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6137711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民主评议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从 3 月份起,县政协成立民主评议领导小组,对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评议领导小组安排了 3 个小组分别就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安全监管环节进行了调查研究,各组分别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加工企业、超市卖场等地,进行走访调查,通过暗访、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对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销售、食品安全监管环节进行视察、调研、监督,掌握了食品安全工作现状。期间,以评议小组名义向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邮寄信函,邀请参加问卷调查、提出建议意见,共发出信函 380 余件,收回 286 件,收集

2、意见建议 300 条;同时还将在评议过程中发现的 63 个问题线索,移交食药监局核实后查处了 3 起。此外,评议小组启动了网络问卷调查,在中国 xx 网、政协网、青蛙网、xx 生活网以及“夔州政协”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有奖问答、网络互动、征求意见,在广大群众中掀起了关注“舌尖上的安全”的热潮。截止 8 月底,群众通过县内主要媒体参与评议活动达 80000 余人次,评议小组收到问卷调查 6000 余个,收到建议意见 1000 余条。评议期间,县食药监局、县农委、县商务局、县工商局、县卫计委对评议工作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为民主评议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营造了良好氛围,展现了县政府组成部门开门纳谏、积

3、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根据评议情况,结合xx 实际,提出如下报告:一、xx 县食品安全工作现状(一)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 294670 头、牛出栏 5206 头、羊出栏 77232 只、禽类出栏 xx55048 只,经过检疫无害化处理生猪 150 余头、鸡1000 余只。完成脐橙、草莓、樱桃、芹菜等 xx 种食用农产品 64 个样品抽检,其中 52 个合格,合格率 81.2?对“瘦肉精”检测 xx00 余份,对水产品快速检测共抽检样品 5 个,主要检查项目为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四类禁用药物,检测结果除 2 个无效外,其余全部合格。全县抽检了 648 批次食品,17 批次不

4、合格,合格率为 98.3?不合格产品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质量不达标、微生物指标不合格、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等。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 4217 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5xx9 家次,出具现场检查笔录5xx9 份,排查各类风险隐患 574 处,下达执法意见书 574份,责令改正通知书 193 份,立案查处食品案件 101 件,已办结执行案件 82 件,罚没款缴解入库 369876.00 元,有力打击了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2017 年 3 月,我县发生1 起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疫情的案例后,有关部门和乡镇对城区活禽市场进行了彻底消毒和清洗,促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几年来全县没有发

5、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辖区食品安全形势稳步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感和获得感有所提升。(二)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浓厚。本次评议活动以来,目前通过县内主要媒体参与评议活动的达 80000 余人次,收到问卷调查 6000 余个,收到建议意见 1000 余条。问卷显示,对食品安全表示关注的占 82.95?在选购食品过程中关注商品包装的占 39.7?关注食品安全标识的占 53.4?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占 86.9?关注品牌的占 33.8?关注食品配方的占 47.2?对三聚氰胺、地沟油、黑腐竹、毒香肠、工业酒精兑酒、瘦肉精、毒豆芽等名词的知晓率分别达到73.1?89.8?39.7?64.6?63.9?

6、68.85?55.7?在一项对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担心蔬菜中农药残留高的占 87?非食用油流入餐桌的占 85?违规使用添加剂的占 80?肉制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的占 60?担心散装食物的卫生问题占45?担心食物中毒的占 20?(三)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xx 县创建重庆市食品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和xx县创建重庆市食品安全示范县评价细则 ,对创建工作评价细则和任务进行了分解。县政府划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专项经费 609.7 万元,其中 xx0.4 万元村(社区)兼职协管员补助资金划拨到乡镇(街道) 。招聘专职协管员

7、 30 名、兼职协管员 390 名,协助参与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充实了基层一线工作力量。县委宣传部、县食安办联合下发了xx 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宣传方案 ,明确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的宣传任务和职责。开展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县政府出台了xx 县食品安全保险试点工作方案 ,建立健全了保险赔付相关事前事中事后政策,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馆和食品生产企业全面铺开。(四)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逐步完善。在生产环节,县农委制定了种养殖业监管制度,严格执行重庆市种植、养殖业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确保我县农产品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和市场准入提供基础保障。在流通环节,县

8、卫计委对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开展监测;县工商局严厉打击假冒、虚假宣传等违法销售食品的经营行为,严格执行“先照后证” 、 “五证合一”准入市场制度,推进食品从业者规范经营;县食药监局严把“四品一械”企业的入口关,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登记备案管理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环节,各部门均按自己的职能职责进行了检测、查处、问责,积极通过“123xx” 、 “12315”等平台受理群众举报,及时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为保障农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妥善处置,制定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能力。此外,县农委成立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建成

9、实验室,基本具备检测农业环境(农业用水和土壤) 、农产品等两大类共计 76 个检测参数的检测能力,所有涉农乡镇均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25 个乡镇配备农残速测仪等设备,每个乡镇设专(兼)职监管员。二、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差距及原因(一)对食品安全作为唱响三峡绿色生态产品品牌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深。创建全市食品安全示范县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打造三峡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的基础。目前来看,我县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仍然存在站位不够高、思考不够深、看得不够远的情况,仅仅站在如何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等方面想办法、出措施。没有深刻认识本次创建活动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通过创建活动可以关停、淘汰部分落后食品

