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104667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 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完善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系列品种 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张宜生张宜生 前言前言 今年是中国期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年份,籼米期货合约的推出,正式宣告了大宗农产品期货已全部推出、并形成系列、覆盖了涉及我国主要农产品作物和国计民生的粮食品种的绝大部分, 这也代表着我国农产品期货已经站在全球期货市场的同一基础平面上。与此同时,世人对完善我国大宗工业商品期货的系列化更加关注,目光集中在石油期货这最后一块阵地上。 4 月 16 日、17 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下称东航)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下称国航) 的 2008 年年报相

2、继亮相市场, 其中东航亏损 139.28 亿元、 国航亏损 91.49亿元,两公司与南方航空一起,合计亏损 279.06 亿元,创下中国民航史上三大航空公司最高的亏损纪录。 航运业绩下降和航油等成本的快速上升固然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 但国航和东航在航油套保合约上的亏损才是让两公司业绩雪上加霜的最重要的因素。 两公司年报数据显示,由于航油套保合约亏损,导致其遭受了巨额的公允价值浮亏,包括东航发生燃油套保损失较 2007 年增加了 63.53 亿元,占亏损总额的 46%;国航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 77.07 亿元,占亏损总额的 84.24%,另其油料套保已实现交割损失 4.48 亿元。 此前,东航

3、、国航油料套保潜在亏损已频频见诸报端,而航空公司在套保失利的无奈背后,也在积极寻找对策和出路,避免这类天量损失再度发生。 航空公司作为原油系列产品的下游消费大户和涉及国计民生的特大型企业,在原油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 不可能无视被动承受油料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巨大亏损和进而引发的潜在的生存风险, 而由于国内市场目前尚无相关工具或手段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出海套保成为其目前唯一的方法。 如何让用油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市场趋势, 能够在自己熟悉的市场运用自己熟悉的工具规避市场风险,而不再单方面屈从于国际市场走势,被动行事,国内尽早推出石油期货无疑是真正的不二之选。 推出石油期货是国内需求和国际竞

4、争的双重要求推出石油期货是国内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双重要求 受需求、 产量、 地缘政治和投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扶摇直上,2006 年以来 80 美元/桶、100 美元/桶等关键价格点位相继告破,并在 2008 年达到 147 美元/桶。油价上涨势头汹涌,以致权威研究机构乃至舆论纷纷鼓吹国际原油价格必破 200 美元/桶。 这些因素令与原油相关的下游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据了解,国内航空公司总运营成本中,航油是仅次于航材的第二大成本,达 30%40%,所以航空公司的利润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航油价格。 在现有的供油体系中, 全国所有的航空企业用油几乎都要从中国航空油料集团进货。

5、在现有体制下,国内航空企业只能被动承担航空油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因国内缺乏直接的套保品种,航空公司的用油成本大幅攀升而转道海外市场保值,即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事实上,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下游企业,面对日益迫进的巨额亏损和可能出现的破产威胁,被迫去一个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市场、被安排诱导使用不熟悉的工具出海保值、最终折戟的案例并不鲜见。 2004 年, 中航油 (新加坡) 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 总计亏损 5.5 亿美元,震惊中外。巨额亏损让这家净资产不过 1.45 亿美元的分公司严重资不抵债,几近破产。中航油(新加坡)母公司中国航油集团作为中国国内航空公司油料的总供应商,几乎垄断了高成长

6、中的中国航空燃油市场。 且不谈中航油事件本身存在的过度投机因素,作为燃油供应商,中航油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本无可厚非。只是,在事发后,我们并没能从市场交易层面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加之国内一直缺少直接的套保工具,以致国内企业出海作战,屡战屡败。 东航和国航曝出的天量损失也是如此。作为消费商,两大航空公司对航油进行套期保值也是国际上航空公司的一贯做法,但因国内缺乏直接的套保产品而“被迫”出海保值。他们所选择的,又是他们不熟悉的、缺少系统性和关联性、透明度很差的场外交易品种。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冲击下,两大航空公司最终遭受了沉重打击。面对如此大的风险(包括政策性责任风险) ,我们的生产企业仍然前仆后继,

7、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可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确需要一种工具或手段, 来规避价格风险, 提高竞争实力,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供应商和消费商在参与原油及相关产品的买卖过程中, 通过期货市场确定价格并以此签署长期稳定的合同,进而各自通过期货市场锁定风险至关重要。这就一方面需要有专门人才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另一方面,更需要一个有足够透明度的、 能够为投资者所熟悉和易于掌握的市场这里的熟悉和易于掌握应包括语言文字、法律规则等多种因素。 国内企业出海套保遭受巨额损失固然有流程和机制上的问题, 但如果对此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以发现,无论从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考虑,还是从国内经济金融发展战略考虑,

8、亦或从国内企业提高竞争力、规避大的系统性风险的需求考虑,都需要尽快推出石油期货品种。我们不应该让国内相关企业和投资者继续缺乏石油品种直接保值工具,继续陷于面对动荡的全球石油市场而束手无策、亏损连连的窘境。 借鉴有色与农产品期货之路借鉴有色与农产品期货之路 其实,有色金属和农产品两个传统行业早已率先跟上了国际化的脚步,两个行业在期货领域的应用皆有较为成功与成熟的经验。 首先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该行业也曾出现过诸如株冶巨亏等事件。但不得不承认,发展到今天的有色金属行业已经步入市场化的进程。面对国际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色金属上下游企业与国内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共同成长。 有色行业曾经是最封闭的行业,产品

