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122184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赵春利提? 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 语气教学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领域, 而理解运用语气的能力不仅是留学生语感能力的直接表现, 而且也是留学生对汉语语言及其文化内涵认同程度的表现。从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看, 汉语教材对语气训练内容的编排没有整体的系统性、 阶段性和连贯性, 主要附着在语法项目上提到一点儿语气问题, 缺乏目的性和明晰的注释说明;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往往对遇到的语气问题给予简单的讲解, 训练方法也仅凭留学生自己对语言的感知,很少从语音层面给予说明; 在理论上, 还没有从认知心理角度突出语气在言语行为中的人际功能。因此, 如何借鉴有关语气理论, 系统地安排对外

2、语气教学的训练项目, 提高学生的语气理解运用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 语气? 语调? 心理? 语音1. 语气教学的重要意义1. 1? 初级阶段的语音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 在语音上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声母、 韵母和声调。例如: 在声母 上, 难点各国学生不同, 韩国学生是? f、 z、 zh、 c、 ch , 泰国学生是 ? j、 x、 z , 日本和欧美学生是? d、t 等; 在韵母上, 很多国家的学生难点是? ?、 ?e、 ?an、 ?n 等; 在声调上, 阳平和上声是普遍的难点; 在词语上, 韩国学生对? l?x ng( 旅行) 、 m!igu( 美国) 、 q# chung

3、( 起床) 、 zh!ngq ( 整齐) 等前上 后阳的词语发音的时候, 存在一个很普遍的规律, 就是都把前面的上声字读成阴平, 特别是当这种词语在一个语音流里发出时, 这种现象更为常见;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上声的调值及韩国语中没有类似的音节搭配。所以零起点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两三个月内, 语音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单纯地纠正声、 韵、 调的准确性和它们之间的协调性, 词语的声调应该 放在一个语音流里来训练, 以增强学生听与说的语音感, 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基础。可以说, 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把发音的物理属性即客观性作为发音错误或不准确的主要原因。1. 2? 中高级阶段的语气问题 随着留

4、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尽管学生能正确地发出单个词语的声、 韵、 调和较短的语句,但是在借助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语音流来考察时, 总觉得整个语音流的语调以及其中的某些词语的声调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 甚至有时候会影响正常的交流。那么造成这种? 别扭感 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客观性上看, 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母语的影响, 即是由学生母语的发音部位和方法与汉语存在的差异造成的, 既然学生能具备发准单个字词声、 韵、 调的能力, 那么这方面的原因就不!19!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 1 期?本刊匿名审稿人为本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谨表谢忱。至于导致? 别扭感 ; 其二是前后语音的影响,

5、 在较长的语音流中, 由于前后音节衔接时的互相冲击以及对某个字词本身发音的不熟练, 而他们的母语语音又没有类似的语音搭配, 就会造成音变, 对学生自己来说, 可能有些? 拗口 。但通过多次的教师领读和学生跟读, 这方面的困难也可以克服。可以说, 到了一定的阶段, 这些客观因素都不是造成学生发音? 走样儿 的本质原 因。从主观上说, 主要也有两点: 其一是文化原因。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套使用于一定的交际场合的、 具有一定交际功能的话语。学生在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时, 往往没有汉语的文化背景, 而是运用母语的文化规则来选择具有一定语义的汉语词语, 从而造成与汉语文化传统的冲突,

6、引起? 别扭感 或? 不得体 。一般来说, 通过文化讲解和文化接触, 这 一点也会很快得到解决。其二是语气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语气主要是通过语调来直接体现的, 而语气是说话者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在借助话语表述一定的心理指向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倾向性, 即心理意向。( 赵春利、 杨才英, 2002131) 语气既有与文化一样的固定性, 又有临时交际场合的暂时性。从表现形式上看, 体现语气的因素除了语音、 虚词、 句法格式等手段外, 还包括各种实词, 并与语态、 体态、 时态、 极性、 情态等语法范畴相关, 几 乎所有与话语表达有关的因素都能体现语气, 话语的语气是诸要素多层次立

