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0452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滁州二中高中语文安徽省滁州二中高中语文 1.3囚绿记囚绿记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23、思想和情感目标: (1)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2)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 感的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 到思想上的升华。 教学设想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深化,从品位凝聚着作者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关键语句入手,引

2、导学 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故都的秋 ,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以后,相信 大家一定对北平的秋色还恋恋不舍,那么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描绘北平景 色的文章囚绿记 ,来共同体会作者那深深的“爱绿”之情。 2、 介绍作者:陆蠡(li) (1) 解释读音:蠡字是多音字,读二声时,是瓢,贝壳的意思;用于人名时读作三 声。如 范蠡。 (2) 作者简介:陆 蠡,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生于 1908 年,1932 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

3、42 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代表作品:散文集海星 、 竹刀 、 囚绿记等 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 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3)其他作家的评价: 巴金老人在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 同他谈 话 “ 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 , 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 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而他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篇淡雅的散文呢?下面 我们来介绍一下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 1938 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

4、” ,他 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 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一、整体感知 1、 释题 囚绿记中的标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囚绿”说明把绿色囚禁起来。 “记”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叙事性散文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作手法。下 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朗读全文。 2、 整体地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全文 (2)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将全文划分段落,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段落大意,能象“囚绿”那样用 两个字概括更好。 多种分法: A、 将文章分为五段: B、将文章分为四段: 寻绿(14) 恋绿(18

5、) 观绿(57) 囚绿(812) 囚绿(812) 释绿(13) 放绿(13) 念绿(14) 怀绿(14) 让学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 (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 (3)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囚绿?(因为他爱绿) 他把绿“囚”牢了吗?(没有,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同学们刚才的回答都非常好,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把握囚绿记这篇课文 的整体脉络。下堂课我们将进行重点赏析,课后请同学们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同时也掌握了课文的整体 脉络。这节课,我们将对课文进行重点分析! 三、重点分

6、析和解读 1、 默读第一部分:寻绿(14) (1) “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自成一段,说明这件事情让我难忘。 (2)第二自然段,交代了寓所的具体情况。问题: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寓所?(突出其 简陋的特点)(3)屋子简陋,可我却选择了它,是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理由。这里给读者留下悬念, 很自然的引起下文。 (4)提问:谁能找出屋子如此简陋,但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那个理由是什么? : (5)提问: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更加的衬托出我追求绿的迫切心情) 从刚才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大家不难看出,作者对绿是热切追求的。(导出板书 寻绿热切追求) 2、 第二部分。

7、观绿(57) (1) 、同学带感情朗读第 57 自然段。 (2) 、通过刚才的朗读 ,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请你找出文中作 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并找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它是快乐)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它是,它是快乐。 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 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3) 、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 ? 引导学生从作家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 考。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 、 “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等)(4)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为什么要用

8、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呢?(“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渴盼、迫切的心情。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 , 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 , 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 安慰自己的心灵。 )(4) 、通过对这两个自然段的阅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爱绿之情,日益变深。哪两 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心理变化? 同学们,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被绿滋润了那颗等焦的心,使他感悟到了绿色 对处在逆境中人的重要性。他已经已经忘记了种种困倦和不愉快,甚至留恋于这片绿色,那 么他现在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喜欢满足) (导出板书 观绿喜欢满足) 3、 第三部分。囚绿(812) (1) 、请同学们默读 812 自然段,

9、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色”? 为了装饰这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作者竟然“残忍” 的绿枝条囚禁了起来。 (联系同学,如果同学们被囚禁起来会怎样?颓废、抑郁、 崩溃)但是,最初的时间里,绿枝条比在外面生长的更为茂盛。(2) 、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 ,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生的欢喜”应该 怎样理解?(生的欢喜即天性喜爱绿色,喜爱这象征生命、希望、幸福的绿色,表达我 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文章中我在自私的念头的驱使下,将绿色囚禁在了房间里,为的是让绿色和我更亲密, 作者甚至已经更换了对“绿枝条”的称呼,称呼他为“绿友” ,更深刻的说明了作者对绿色 的喜

10、爱之情!但是“绿友”按照作者的安排生长了吗?(没有)(3)在作者眼中,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的特点, “伸开柔软的卷须” “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 婆娑的摆舞” ;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 “我要借绿色来比 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 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 像病的孩子” ;它是倔强的、坚贞的, “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 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

11、屈服 黑暗的囚人” 。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 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 ) 尽管绿友是顽强的,是固执的。在第 11 段,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 可以说,即使一个普通人也会生命怀有怜惜之情,但是作者却没有。因为什么?因为绿 友的固执,损伤了作者的自尊心。因此,魔念在我心中产生了。 (4) 、如何理解这种魔念?(魔念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绿囚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和善意,执 著的向着阳光生长,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于是“我”很恼怒,以致于要 把它继续囚下去。 ) 虽然绿枝条此时十分憔悴,但是作者魔念占了上风,最终决定离开北平时再放绿。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

12、,作者为什么会因为绿枝条的固执而恼怒?是因为他爱绿至极。 (导出板书 囚绿爱绿至极) 4、第四部分:放绿(13)(1)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点明了写作背景。“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体现了作者发自内心 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 抒发了作者祝愿天下所有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光明。 作者在放绿的同时也是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并点出了文章的主旨!(导出板书 放绿点明主旨) 5、第五部分:怀绿(14)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导出板书 怀绿惦念牵挂) 四、总结升华 1、 结合写作背景和文

13、章的主题来看,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 “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 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 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顽强抗争的反映。 (导出板书 顽强抗争) 2、 本文运用最多的就是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可以通过描写某种具体事物来进行暗 示、喻旨另一种事物。借物抒情是象征手法的一个方面,作者写囚绿记赋予 绿以象征意义,他是生命、希望、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而常 春藤象征了作者本身的品格。作者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

14、于黑暗”的精神,借以 歌颂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对 光明的向往之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此类散文时应该从物的特点思考 , 展开联 想,从而把握意象特征。 (导出板书 向往光明)3、 请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4、 总结 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以“寻绿” 、 “观绿” 、 “囚绿” 、 “放绿” , “怀绿”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在这条明线下还隐藏了一条暗线,即作者感 情的发展和升华,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一定也学到了常春藤的那永不屈服, 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 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五、课后作业: 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写一 段 200 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六、板书设计寻绿(14) 热切追求观绿(57) 喜欢满足囚绿(812) 爱绿至极 放绿(13) 点明主旨怀绿(14) 惦念牵挂囚囚 绿绿 记记顽强抗争顽强抗争向往光明向往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