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发现可抑制艾滋病病毒扩散的新基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112981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发现可抑制艾滋病病毒扩散的新基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发现可抑制艾滋病病毒扩散的新基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发现可抑制艾滋病病毒扩散的新基因(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新闻名专栏2013年9月 24 星期二癸巳年八月二十 总第 9705 期 今日 12 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78 代号 1-97责任编辑武云生张爱华吴颖电话: (010) 58884051传真: (010) 58884050科技日报微博: 新浪科技日报 腾讯科技日报时政简报最新发现与创新为您导读科技日报福州 9月 23日电 (黄献光 阮沛志 谢开 飞) 记者今天从福建省农科院获悉, 由我国科学家组成 的资源微生物联合考察队, 在国内首次完成青藏高原芽 胞杆菌资源野外考察工作。所采集的 1000多份野外样 品近日陆续运抵福州, 正进行菌株分离与科学鉴定, 以 期实现由我国独立自主建

2、立青藏高原芽胞杆菌资源库, 填补国内相关科学研究空白。被誉为地球 “第三极” 和 “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 是 研究地学、 生物学、 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重点地区和天 然实验室。该联合科考队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发起, 中科 院青藏高原所、 吉林农大、 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的近 30 位专家组成。 “开展科学考察, 一是系统查明青藏高原极端条件 下存活芽胞杆现状, 二是通过菌株分离筛选与科学鉴 定, 发现未见报道的新种, 进行功能开发利用; 三是建立 起青藏高原芽胞杆资源名目与资源库, 完善中国芽胞杆 菌分类体系。 ” 福建省农科院院长、 微生物团队首席专家刘波博士说。 据介绍, 芽胞杆菌是一类能产芽

3、胞的细菌, 对极端 温度、 盐碱酸、 紫外线、 有毒化学物, 具有较强抗逆性, 其 活菌制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被广泛应用于农业、 工业、 食品、 医学等领域。福建省农科院在国内芽胞杆菌研究 与产业应用方面居领先地位, 拥有国内最大的芽胞杆菌 资源库, 研制的防治青枯病植物疫苗居国际领先水平, 开发的猪舍零排放垫料 1号菌和饲用益生菌, 能有效降 低养殖业污染。联合研制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生物农药 产业化应用, 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国首次开展青藏高原芽胞杆菌科考 填补国内相关科学研究空白科技日报伦敦 9 月 22 日电 (记者刘海 英) 英国伦敦国王大学最新发布新闻公告称, 该校研

4、究人员领导的一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 可 抑 制 艾 滋 病 病 毒(HIV)扩 散 的 新 基 因 MX2。研究人员称, 这一基因作用的发现将 为开发更有效、 更小毒性的艾滋病治疗方法开 辟道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 自 然 杂志上。 新闻公告称, 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确认 MX2在抑制艾滋病病毒方面的作用, 并通过 实验对该基因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小组将艾滋病病毒引入两个不同的细胞系以观察 MX2的效果。在其中一个细胞系中, MX2表 达完好, 而另一个细胞系中, MX2处于沉默状 态。研究人员发现, 在MX2处于沉默状态时, 艾滋病病毒会进行复制和扩散, 而在 MX2充 分表达时, 艾

5、滋病病毒无法进行复制, 也不会 有新的病毒产生。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 ” 英国伦敦国王 大学领导该项研究的麦克 马利姆教授说,“这一 新发现使我们对艾滋病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之 间的反应方式有了进一步了解, 让我们有机会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虽然直到今天, 我们对 MX2还知之甚少, 但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基因 在对抗病毒方面的潜在能力, 它将会是艾滋病病 毒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关键的薄弱环节。 ” 虽然依靠现今的治疗手段, 艾滋病病毒携 带者可以存活更长的时间, 但药物对身体的毒 副作用和长期使用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问题 都是不小的麻烦。“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来调动 人体的自然防护机制变得十分重要,

