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创新合作跃上新高度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13995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瑞创新合作跃上新高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瑞创新合作跃上新高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瑞创新合作跃上新高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 要闻要闻2017年 1月 22日 星期日“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 代。 ”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 2017 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 引用英 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言来描述当前我们 生活的这样一个矛盾的世界。面对这 样一个矛盾的世界, 习近平主席不仅 深刻分析 “世界到底怎么了” , 而且以 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为范本, 指明 “我们 怎么办” 。习近平主席直面外界对中 国前景的疑虑, 为世界认识中国发展 道路、 理解中国发展理念提供了全面 视角, 拉近了中国同世界的距离。选择发展道路 抓住关键, 找准方向从土坯房到有卫生间的公寓, 从 自行车到高铁, 从没有固定电话的时 代到手机

2、微信。德国 世界报 在评价 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时认为, 中国的发 展进步不是抽象的概念, 而是实实在 在的成果。那不是用了一代人的时 间, 而是在短短几年之内。“长期的经 济快速增长使得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满 意自己的经济状况并对未来表示乐 观。因此毫不奇怪, 衡量各国民众满 意度的学者们从好几年前起就把中国 人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的发展, 关 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 走出了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 的道路, 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 道路, 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 一条在开 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 决定 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前途,

3、 作为 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 经济体, 中国用实际成绩证明中国选 择了正确的发展模式。 ” 俄罗斯联邦储 蓄银行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尤丽 娅提瑟波耶伊娃这样认为。 “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关键 因素。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高 级讲师雷蒙帕切科帕尔多认为, 中 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良好的经济 政策以及不断的对外开放。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 德国财政部前国务秘书海纳 弗拉斯贝克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的发 展, 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行之有 效, 目前的经济政策是正确的。他说: “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以 来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现在中国政 府有条不紊地进一步发

4、展国内市场, 扩大消费需求, 调整对外投资战略, 解 决产能过剩问题, 这将保证中国经济 走得更远。 ”融入经济全球化 是受益者, 更是贡献者“观察中国发展, 要看中国人民得 到了什么收获, 更要看中国人民付出了 什么辛劳; 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 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 ” 1950 年至 2016 年, 中国累计对外提供 援款 4000 多亿元人民币, 实施各类援 外项目 5000 多个, 为发展中国家在华 培训各类人员 26 万多名; 改革开放以 来, 中国累计吸引外资超过 1.7万亿美 元, 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 1.2万亿美 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中国经济 增长对

5、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 30%以上。一系列雄辩的事实和数据 说明,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中国 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更是贡献者。 “对非洲国家来说, 经济增长都与 中国关系密切, 非中贸易的增长与活跃 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增长, 改变了非洲在 全球贸易中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势。 ”南 非标准银行中国经济学家杰里米 斯蒂 文斯以非洲大陆所发生的真实案例来 印证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中国国家统计局 1 月 20 日发布的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比上年增长 6.7%。而在 1 月 16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发布的最 新 世界经济展望 报告中, 也估计中

6、 国 2016 年经济增幅为 6.7%, 增长率重 回全球第一。该报告还将中国 2017年 经 济 增 速 预 期 上 调 0.3 个 百 分 点 至 6.5%。报告主要作者、 IMF 首席经济 学家莫里奥伯斯菲尔德在发布会上 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们上调了对于中国 2017年增 长的预测, 这也是明年全球经济复苏 预计加快的一个关键的支撑因素。 ” 有 德 国 媒 体 报 道 称 : IMF 相 信 , 2016年度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 1.2 个百分点, 美国只贡献了 0.3 个百 分点, 欧洲的贡献更只有 0.2 个百分 点。“这意味着中国的贡献率远超所有 发达国

7、家之和。 ” 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 国际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坦德 瑞格尔告诉本报记者, 过去几年中国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 中 国同时也从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市场中 获益。他对中国继续推动市场开放, 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为便利的市场准 入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正为其他国家提供发 展机遇, 如大量的中国出境游游客拉 动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 ” 联合国亚洲 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经济学家乔 斯佩德罗萨加西亚表示, 中国经济 的开放程度正在不断扩大, 中国政府 简化了外商赴华投资的手续, 放宽了 金融领域投资限制, 这些政策都让他 对中国经济前景十分乐观。 雷蒙帕切科帕尔多总结道, 世 界其他国

8、家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至少 有三个方面受益。首先, 物美价廉的 中国商品有助于保持许多国家的低通 货膨胀率, 降低生活成本。其次, 越来 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并成 长壮大。最后, 中国通过自身改革开 放实现了发展, 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好 的榜样, 印证了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向世界敞开大门 共创机遇, 梦想相通“对各国工商界而言, 中国发展仍 然是大家的机遇。中国的大门对世界 始终是打开的, 不会关上。开着门, 世 界能够进入中国, 中国也才能走向世 界。我们希望, 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 投资者公平敞开。 ” 习近平主席掷地有 声的表态, 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决心。 欧洲银行重组业务部高级经理哈

9、里卡尔蓬特认为, 正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才使得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有 了动力。他说:“随着中国作用的逐渐 发挥, 相信全球经济将会朝着更加平 衡的方向发展。 ” 1995 年, 在排名前五的中国出口 商品种类中, 有鞋类、 服装和玩具, 20 年后, 则是通信设备、 自动数据处理 器、 阴极管和珠宝等。高盛公司注意 到中国在很多方面正沿着价值链向上 移动。国际咨询公司海德思哲合伙人 克里希南拉贾戈帕兰注意到, 中国并 购海外企业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他 说:“世界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中国, 我 也相信, 中国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中发挥更多作用, 这对中国而言将意 味着更多机遇。而结果将是 双赢 。

