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39979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199 大小:7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2017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2017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2017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2017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周次周次内容内容课时课时一一辽阔的国土辽阔的国土2二二辽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辽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2三三众多的人口众多的人口2四四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五五复杂多样的气候复杂多样的气候2六六众多的河流众多的河流2七七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2八八练习练习2九、十九、十复习、考试复习、考试2十一十一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2十二十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紧缺的水资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紧缺的水资源2十三十三紧缺的水资源紧缺的水资源2十四十四稳步发展的农业稳步发展的农业2十五十五稳步发展的农业、迅速发展的工业稳步发展的农

2、业、迅速发展的工业2十六十六迅速发展的工业迅速发展的工业2十七十七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2十八十八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练习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练习2十九、二十十九、二十复习、考试复习、考试2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备课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备课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中国的疆域的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四大部分。更加重视对地理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方面,更加重视学习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对地理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

3、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

4、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应以从如何处理地理信息入手,来获得地理知识,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根据地理有关数据绘制曲线图。 (人口增长图、各种数据的比较以及经济生产的增长等等。 )2.根据阅读材料获得地理知识。 (对阅读材料的整理,提取相关的地理知识。 )3.根据图例说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析,并归纳出其分布的规律。4.利于图表回答问题。八年级地理上册各章节的教学建议如下:( (一一) ) 疆域与人口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

5、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说明:“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一项,省级行政区的名

6、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 (二二)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2.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

7、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进行对比。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说明:“标准“没有要求面面俱到地讲述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教学中应注意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三三) ) 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2.文化特色 知道我国民居、

8、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观看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特色的录像,搜集有关我国工业生产现状的图文资料,讨论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前景。 参观本地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工矿企业或车站、码头。 搜集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观看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演或录像,谈一谈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认识。( (四四) )地理差异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围绕秦岭-淮河

9、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行专题讨论或知识竞赛。 观看反映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特色的影像资料片。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第一章疆域和人口第一章疆域和人口第一节第一节 辽阔的国土辽阔的国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

10、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本节共分 3 课时。“位置优越”、“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

11、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1位置优越(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

12、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 1.1 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生分别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但对这幅图的理解,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因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是北极圈呢!

13、所以我用的是地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 1.1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以。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左图右书”,哪怕学校没有挂图都关系不大。位置问题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 3 页活动题。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这里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的形式,推荐代表发言。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归纳如下:活动第 1 题纬度位置及其

14、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一些例子,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活动第 2 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活动第 3

15、题的表格中最后一项“其他”,我想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综合考虑,那就是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2国土辽阔包括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 1.4 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

16、就可记住。然后结合第 5 页活动题 2 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 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一新教材有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通过这两个活动题,加深对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 1.4 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而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增强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知识。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管辖的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