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0445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春人教版七下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2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备课人:吴燕飞 时间:2013-3-25 总第 12-1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能力目标:学会测量胸围差的方法,了解自己的胸围差; 教学重点: 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难点: 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过程中膈肌的运动;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准备: 挂图,模拟呼吸运动装置;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演

2、示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堂课内容】 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系统由 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又由 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五 个部分构成。 师: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各有些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鼻:鼻毛、黏膜温暖、湿润、清洁空气;咽:气体的通道; 呼吸道 喉:气体的通道、发声器官声带 位于喉部;气管:纤毛、腺细胞湿润、清洁空气;支气管:气体的通道; 【导入新课】 师:外界空气会由呼吸道会进入到肺部,再会经由肺部进入到人体的组织细胞。 但是,为什么外界的气体会进入到肺部呢?外界气体进入肺部后,又发

3、生了一 些怎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 交换 。 【新课讲授】 师:人体是如何将气体吸入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 师:事实上,在我们呼吸的过程中,胸廓的容积是有规律地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否与何种原因迫使外界气体进入有关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书 P47 实验:测量胸围差。通过测量胸围差,我们可以较准 确地判断胸廓的容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实验。 附:实验讨论题答案:附:实验讨论题答案: 1.同学间的胸围差有差异。这同性别、年龄以及是否经常锻炼等有关系。 2.胸围差不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膈顶部的下降和回升使胸腔

4、的上下径 发生变化,也可以影响胸廓的容积。师:人在呼吸的过程中,胸廓的容积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吸气时,胸廓的容积 变大;呼气时,胸廓的容积变小。使得胸廓容积发生变化的原因只要有两个: 一,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变小和变大(肋间 外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上提升,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延长, 肋间外肌收缩越强,肋骨的提升将越高,胸廓的前后距离越加大; 肋间内肌的肌纤维斜行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当其收缩时,是肋骨 更向下斜,使胸廓前后、左右径均缩小) 。 二,膈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胸廓的上下径扩大和缩小。在吸气时,膈肌收 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呼吸时,正好相反,膈肌 舒张,膈

5、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膈也叫横膈,介于胸、 腹腔之间,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呈穹窿状,两侧凸面向上,周围部 为肌质,中央为腱膜中心腱。当膈肌收缩时,中心腱移动不大, 而两侧穹窿突起则向周围降落。膈肌收缩越强,横膈位置越低,中 心腱也明显下降。膈肌舒张时,腹壁收敛迫使腹腔内脏回复原状, 膈肌穹窿顶重向上,使胸腔上下径缩小) 。 师:胸廓的变化和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 气后师胸廓扩大? 师:同学们可以看看书 P49 的演示实验,想一想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 么情况下回缩? 学生代表上台做这个实验,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在把橡皮膜向上顶时,气球回缩;挪开手橡皮膜向

6、下缩时,气球胀 大。 师:再想一想,游过泳的同学一般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刚下水的时候,如果水 超过胸部,你会感觉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为什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 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综合这几个 例子,你能否得出胸廓扩张与呼吸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 生: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师:为什么胸廓扩大会导致吸气呢? 师: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 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胸廓也是这样, 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会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 就会被压出。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

7、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 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 膈肌舒张使得胸廓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师:这也就是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会由气压高(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气压 低(浓度低)的地方。 师:气体进入肺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师:请同学们看书 P50 资料分析。 学生讨论。 附:资料分析答案:附:资料分析答案: 1.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石灰 水的浑浊程度大,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 2.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通常地说,实验组减去对照组的变化数量,可以 得到实

8、验组产生的变化数量。但是,这一实验只是定性观察,因此,只能起到 对比的作用。 3.人体吸入的空气,二氧化碳含量较少;而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再加上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由此可 以推测,在人体中也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的过程。根据对呼吸道和肺 的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 师:可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 增加。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师: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 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的肺泡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 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9、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 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吸的过程排出体外。 师: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想想看, 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 生:线粒体。师:氧气由外界进入,最终被人体的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经历四个阶段:1,吸气,含氧气较多的空气进入肺; 2,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3,氧气随血液流经全身; 4,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血液进入到组织细胞中,最终为细胞利用。 师:请一位同学参照以上四点,说出二氧化碳最开始由组织细胞产生,到最终 排出体外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生:1,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合成

10、二氧化碳; 2,由于气体扩散原理,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进入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 管中; 3,二氧化碳随血液流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4,由于气体扩散原理,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最后由于呼气,被排出 体外。 师:气体由肺泡到达血液中,要穿透几层膜?由组织细胞中到达血液,要穿透 几层膜? 生:分别是 3 和 4 层。 师:做课后练习。 附:练习答案:附:练习答案:1.(1)在相同的时间内,坐、散步和睡眠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少。游泳、慢 跑、踢足球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多。依据是教科书中第 51 页的表格。(考 虑到还有无氧呼吸供能,因此,特别是较激烈的运动,不能单以单位时间内的 耗氧量来确定

11、耗能多少。这不能要求学生回答清楚。)(2)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 大,是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打篮 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 就较少(本题较深,意在启发学生查找资料)。 2.(1)左图同右图相比,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比较缓和。(2)左图可能反映睡 眠或散步,右图可能反映剧烈的运动。板书设计: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胸廓舒张(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 ,吸入气体胸廓收缩(膈肌舒张,肋间内肌收缩) ,呼出气体 二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比较吸入气体: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少; 三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穿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最终进入全身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穿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中,最终排出体外; 四 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气压高(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浓度低)的地方 五 氧气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所需经历的四个阶段1,吸气,含氧气较多的空气进入肺; 2,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3,氧气随血液流经全身; 4,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血液进入到组织细胞中,最终为细胞利 用。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