7、体表现的结果。如果把语气的形式体现分成语音、 词汇、 语法和语用4 个层面的话, 那么, 作为形式要素的每个层面共同体现语气所包含的心理状态和意图, 即: 表述、 表疑、 表情、 表意。也就是说, 表情语气不是单纯靠语音来表现, 还包括词汇、 语法和语用等要素。所以说, 要掌握语气, 不仅要理解语气的意义, 还要掌握体现语气的形式要素。 留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时候, 他们往往特别关注语义的正确和发音的准确, 无意识地借助母语语气的语调来驾驭或肢解汉语的语音流, 引起句中个别字词声、 韵、 调的音变, 也造成整体语调的母语化, 即? 南腔北调 。这种基于语气差异而导致的母语语调与汉语语调的不协调,

8、 是造成中高级学生汉语语调? 别扭感 的主要原因。这就涉及对外汉语语气教学问题。一方面, 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体现语气的母语语调类型, 以及用了表达那种语气的语调以 后, 来对症下药地矫正其语调。例如: 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语气,同样坐出租汽车, 英语常用? Could you send me to 的表疑语气的升调来表达表意的要求, 而汉语却很少用? 请您把我送到#, 好吗? 或? 您能把我送到#吗? , 而是用类似命令的祈使语气? 去 # , 英美学生觉得汉语表意语气有点儿生硬并带着生气的味儿, 很不舒服, 所以他们常用升调说? 去饭店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

9、完全搞清楚不同母语与汉语语气的差别, 还 有很多困难, 达到这种解决办法的条件尚未成熟。但是, 我们也可以从汉语语气的角度来正面引导, 让学生掌握汉语表现不同心理的语气类型及其表现方式, 了解汉语交际者的心理状态和交际动机, 提高他们通过语气理解说话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借助语气恰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需求的能力, 以解决学生话语的不得体问题, 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因为语气能深刻地体现言语者的内在心理状态和欲求, 只有借助语气的表 现形式掌握了语气所体现的心理意向, 才能既准确而快捷地把握对方的情感和意图, 又有效得体地传达自己的心理欲求。从交际过程说, 掌握汉语语气有两个标准: 从表达说, 能根据自己

10、的心理意向或状态恰当运用表达汉语语气的语调; 从理解说, 能根据语调体现的语气了解说话者的动机或目的。!20!谈对外汉语语气教学( 表达过程) 心理状态 %语气 %话语语调( 理解过程) 话语语调 %语气 %心理状态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气能力的高低是其语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语气教学在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方面是至关重要的。2. 语气教学内容涉及的方面一般来说, 对外汉语教学的线索是, 在初级阶段, 声、 韵、 调是教学重点; 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语法成为教学重点; 接着的教学重点是词法。教材编写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基本 上是围绕这条线索来安排的, 只是在遇到有关语气的内容时, 教师顺便简

11、单地解释一下儿, 还没有成为一项独立的教学内容。语气教学的内容应该体现为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2. 1? 语气教学在体现形式上所包含的层面在语音层面, 语调是基本的教学重点, 它是体现语气的基本手段。一般的语言都要借助语调来表现语气, 从而达到表达语气所反映的心理状态的目的。汉语的语气主要有 4 类: 表述、 表疑、 表意和表情。一般来说, 表述语气用平降调, 表疑语气用平升调, 表意和表情语气都用重降调, 语调还会因复杂心理状态的变动而表现出高升调、 低升调、 曲调等。另外, 语速、 停顿、 拖音和重音等也是语气的教学内容。例如: 语速快慢与心理的紧张放松有着直接的关系。? ? ? ? ? ?