10、 ” 在达沃斯, 习近平主席介绍共建 “一带一路” 的进展和成效, 引起热烈 反响。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 员巴里博斯沃思指出, 中国提出 “一 带一路” 倡议以及建立亚投行等行动, 都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实质性贡献。俄 罗斯战略研究所经济处研究员特罗申 对本报记者表示, 当前世界上涌动着 一股逆全球化潮流, 中国却坚持 “一带 一路” 等共同发展倡议, 主导的亚投 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 也为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合作提供了更 多的平台。中国不仅自身充分利用了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还坚持为广大发 展中国家借力经济全球化实现共同发 展创造条件。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让我们 拿出信心

11、、 采取行动, 携手向着未来前 进! ” 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振奋人心。世 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 习近平 主席的 “历史性” 演讲正当其时, 为冬 季的达沃斯带来了阳光, 为各界增添 了信心, 中国正在为全球治理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梦与世界 梦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本报北京、 达沃斯、 伦敦、 柏林、 约翰内斯堡、 曼谷、 华盛顿、 莫斯科 1月 21 日电记者王新萍、 张梦旭、 吴刚、 李应齐、 冯雪珺、 李志伟、 俞懿春、 王如 君、 曲颂)中国的发展 世界的机遇本报华盛顿 1月 21日电 (记者章念生) 美 国第四十五任总统特朗普 20日就职当天, 白宫 网站公布新政

12、府六大目标, 内容涵盖改革能源 计划、 调整外交政策、 重振就业与增长、 提升军事 力量、 强化法律秩序、 重新谈判贸易协定等方面。 经济领域的内容颇为引人瞩目, 如退出跨 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 就北美自贸协定 重新进行谈判、 促进实现 4的经济年增长、 未来 10年内新增 2500万个就业岗位、 降低个人和 企业所得税及简化税制、 扩大化石能源收入来 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 分析认为, 美国政府未来会更加关注贸易 执法而不是推动贸易自由化, 这可能导致美国 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增加。包括世界银行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都警告, 贸 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风险将威胁全球经济增长

13、。 在特朗普就职典礼期间, 上万人聚集在国 会山几个街区外举行抗议活动。警方使用辣椒 水等手段驱离, 并逮捕了 200多人。美国新政府公布六大目标“美国应欢迎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 日前, 哈佛大学教授、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 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2017年伊始, 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美多国内部, 依旧为反全球化思潮所笼罩。在约瑟夫奈看来, 当前 欧美反全球化、 民粹主义崛起主要有两大根源。第 一是经济层面的怨恨情绪, 这同因贸易和科技变革 等因素而出现的失业问题紧密相关。第二是社会层面的怨恨情绪, 其根源在于欧美社会文化变迁, 影响 了部分社会群体, 特别是年长白人男

14、性的社会状况。 尽管反全球化思潮呈现蔓延态势, 但约瑟夫奈 强调, 经贸合作以及诸如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合 作, 仍旧是积极的 “正和” 博弈。 谈及未来中美关系, 约瑟夫奈强调, 美国和中 国之间没有难以管控的根本性冲突,“修昔底德陷 阱” 不是无法避免的。希望未来两国能在贸易、 投资 以及朝鲜半岛核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同时他也强 调, 如果通过 “一带一路” 合作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 资运营, 中国能够助力改善地区基础设施, 美国应该 对之持欢迎态度。“美国应欢迎中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本报记者胡泽曦1 月 18 日, 习近平主席圆满完成对瑞士的国事 访问。访问期间, 两国

15、元首举行会谈, 一致同意推 动中瑞关系实现更好发展, 支持中瑞启动自贸协定 升级联合研究, 尽早开展升级谈判, 双方还愿意借 助亚投行等多边合作平台, 共同推进 “一带一路” 建 设。瑞士各界普遍认为, 习近平主席此访将瑞中两 国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次访问是一次巨大的 成功”习近平主席访问瑞士期间, 两国领导人见证签 署建立创新战略对话平台的谅解备忘录, 作为两国 政府间新的合作机制, 统筹推进各领域创新合作, 加强 “中国制造 2025” 同瑞士 “工业 4.0” 对接, 推动 两国研究机构、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合作。瑞 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表示, 习近平主席对瑞士的

16、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双方增进了政治互信。 “这次访问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 瑞中协会会长 托马斯瓦格纳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这次访问中, 瑞中两国在多个领域取得前所未有 的共识, 极大地丰富了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使双方创新合作跃上新高度。他说:“习近平主席 选择瑞士这个小巧而美丽的国家作为 2017 年首访 目的地, 而且此行 只此一家 , 充分显示出中国对 瑞士的看重, 这是瑞士的荣幸。 ” 习近平主席 15日抵达瑞士当晚, 洛伊特哈德举 行隆重的欢迎晚宴。在宴会上, 她生动比喻瑞中关 系发展 “始终像一个开路先锋。 ” 习近平主席现场回 应道: 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 是中瑞关系弥足珍贵 的财富。瓦格纳有幸受邀出席欢迎晚宴, 他说:“能 够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国宴让我感到万分荣幸, 更让 我激动万分的是, 在宴会上习近平主席还与我进行 了交谈, 他的个人魅力让我钦佩不已。 ” 在日内瓦万国宫附近居住的当地市民戴安娜 阿提亚对本报记者说:“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了不起 的领导人, 他这次在瑞士的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