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2846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导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首好的音乐,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动听众心灵上的琴弦。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于学科特点,数学课相对枯燥,所以导入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堂导入有多种方法,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状况等进行导入设计。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揣摩,我把其分为:故事导入、激疑导入、谈话导入、实验导入、活动导入等多种形式。一、故事导入故事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新课导入时用故事导入,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

2、趣,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之中,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新课内容的学习。 一年级数学“0 的认识”在教学时,就可以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天,猫妈妈和小猫一起到河边钓鱼。还没过多久,小猫就有些不耐烦了。这时,一只美丽的大蜻蜓飞过来了,小猫马上放下钓鱼竿,跑去追蜻蜓,可是蜻蜓飞走了,小猫没追着,只好回到河边来。又过了一会儿,一只漂亮的花蝴蝶飞来了,小猫又连忙放下钓鱼竿,跑去捉蝴蝶,可是蝴蝶也飞走了,小猫没追着,只好又回到河来。最后这只三心二意的小猫连一条小鱼也没钓着。你瞧!这只小猫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

3、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故事导入,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之中,产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愿望。二、激疑导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表明,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时,对问题产生悬念,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质疑”可以很有效地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景分桃子,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到的桃子数量。“有 4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啪!”学生用两声掌声回答了问题。“有

4、 2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啪!”掌声依然响亮。“只有 1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同学们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表达。此时,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愤悱状态。她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桃子,孩子们冥思苦想,他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半个桃子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新知的探索就显得迫不及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三、谈话导入最好的课前谈话是运用生活中熟知的情景,不露痕迹地由谈话引入新课学习中去,做到“大雪无痕”,自然流畅,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准备。一位姓王的老师执教“数

5、的大小比较”,非常幽默风趣,课堂充满愉悦和智慧。师:喜欢王老师吗?说喜欢我那是“一见钟情”。(生笑)师:你们的语文老师姓什么?(生答“姓李”)师:比较一下,我和你们的李老师有啥不一样呢?生:您胖一些,我们李老师瘦一些。师:“瘦”这个词李老师不一定喜欢,叫“苗条”她就高兴了。生:您是男的,我们李老师是女的。(生笑)师:你还别笑,这一点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生:李老师不戴眼镜,您戴眼镜。生:您的性格比较幽默,李老师比较温柔。师: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呢?生:我两个都喜欢。师:你是一个都不得罪啊。(生笑)师:刚才说了不一样的地方,大家再看看我和李老师哪些地方一样呢?生;你们都是老师,都有五官。师:这话我怎么听

6、得这么玄乎。(生大笑)生:你们的教学目的都一样,都是培养好学生。师:这话我听得好像吃了蜜似的。师:还紧张吗?(生高兴地齐答“不紧张了”)上课!这样精彩的课前谈话,在须臾间逗得孩子们开怀大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课的开始便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事物对照的话题,让“比较”的数学思维在一种看是无意却有意的预设中走进了学生的视线。四、实验导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动作的开始。”动手操作过程也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课始,可让每个学生准备 10根小棒进行操作感知:把 10 根小棒一双一双地摆,一人可以摆几双?用 10 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

7、?还剩几根?用 10 根小棒摆正方形(四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从剩余的不能再分的部分引入余数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帮助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跳跃,顺利地开始了新的教学活动。五、活动导入英国教育学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做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能够营造学习氛围,甚至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化难为易。如教学“5 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好的,不错,请用耳朵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比一比,谁最棒,好不好?

8、生:好!师:我伸 3 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 4?生:伸 1 个。师:我拍 1 下手,你拍几下组成 3?生:拍 2 下。师:我左手伸 1 个手指,右手伸 2 个手指,你能说一句话吗?生:1 和 2 组成 3,1 加 2 等于 3,1 小于 2,2 大于 1。师:不错,真棒。我伸出 4 个手指,你伸几个比 4 小?生:3 个、2 个、1 个。师:哎,怎么伸的不一样?生:3、2、1 都比 4 小,可以伸 3 个,也可以伸 2 个、1 个。师:请你伸出左手的 4 个手指,再伸出 1 个,一共有几个?生:5 个。师:真好,今天我们就学习 5。本课导入通过 “摸耳、眨睛、挥手、摇脑袋”,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用学生熟知的“手”展开教学,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手上”,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无疑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形式还有很多种,如实例导入、直观导入、复习导入、借助媒体导入等。教师应在新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科学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育人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