6、 而 MX2 将可能成为一个关键角色。 ” 马利姆指出,“科 学家可以开发具有 MX2类似作用的分子, 也可以开发能够激活 MX2的药物, 这两个途径 都具有可行性。 ”作为人类 “死敌” 之一, 人们对艾滋病的恐 惧和忌讳程度, 似乎更甚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 性肿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是它严重的传染 性。长期以来, 研究人员一直在它身上倾注着 大量精力。如今, 多年付出好像到了开花结果 之时, 与 “抗艾” 相关的研究结果不断出现。本 文提到的新基因 MX2就十分亮眼, 说不定它 就会成为人类打赢 “抗艾之战” 的关键。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开发新药来刺激身体对病毒 的天然抑制能力这种方法,

7、因为它不会产生耐 药性问题。这样的思路在治疗其他疾病中也 应大派用场。英发现可抑制艾滋病病毒扩散的新基因9月23日, 观众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航天展览会上体验 “海鹰” 系列航天服。新华社发 (王京生摄)科技日报北京 9 月 23 日电 (记者付毅 飞)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 (IAC) 今天在北京开 幕。国家副主席李源潮、 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 德出席开幕式。李源潮代表习近平主席和中 国政府欢迎国际宇航界的科学家。他说, 中国 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航天技术促进经济发 展的经验, 秉承合作开发、 共享太空理念, 加强 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 和平利用太空, 共谋人 类福祉。 李源潮说, 人类永远

8、有探索未知的理想, 科学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宇宙探索是 人类共同的事业, 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追 寻。航天人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科学精神、 创新精神是航天事业之魂, 坚守这种精神, 人 类迈向太空的步子才能更大、 更远。 李源潮说, 太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共享太空是各国的平等权利。航天技术用于和 平是人类之福, 用于战争是人类之祸。当前人 类面临的自然灾害、 资源匮乏、 环境污染、 空间 威胁等共同挑战越来越多, 开发利用太空应以 和平为本, 谋求民众福祉, 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 和利益。而航天科技在和平利用、 造福民众的同时, 也获得了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广阔空间。 本届大会中国组

9、委会主席、 中国航天科技 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 上, 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樋口清司盛赞了中国 航天事业的发展。联合会授予中国国家航天局 局长马兴瑞 “爱伦 艾米尔奖” , 以表彰其在国际 航天技术合作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 授予 “旅行 者” 项目科学家爱德华斯通 “世界航天奖” , 以 表彰其对宇航技术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 本届大会共收到3600多篇论文; 论文海报 张贴318篇, 其中中国217篇。大会期间将举办 展览会, 展示世界各国航天领域最新成果, 其中 包括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时穿 过的航天服、 月球岩石等。据统计, 大会期间举 办各项活动总计将达到30

10、0场左右。 国际宇航大会素有宇航界 “奥林匹克” 之 称, 每年举办一次。1996年我国曾成功举办该 会, 今年是时隔17年后, 这一盛会再次在我国 举办。本届大会主题是 “推动航天发展、 造福 人类社会” ,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 各地区航天 政府机构、 企业、 科研院所、 高等学校的 3500 人参会。(相关报道详见今日三版)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京开幕 李源潮致辞 韩启德出席无锡 “530计划” , 在美国硅谷华人留学人员 中, 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这是无锡在全国的一大 创举, 也是这座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有数据显示, 自 2006年 5月以来, 无锡市 累计注册 “530企业”

11、 1840家, 企业总计注册资 本 71.3亿元, 吸引各类人才达 1.6万多人。其 中不乏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科里, 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理查罗伯茨 等 “重量级” 人物。 那么, 7年来, 无锡是如何引进优质、 带动 性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如何来 提高 “530企业” 产业化程度, 打造出产业转型 的人才优势和创新发展优势?无锡又有哪些 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成功之道?转型 “重压” :“发力” 解 “引才难”“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 ” 这是无锡 各界早已形成的共识。 7年前, 对于本土科教资源相对贫瘠, 又地 处上海、 南京夹缝中的无锡来说, 面对着产业

