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 .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611296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 .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7 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年某区全面改薄工作自查报告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印发的通知 (琼府教督201713 号)的精神,我区对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认真开展梳理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XX 区义务教育基本情况XX 区位于 XX 市西部,面积 511.5 平方公里,辖有 6 镇、2 街道,70 个行政村,常住人口 37.7 万人,农业人口 18.87万人。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省、市教育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各级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XX 教育主动适应海南

2、教育跨跃发展新常态,全面实施“教育兴区”战略,着力“强基础、抓均衡、提质量、促普惠” ,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各类教育得到了充分发展,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校 58 所(初级中学 6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2 所,完小 33 所,教学点 17 所)在校学生30341 人,教职工 1976 人。随着校舍、场地建设持续推进,教学设施设备的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局面。(二) “底线要求”达标情况1.办学条件有保障。一是校舍安全有保障。全区已清除所有 D 级危房,多层校舍建筑(单层建设面积大于 200)均不少于 2 部楼梯,楼梯护栏、坡度均符合要求,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

3、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无裸露电线,窗台高度符合安全标准。每所学校都因地制宜设置满足安全的围墙和围栏。二是教学设备满足需求。教学用房室内照明设施完善,采光良好;学校有体育活动场地并配有体育设施设。近年来,我区投入资金 670 万元,新增课桌椅 3 万余套,实现了一人一桌椅;2015 年以来,投入资金 411 万元,新增289 块黑板、266898 册正版图书,实现小学生均图书达 24册,中学生均图书达 25 册,满足了我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教学条件。2.生活设施大改善。一是宿舍、厕所位置设置合理,不存在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情况。2014 年以来,投入资金 220 万元,改造厕所 2000,涉及学

4、校 21 所。二是 2015 年投入资金 85.75 万元,新增床铺 2450 余架、储物柜近 3920 个,实现了寄宿生一人一床一专柜,消除了“大通铺”现象。全区学校均能为学生供应开水饮用。三是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各校均因地制宜修建了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或围栏,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都安装了摄像头、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教学楼显眼的位置张贴警示标语和应急疏散标志,并安排教师作为楼层疏散引导员。2017 年,我区采取购买服务方式,统一委托安保公司派遣保安到学校,切实加强和规范了安保力量。各学校均建立了警校联动机制,上下学时段,均由校领导、值周教师、专职保安在校门口值守,确保学生快速安全进出校园;公

5、安部门派有警车巡逻或民警执勤,强化了校园周边安全管理。3.大班额现象有效控制。我区严格按照海南省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 年) 规定,分年度消除学校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目前,我区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得到有效控制,从 2017 年春季至今未出现新增超大班额。4.教育信息化有序推进。2014 年以来,投入资金502.3 万元新增多媒体 289 套,实现了班班通、中小学校有14 间多功能室教室和 90?学校建设有线网络,绝大部分学校都有光纤宽带接入;投入资金 1007.2 万元新增计算机 2518台,每百学生计算机小学达 12 台、中学达 14 台,每位在职教师都有办公电脑。为农

6、村小学教学点安装 21 套数字资源设备,推进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三)全面改薄规划实施进展情况2014 年的教育装备类已完成设备采购及安装工作,覆盖 63 所中小学校。16 个校园改造及操场建设项目全部于2015 年 9 月 30 日前完工。2016 年改薄资金涉及的 28 个项目均在当年 8 月 31 日前完工并交付使用。至今,我区2014-2016 年“全面改薄”工作已全部完成,竣工率 100?(四)项目质量管理情况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对每所学校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和全程管理。规范项目运作程序,认真落实工程建设管理项目法人责

7、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公开招投标,招标工程在政府采购网上公布,确保招标的公开、公平、公正。为确保工程质量,校方选派两名责任心强、懂业务的同志盯在现场,施工企业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规程施工,监理企业实行现场旁站监理,质检站对施工现场不定期抽检,确保项目建设任务按质完成。二、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为推进“全面改薄”工作,我区制定了XX 市 XX 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方案 ,成立了由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组成的“全面改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具体负责“全面改薄”的规划和具体实施。针对“全面改薄”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区政