10、生产企业或个体户,进一步净化县域内食品安全工作环境;通过创建活动有效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向着绿色、生态的方向迈出坚实步伐,为下一步创建“三品一标”三峡绿色生态精品农产品奠定舆论基础。(二)食品安全的风险和隐患仍然存在。问卷显示,市民认为目前存在的具体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达到国家卫生标准食品占 60?使用非食品原料及滥用食品添加剂占75?过了保质期仍在销售占 40?食品宣传虚假或夸大占 25?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和隐患主要有:一是生产环节农药使用不够规范。农药使用量较大,据统计,20xx 年全县使用 129.84 吨,2017 年截止 9 月底已使用 1xx.35 吨。调查发

11、现,部分农业生产者没有按时按量按规定使用药品,或者没到药品的“休药期”就进入了销售环节,大量的农药残留导致了安全隐患。例如,有的菜农种植一季包白菜共打了 9 次农药;王光荣等人销售假药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 23 瓶、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90 袋、杨树花口服液 44 瓶、鱼腥草注射液 30 盒、银翘散 7 袋、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2 袋、乳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 2 袋、敌草快 64 瓶。二是生产日期标识不清,过期食品下架缓慢。调查发现,兴夔超市、实验中学旁边的富华副食品销售店、施家梁翟德满干杂调料配售中心、田大权干杂批发市场有少数过期变质食品没有及时下架,少数食品没有标注失效期。三是流通环节隐患突出

12、。xx 县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生产旺季 50?源于外地,淡季 80?源于外地,批发市场没有通过检测就直接分散销售了。新世纪百货商场在熟食销售区没有加防护盖,防蚊虫措施不到位。重庆玛多食品有限公司(月饼生产店)消毒措施不到位,加工工人没有佩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等;罗老八熟食店原材料来源不明,加工场所环境差,工作人员无健康证经营,生熟食品销售时没有分区,荤素销售没有分开,熟食销售缺乏冷藏保管措施。四是仓储管理不够规范。兴夔超市仓库面积过小达不到分类码放的标准,商品堆垛码放不规范。实验中学旁边的富华副食品销售店没有设定专门的堆放区域。重庆玛多食品有限公司(月饼生产店)没有防蚊蝇、防鼠措施和相应降温

13、措施。施家梁翟德满干杂调料配售中心、田大权干杂批发市场仓库狭小,堆垛码放不到位、没有地垫设备、无防火防鼠设备设施、销售随货单不规范。(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不足。一是监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食品药品监管等多个部门,尽管每个环节都有部门负责,任务十分明确,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就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造成了本来该大家管最后是大家都不管的局面。此外,由于单个部门执法的力度、震慑力不够,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缩手缩脚的情况,导致一些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制止。二是监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观来看,有些工作人员往往会存有畏难情绪,不能结合具体实践很好地

14、应用法律与法规,也不能按照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时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与更新,对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一知半解,具体操作能力较差。客观上,乡镇监管队伍能力仍然很薄弱,检测人员技术不熟练,监管工作经费无来源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虽已建设完成,但实验室检测投入不够,开展农产品日常检测和取得资质认证还面临许多困难。加上监管的区域较广,监管的工作量与难度较大,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人员与经费匮乏,增大了对这些辖区的食品生产以及经营者监管的难度。(四)食品安全监管宣传氛围不浓。一是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了解不多。调查显示,了解食品安全法的仅占15?知道投诉电话的占 10?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15、的占 45?对我县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表示知道的占 35?认为食品安全大家都有责任的占 20?二是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中,在选购食品过程中认真查看商品包装的占 24?会看食品安全标识的占 15?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占 40?关注品牌的占 23?关注食品配方的占 12?三是群众的维权意识不强。调查显示,遇到过期或无效食品时,选择扔掉的占 50?选择吃掉的占 15?选择退货的占 32?选择投诉的仅占 8?通过依法起诉维护自身食品安全合法权益的几乎为零。(五)食品监管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一是监管技术手段尚需改进。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中配备的检测设施仍不完善,检测的手段也

16、相对单一,工作人员往往只能依靠眼观与手摸的方式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检查,这种检测方式对于类似标志不清、过期、变质、证照不齐等简单问题还可以识别,而对于像成分含量能否达到要求、食品添加剂是否合格、卫生是否达标等情况却是不能准确检测的。例如蔬菜生产环节,最多能判断本地蔬菜属于“无公害”产品,是否属于“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根本无法判断,例如包白菜、萝卜生长期大概两个月,包白菜要打 9 次农药,萝卜要打 4 次农药,加之我县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仍然是以散户为主的生产方式,生产者用农药随意性大,全凭经验,滥用药、滥施肥现象普遍。另外,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有些本应进行检测的项目就被省略掉,造成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无法获得有效地监测,更不能得到及时地处理。二是食品安全监管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以卫计委为例,在创建活动中,疾控中心 7-12 月每月应采样 400 余个才能完成 2017 年采样任务,然而中心现仅有 2名专业技术人员可抽调采样,人手十分不够。县农委虽然在每个乡镇配备了监管队伍,但大多数人员属于“半路出家” ,检测技术不够熟练。乡镇执法人员水平较低,部分乡镇执法人员年龄老化,执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