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3974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长江之歌长江之歌第 一 课时 总序号:第 3 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 5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或难点:指导朗读,学习生字。教学方法:指导法学习方法:朗读法 自学识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调整补充意图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 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 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放录音:齐读课题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 我们一起来欣赏。 2、 、你

2、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出示地图,同学们, (指着长江的 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长江发源于 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 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 安徽、江苏、上海等 11 个省、市、 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千米, 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 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 180 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 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 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 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 的大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 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 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二、初读指导。2、检查自学效果。

3、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 点。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学生发言 谈谈自己对长江的了解。观察地图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 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 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 溉(2)学生逐词读,从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一字

4、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 字读音的异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 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由音乐导入, 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为 整堂课奠定了 情感基调注重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 写时要紧凑一些。 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 辨字组词: 采( ) 概 ) 涤( ) 彩( ) 溉( ) 绦( )峦( ) 恋( ) 五、作业:书写生字学生练习附:板书设计1 长江之歌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运用饱含激情的诗意语言描绘意境,展示有关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播放长 江之歌的音乐,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然就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产生情感共鸣。 此外,我还抓住字词教学,进行了有效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