8、府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管教育副区长经常深入现场调研,督促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有效保障了工作的推进。各学校也相应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格局,有效推进“全面改薄”工作。(二)全面摸底排查,做好基础规划在科学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基础上,我区逐校进行排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 、 “补足短板,兜住底线”的原则,对照“20 条底线” 、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要求,以满足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教育教学需求为前提,清查教室、桌凳、运动场地、体育设施等教学设施和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针对每所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缺口,统计出辖区内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9、缺口清单,明确弥补缺口的途径、时间安排和资金来源,形成了我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时间表、路线图,并制定了XX 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情况表(2014-2018 年) ,为“全面改薄”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加大财力保障,强化资金统筹使用保障资金投入是完成“全面改薄”任务的前提,我区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规划的项目都能有相对确定的资金来源。2014 年以来,共投入资金 11385.7 万元用于改善我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其中中央专款 3900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 2457 万元,市级资金 5028.7 万元,各年度资金具体情况如下:2014 年

10、投入 9688.7 万元(中央专款 3900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 760 万元,市级资金 5028.7 万元。 )用于改善我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其中,用于校舍类改造 607 万元,体育场地改造 3160 万元,教育装备购置 5921.7万元。2016 投入 1697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其中提前批资金1097 万元,第一批资金 600 万元)用于校舍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改薄专项资金在区财政局设立资金专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所有用于“全面改薄”工作的资金全部进入专户进行管理。20142016 年资金已按照“全面改薄”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到位。(四)分类实施,严格项目管理按照校舍建设类和设

11、备购置类程序的不同要求,我区依据政策对校舍建设、设备采购等分类别、分层次实施。其中,校舍建设类的由教育局统一组织,严格建筑程序,完善规划、设计、招标程序,分年度推进;设备购置类,坚持与校建工程、均衡区创建相结合。学校内凡有校建工程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同步实施采购工作,确保了工程完工后,设备及时到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区规范项目实施程序,做到“三严” 。一是严格招投标管理,所有招投标工作都公开公正地进行;二是严格设备采购管理,组织对采购的设备进行抽检,确保采购设备质量;三是严格竣工验收,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技术资料、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五)建立督导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在项目实

12、施中,我区不断健全完善督查落实机制,坚持随机督查与定期督查相结合、阶段督查与跟踪督查相结合等多种督查方式,促进度、查质量,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坚持由分管区领导带队、有关部门参与,定期不定期深入学校,跟踪落实资金拨付情况,督查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区教育局抢抓时间,倒排工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接学校、区城投公司和施工方,督促其充实施工力量,加大力度推进建设进度,切实加快推进了项目实施。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经过努力和探索,我区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6 年 5 月,以 94.6分通过了海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域评估,农村教育质量连续几年名列全市前茅,城乡教育

13、日趋均衡,各类学校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自查,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学校扩容压力大。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区、乡镇人口迅速集聚,主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招生压力日益极大,就读矛盾突出,部分学校仍有大班额现象。二是师资结构仍不够均衡。教师总量超编但结构性缺编;乡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断层形势严峻;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等专职教师紧缺。三是管理和使用配套装备的人员培训工作还需继续,各种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和使用有待加强。四、下步工作措施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棚户区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加快推

14、进学校扩建、新建,增加城区学位,尽快缓解班额过大问题,减轻城区学校办学压力;继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内涵发展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我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巩固“全面改薄”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成果。二是改善教师结构,提升队伍素质。加大教师的引进力度,采取公开招聘、选调等方式引入一批年轻有为、工作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强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教师资源共享,同时采取走教、送教、支教等方式,多管齐下,把教师结构性缺编对教学造成的影响减缓到最轻程度;加大交流力度,重点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流动;加强教师可持续培养,积极打造名优教师,构建合理的教师梯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三是加强培训,提升项目管理人员能力水平。继续对设备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有效提高设备到校后的维护和使用。XX 市 XX 区教育局2017 年 11 月 6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