12、层次不高、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产品竞争力弱、 环境污染严重、 经济发展一度出现 “衰退” 等前 所未有的发展困难与压力。 面对如此 “重压” , 市委、 市政府领导认识 到, 无锡要想在全国继续保持经济发展领先, 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加快产业结构调 整, 淘汰一批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高能耗、 高污染、 低效率落后产能, 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主 导产业, 同时更要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 术产业, 走出一条适应无锡自身发展的从投资 拉动到创新驱动的新路子。 然而, 要加速产业转型, 构建起一个符合 可持续发展新的产业体系, 科教资源相对贫 瘠, 尤其是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 缺乏, 是

13、最大的难题。 如何突破?“无锡市紧紧围绕推进经济转 型, 抢抓新一轮发展先机, 各级党委和政府把 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推进 科技创新工 程 上, 不断拓宽渠道、 优化政策、 打造平台、 营 造环境, 大力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无锡创新创 业。 ” 江苏省委常委、 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说。“发力” 从海外引才, 这是无锡破解 “引才难” 走出的第一步。2006年5月, 为破解科技人才与 产业转型提升难题,市委、 市政府下决心, 在全 国率先推出无锡 “530计划” : 5年内引进不少于 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人才到无锡创新创业。 当时出台的配套政策中明确提出, 对于从海 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一次性

14、给予100万元的创 业启动资金, 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 和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 并且3年内免 收租金; 对从事科技项目开发的, 经论证、 审批, 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 市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 予不低于300万元的创业投资等支持。 如此大的海外引才力度, 是其他城市所 没有的。政策与服务 “磁性” , 让在美国、 德 国、 英国、 丹麦、 日本等国的一大批海外高层 次人才和团队 “心动” 。他们带着创新创业之 梦集聚无锡, 演绎了从 “科学家” 到 “企业家” 的华丽转身。 无锡市科技局局长吴建亮告诉记者, 近年 来, 无锡在深化 “530计划” 方面, 打破常规, 建立

15、特许政策、 特别机制、 特优环境, 吸引与扶持海外 留学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圆梦。 (下转第三版)“星星之火” 点亮 “东方硅谷” 无锡 “530计划” 实施7年的新闻调查本报记者过国忠本报通讯员吴伟新科技日报讯 (叶闻) 在9月23日举行的 “弘 扬大医精神 抵制不正之风” 高峰论坛上, 全国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发表视频讲话指出, 在医改进入攻坚阶段, 急需广大医务人员积极 参与、 共同推进之际, 在医生形象因各种负面事 件不断受损、 医患关系亟待改善的今天, 寻找大 医精神、 重塑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誉, 无比重要。 此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 医师报 社主办 的高峰论坛, 是对 医师报 “寻找大医

16、精神有 奖征文” 活动的总结, 旨在寻找当代社会中的 大医精神, 讲述他们的故事, 折射当代 “大医精 神” 的时代内涵, 弘扬正能量。活动共报道了 60位我国医疗领域中的典型模范人物。 “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 更需有人文关 怀和关爱; 不光是物质的, 更是心灵的。决定医 生是否能够称之为 大医 的, 不仅仅是医术, 还 包括从医者的职业精神。专业水平和经验多寡 是一个重要方面, 但医德医风才是医者之所以为 医者, 医学之所以为医学的基础。 ” 陈竺强调, 广 大医务人员和各有关行业组织要支持并积极投 入到医改中, 要革除 “以药补医” 弊病, 要看到这 部分收入其实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无关; 相反, 为维护医疗卫生共同体的形象和医学的尊严, 在这件事情上,必须意志坚定, 旗帜鲜明, 必须加 快改革进度, 加大改革力度。 “医术在精, 医德在仁。 ” 国家卫生计生委 副主任崔丽指出, 医德可谓一名医生的立医之 本。医务人员要自尊自勉、 自己自省, 自觉抵 御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的侵袭。同 时还要主动接受社会、 法律、 行政、 舆论的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