n正向 反向1一 快速移动. m m/ mi n正向一一 反向1一检验工具激光干涉仪或秒表备注:如用干涉仪读瞬时速度, 则应沿行程测取五个读数并计算平均值。如使用秒表, 则应在比程编长度短的测量长度上测量时间, 以避免两端点的加速度/ 减速度。倍率应被设定为1 00写。使用下列公式计算进给率的偏差:,、实际进给率 一程编进给率 、, 。 。 n偏差=玉呼 翟悉为减畏手性里= xlo。 %陌起 一程编进给率4 . 2 直线插补精度检验( K 3)检查目的是检查两个以上相同进给率运动(450 角) 的线性轴线

13、的联动, 以及检查在可能产生爬行运 动的非常低的进给率( 小角度) 下它们的每个轴线的动作。c B / T 1 8 4 0 0 . 6 一2 0 0 1K3简图水平面Y Z 垂直平面与h . 轴平行的垂直平面 口d ) f )X1 1 “ 日 一一 一丁门Xc ) .b )口,口1, 产 l 声 , 产a )1,_ _ _尹 _ _ _ - - - - - 一 “ 口允差任意1 0 0 m m长度上为0 . 0 2 0 m m实测偏差长度 . . . m ma ) b ) c ) d ) e ) f )检验工具平尺或正弦规, 指示器或带自动图形记录仪的电子探侧器备注:测量长度应大致位于工作台的

14、中间位置。在选定角度和行程长度后, 如主轴能锁紧, 则指示器ll 可装在主轴上, 否则应装在主轴箱上, 并适当垂直于运动方向。放置平尺或正弦规, 使指示器测头触及平尺或正弦规, 并调整其方向。然后沿程编轨迹分别在两个方向以2 5 0 m m / m i n的进给率移动轴线, 并在侧量长度之外反向, 分别记下每个方向的最大与最小读数间的差值。应记录较大的偏差及其方向。1 ) 必要时, 推荐采用与自 动田形记录仪连接的电子探侧器, 以便获得更加明了的侧量图。4 . 3 圆弧插补精度检验( K 4 )检查目的是检查变进给率下两线性轴线( 通常为X和Y ) 的联动, 包括如下点: 在这些点上其中一个轴

15、线的进给减速至零且运动反向。G B / T 1 8 4 0 0 . 6 一 2 0 0 1K4简图 附条 矿允 差. a) Gxx= 0. 03 mm 哪 尹 C 孙PGYx= O. 03 mm 11H XY= 0.02 mmb ) G x v = 0 . 0 5 m m y叭、尸 护. 、 、 少G Y x = 0 . 0 5 m m匕X乙落尹匕 X一Hx r =0 . 0 4 mm实侧偏差名义轨迹的直径a ) 进给率=检验工具的定位G x r 二 . . . .圆心( X/ Y / Z )G Y x -.刀具基准偏置( X/ Y / Z )Hx 、 二. . . . .一一 工件基准偏置( X/ Y / Z )b ) 进给率=获取数据方法G X Y 二.起始点G Y : 二. .测量点数Hx v -. . . 数据修匀过程使用的补偿非检验轴线的位置检验工具检验棒和专用回转夹紧装置及电子探侧器, 或母圆盘和二维测头, 或球杆仪备注:直径可与上述 值最 大相差2 5 %。在这种情况下, 进给 率应按照I S O 2 3 0 - 4 : 1 9 9 6 的附录C进 行修正。当检验棒处于回转夹紧装置的回转轴线上或二维测头处于母圆盘的中心时, 两轴线调零.从四个象限中的任意一个象限开始插补, 插补时的起始点不能在四个换向点, 以避免遗漏其机 械性能的检验。当使用回转夹紧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