12、 表 1:语气类别( 语气意义)语调类型(语音形式)表述平降调表疑平升调表意重降调表情重降调在词汇层面, 可以说几乎所有虚词和实词都能表现语气。( 1) 句末和句中语气助词, 如:了、 的、 吗、 呢、 吧等; ( 2) 叹词, 如: 哎、 嚯、 哟、 哦、 噢、 嗨、 嘘、 咦等; ( 3) 语气副词, 如: 居然、 宁死、果然、 幸好、 好歹、 索性、 难道、 千万等; ( 4) 连词, 如: 即使 #也、 又 #又、 但是等; ( 5) 量词,如: 个 位、 番 通等; ( 邵敬敏, 200058) ( 6) 助动词, 如: 愿意、 能、 应该、 必须等; ( 7) 代词, 如: 这么、

13、 怎么、 您、 你等; ( 8) 动词, 如: 呵护 溺爱、 走 滚等; ( 9) 名词, 如: 教师 教书匠、 官员 官僚等; ( 10) 形容词, 如: 黑油油 黑乎乎、 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等。在句法层面, 能表现语气的有: ( 1) 固定句式, 如:V 什么 V、 一#都/ 也等; ( 2) 语气短语,如: 怎么搞的、 算了算了、 真是的等; ( 3) 插入语, 如: 这还用说、 你知道、 甭提了、 别提多+ adj/ V+ 了等; ( 4) 倒装, 如: 怎么了? 你! 此外, 语气还与语态、 极性、 体态等密切相关。在语用层面, 交际者的民族文化、 宗教信仰、 知识水平、 时代背景、

14、 社会地位、 价值观念、 性 格、 心理等都会影响语气的选择, 体现话语的语气特点。另外, 话语涉及的行为内容与交际者的利害关系也影响着语气。2. 2? 语气教学在意义上所包含的内容在意义上, 应该按照汉语的语气类别( 表述、 表疑、 表意和表情) 来由浅入深、 由粗到细地编!21!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 1 期排, 逐步展现汉语语气所蕴涵的汉民族委婉细腻的内心世界。形式的因素最终都要落实到意义上。如果说, 形式依靠机械性的模仿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那么, 语气的心理意义则必须借助心理体验( 或者说移情) 才能切身地感受到语气的本质, 而且只有真真切切地感受并理解了语气形式所蕴涵的

15、心理意义, 语气的形式才真正是语气的形式, 学生也才能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 和情感恰当地运用体现它们的语气形式来表达, 反过来, 学生也可以根据对话者使用的语气形式来领悟对方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强度。例如: 表述语气: 或然( 可能、 会、 也许、 恐怕、 像、 似乎、 好像) ; 必然( 一定、 必然、 必定、 定然、非、 准、 想必、 了) 、 加重( 可、 切、 的确、 确实、 是、 的、 就、 正、 才、 简直、 分明、 明明、 万、 并、 压根儿、连) ; 夸张( 呢、 多么) ; 委婉( 势必、 罢、 或、 许) ; 表明( 的、 显然) ; 能力( 能、 可以、 会) ; 推断( 当然

16、、 甚至、 乃至) 等。表疑语气: 询问( 吗) ; 反诘( 何必、 何尝、 岂、 难道、 究竟) ; 商量( 好吗? 怎么样?) ; 反驳( 哪能呢?) ; 责备( 怎么) ; 揣测( 恐怕、 吧、 莫非) ; 困惑( 怎么回事呢?) 等。表意语气: 允许( 能、 能够、 可以) ; 必要( 应该、 应、 要、 必须、 一定、 务必) ; 催促( 呀、 哇) ; 规劝( 别、 不妨、 还是、 切、 可、 千万、 万万) ; 请求( 请) ; 告诫、 嘱咐( 千万) ; 保证; 威胁; 命令; 禁止( 不 可、 别) ; 任命; 辞职; 建议; 欢迎; 祝贺; 道歉等。表情语气: 意愿( 肯、 愿意、 想、 宁、 宁可、 偏偏、 非得) ; 诧异( 居然、 竟然、 反倒、 竟、 啊、 咦、偏) ; 料定( 果然、 果真) ; 领悟( 原来、 敢情、 本来、 怪不得、 难怪、 噢) ; 庆幸( 亏得、 多亏、 幸好、 好在、 幸亏) ; 无奈( 索性、 干脆、 反正、 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