9、由国家统购包销。当市场放开后,尤其是出现供过于求时,绝大部分企业难以适应,有些甚至无所适从。在建立了我们自己的期货市场、引入期货交易机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企业最终逐渐适应了市场并能很好地控制风险。 中国有色企业在深刻吸取了株冶事件的教训、并可以在国内的一个十分熟悉的期货市场进行运作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株冶的事件。 从 1992 年国内有色金属期货诞生至今,已经有 17 年的历史。随着品种的不断丰富和交易功能的完善,有色金属上下游行业已与期货市场密不可分。通过良好地运用期货这一工具,中国的有色金属企业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还逐步掌握了国际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特

10、别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已完全具备了国际化水准。 而随着铝、锌等期货产品的推出,有色金属期货品种进一步完善。十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再未出现过重大的交易亏损、操作违规事件。 有色金属这个昔日最封闭的行业现在成为了最开放、 参与国际竞争最好的行业,其转变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有目共睹,其业绩掷地有声。 再以农业为例,大宗商品主要包括大豆、玉米和小麦等等。大豆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个品种。 在国内没有推出大豆期货之前,我国大豆种植业十分落后,基本处于高度分散的、 比较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小农经济形态, 种子品种繁多、 质量差、 产量低。国家还曾一度采取行政手段推广良种种植,但都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大豆期货推出

11、后,由于有了期货交易的远期价格导向和交割标准的示范效应,一个阶段之后,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土地资源渐渐集中并开始形成规模,高品质的种子得到推广并获得高产,这些变化直接促成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由于大豆属于高附加值经济作物, 效益示范作用促使大豆的种植范围不断向西、东、南方向延伸。过去高度分散的、小农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变成了大规模、高品质、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先进生产方式,大豆种植业已经朝着产业化和工业化方向发展。与此相伴随,大豆种植业生产企业逐渐强大,大豆商品品牌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美国用了几百年才实现的大豆种植业工业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在我国仅用十几年就实现了,这

12、对于改善我国农村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这个过程而言,期货市场实在是功不可没。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早期较为封闭的有色行业,还是曾经最为分散的农业,它们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均有相对应的成熟品种,在我国推出相应的期货品种后,企业(包括农民)都能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逐渐适应并掌握,直至熟练运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石油期货一旦推出,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和投资者也应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适应和掌握,用它来为生产经营服务。 无论是有色金属期货,还是农产品期货,都已稳步发展了十几年,走上了市场化、国际化道路。参与期货市场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也因此和国际市场接轨,竞争力不断提

13、高。这种企业和市场紧密相连、共同成长的方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的行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可以被石油行业所借鉴。 石油行业同样需要解决市场化、国际化的问题,同时它的大宗能源的战略地位和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决定了它需要采取一种借鉴式的发展模式。因此,现在是推出石油期货的最好时机。由此,推出石油期货不应该仅仅是等待,而是越早推出越好。当然,推出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完善。 需要国际化定价机制需要国际化定价机制 区别于有色行业和农业,石油行业兼系国计与民生两个重大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增量国,2008 年我国进口原油 17888 万吨, 对外依存度 48%, 有

14、专家预测, 2020 年这个数字将达 70%。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我国原油战略储存能力不足。2008 年,我国已建成的一期 4 个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投入使用, 但储备能力仅为 1000 多万吨,远未达到 30 天进口量的储备规模;二期 8 个石油储备基地正在加速建设当中。 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战略储备是对付石油供应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但其真正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建立一定的储备量, 而对于节制油价的剧烈涨跌也有一定的抑止作用。 我们还可以从民用汽车市场产量和销量逐年增长的数据, 进一步印证了国内市场对原油的依赖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显示,2008 年,我国汽车产销 934

15、.51 万辆和 938.05 万辆,同比增长 5.21%和 6.70%;而据农用运输车辆信息统计,低速汽车(农用车)产销分别为 200.85 万辆和 200.57 万辆,同比减少 6.32%和 6.47%。 此外,石化产业下游用油企业,还有一个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部分民航运输业。 其巨大的航空燃油使用量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参与国际石油相关产品的保值交易,用以控制日渐增长的燃油成本。 事实上,国内石油行业上游垄断的事实,对油价的控制也让市场萌生出如何保护下游广大用户企业的共同利益,增强其抗风险能力的想法。如此一来,长久的垄断也将会随着国内石油期货的问世向市场化转变。 在我国,作为石化供需双方企业,其定

16、价模式虽然参考国际市场价格,但也限制了国内最高价格,并同时采取国内财政补贴方式进行调剂。 特别是在此轮国际油价飞涨接近 150 美元/桶的过程中,国内当时实行的油价势必造成国内石油巨头的生产经营亏损。由此,动辄百亿元的巨额补贴投入,用于抑制国内尚未市场化的国内原油价格成本。 但这种财政拨款补贴方式透明度不够,并且存在非市场化的补贴方式的作价依据不合理的问题。 中石油和中石化作为国际市场上的上市公司, 其经营业绩同样要向国际投资者负责, 但这种高度垄断下和国家定限价的方式带来的巨大盈利和亏损很难向社会、 股东和广大投资者交待。 这还将产生两方面问题: 一是靠国家调剂补贴过多,势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需要有一个透明合理的作价模式; 二是如果补贴不够(少了),广大投资者(包括国际投资者)势必会有微辞,甚至引发一系列问题。 不走煤电行业的老路不走煤电行业的老路 煤电两行业也面临着缺乏权威的市场定价模式的问题。 直接导致煤电行业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国家主管部门和供需双方, 难以建立国家和老百姓一直关注的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和长期合同,甚至威胁国内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