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0622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我认为目前的素质教育应解决以下问题:通过近期的国培计划的学习,我认为目前的素质教育应解决以下问题: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目标二、对于不同的学生,让他们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读书,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三、导入新课所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有一种学习的冲动。四、教学时要尽量面对全体同学五、教师提问尽量用启发式六、布置作业进行分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相对应的习题。七、让学生有目的复习八、对学生要有一个合理考评。对学习“如何认识解决中小学学习困难问题” 的反思我是湘西州龙山县的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任教生物已五年多了,发现我

2、们这里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辍学,而且超过 99%的学生辍学并不是家庭经济的原因,而是感到学习困难,对学习感到困难失去信心,影响他们完成学业。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一部分学困生总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趴着,好惹事,捣乱课堂,感到没意思破罐子破摔,遇到一点小事就情绪激动等,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一现象,内心是不能平静的,我希望每一位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向上。通过对梁威、谢春风、卢立涛老师的课题研究-如何认识解决中小学学习困难问题的学习,让我深受启发。学习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一项基本技能。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类,学习都是

3、一个成长的过程。面对困难,如何解决的确是值得思考的。如何认识解决中学学习困难这一问题也一直是我教学中所面对的难题,由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认识解决中学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反思。一、中学生学习困难原因的分析和教学中遇到的典型学生目前,中小学生学习困难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普片关注的教育难题。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 学困生”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状况、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以及个人认知能力、情绪生理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学生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状况。梁威研究员研究结果表明:学困生是指一些:智力正常,但在一个或多个学科的学习中达不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学生。谢春风研究员对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表明

4、:家庭环境的不同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明显。学习困难问题与学生自身、家长、和教师有关。我认为“ 学困生” 则是一些:智力正常,但在学校学习中、生活习惯、思想品德等方面不能完成老师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接触发现,学困生感到学习困难少数是智力因素和接受能力不强的因素影响,但绝多数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社会状况、家庭教育环境、学校老师教育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困生表现也不一样,主要有这两类:第一类学习有困难,学习成绩不好,但能遵守各种纪律。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有的是受到智力因素的影响;有的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情绪低落,干什么也不积极;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当,死学硬背,没有学会对知识

5、的理解与归纳。第二类是不但学习有困难,而且脾气暴躁,品德和行为习惯有欠缺,不守纪律,经常和老师或同学发生冲突,言谈举止都不符合学生的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学困生出现这种状况多数与家庭背景有关,少数与教师有关。有的是父母离异,让中学生思想偏激,产生叛逆。有的是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每个班至少有 4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从小由爷爷、奶奶溺爱带大,让他们感情无所寄托,再加上受社会上一些问题青年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心理上、思想品德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这些学生不会成为班级的“主流 ”,但由于他们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班风、校风的形成,会影响老师们上课的情绪、教学效果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

6、面,他们的存在会成为家庭和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怎样转化这些学困生,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是每个老师首要考虑的问题。二、采取的措施与解决方法针对第一类学困生学习成绩不好但能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应一是注重情感交流、形成和谐氛围。教师可多与他们交流、谈话,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拉近师生的距离。二是通过开展班级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点燃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三是课后多对他们及时辅导,在辅导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对知识进行归纳与小结。四是,通过班级分组小组合作学习,以“ 优带困” ,这个方法在非常有效,有利于提高“学困生” 学习的信心和效果,

7、从而提高其学业成绩。针对第二类学困生,学习困难而又不遵守纪律,甚至思想偏激的学生,需要老师赋予更多的耐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帮助他们。这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任课教师的共同参与。因为我们生物教师一般任教六个班,每个班的学生有七、八十个以上,而每个班像这样的学困生至少有四、五个,光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很难解决问题的,这需要班主任团结所有任课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情绪反应及时了解,并综合拟定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共同帮助学生会事半功倍。另外可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多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先帮助这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再通过任课教师恢复他们学习的信心。当然,在具

8、体实施方法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所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团结一致,共同设计方案,通过与学生交流谈心,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会让学生内心温暖,看见光明,就会恢复学习的信心。诚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此,转变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对他们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用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多一份鼓励,少一些责骂;我确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学生旷课问题的解决首先消除导致学生旷课、逃学的各种影响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努力使学生愿学、乐学。 由于厌学心理是导致学生旷课、逃学等不良行为的直接因素,因此,要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的行为,首先就要努力消除导致学生厌学的各种影响因素,使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教师对部分学生的歧视、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社会风气及传媒中消极因素的不良暗示、不良友伴群体的消极影响等等,这些都是要努力消除的负面因素。还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由于中小学生的不良心理和人格特征与旷课、逃学行为高度相关,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是至关重要的。没有适用于任何类型厌学旷课学生的矫治策略。所以,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行为,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家长与老师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