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7课《赛马》word说课稿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39496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7课《赛马》word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7课《赛马》word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7课《赛马》word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7课《赛马》word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赛马赛马说课稿说课稿胡秀丽胡秀丽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课赛马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 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对教材的分析:赛马是我国作曲家黄海怀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它描绘了蒙古 族人民在欢庆自己的节日时,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乐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情绪热烈、 奔放,刻画了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面。第二部分情绪轻快悠扬,刻画了骑手们乐观 自信的精神风貌。第三部分是第一段部分再现,情绪更为激烈,呈现了赛马的欢腾场面。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我 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二 胡独奏曲赛马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民族拉弦乐器二胡及其音色特点。本节课也是认识我 国民族拉弦乐器的开始,因而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3、教学目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蒙古族及蒙古族音乐的热爱之情。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知识目标:认识民族拉弦乐器二胡,并初步感受二胡音色特点。 4、教学重点:认识二胡,并感受其音色特点。 5、教学难点:体会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 6、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电脑、打击乐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课堂比较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欣赏课不太感兴 趣。采用多媒体课

3、件直观演示的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视听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 意力,增强参与能力,使欣赏课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说教法: 1、教学中以视听为主,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性。 2、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 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四、说学法: 1、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联觉现象,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利用多媒体助教 手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从对乐曲听觉上的感觉升华到对乐曲的联想,联想到蒙古族 人民赛马时的情景。 2、引导学生

4、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 五、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吉祥三宝 (播放课件) ,说说这首歌曲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歌曲中主要 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吉祥三宝 ,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歌曲中对蒙古族的歌 曲、服装及演奏的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做了铺垫。 (二)创设情境,感受民风欣赏蒙古草原美丽风光(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通过课件演示进行观察,对蒙古族的印象进一步加深。介绍那达 幕盛会。 (课件显示男儿三艺赛况) (三)新课导入 有一首曲子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蒙古

5、族人民在赛马场上的情景,那就是由我国作曲家黄海怀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赛马 。介绍二胡:(教学重点)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乐器 二胡演奏法其中的三种:连弓、连顿弓、拨弦。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 (四) 、分段欣赏赛马 (播放课件) 1、细听第一段,感受音乐节奏。 (1)感受赛马比赛的音乐情绪,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 认真听音乐自由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用动作表现,部分学生用串铃或双响筒等乐器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部 分学生用动作表演(通过课件展示蒙古舞蹈动作,让学生对蒙古舞中表现骑马的动作 有所了解

6、,便于动作的表演。 ) 2、细听第二段,把握音乐变化。 (教学难点)与第一段相比,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音乐主题,其他 3、再听第二段音乐想想比赛环节,用 LU 模唱第一次旋律 4、细听第三段音乐,体会“冲刺”。 感受音乐变化及情绪 ,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 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 (4)这首乐曲分几段? (五) 、完整听赏(播放课件) (1)再听指出拨奏和马蹄声。 (2)用打击乐器、身体语言烘托感受音乐气氛,并为他们比赛助兴好不好? (六) 、用心倾听(播放课件)通过听辨的测试教师了解学生对乐曲掌握的程度 (七) 、创编动作表演 (八) 、小结师: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教学预测反思: 1、在教学难点的确立上,我先选择了体会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作为教学的难点,在 教学中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在欣赏教学中的差异,我认为让学生记忆乐曲的旋律片断并 进行模唱比较困难,如果学生对乐曲第二部分旋律模唱感到困难时,教师在课堂上就 要相应地改变教学策略,把教学的难点进行转移,并通过教师弹奏片断让学生记忆, 并解决这个难点,让学生听觉能力逐渐提高。 2、在完整听赏乐曲时,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及身体语言烘托感受音乐气氛,由于乐器 的演奏声音会覆盖欣赏音乐的声音,因而打击乐器不易过多,主要以培养学生听觉能 力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