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01682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1 课课 割据与分立割据与分立 前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政治上,政权更迭频繁,战乱迭起,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矛盾交织。 经济上,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经济格局开始变化。 民族关系上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 秦汉建立大一统帝国,为何三秦汉建立大一统帝国,为何三五世纪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局面?(探索与争鸣)五世纪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局面?(探索与争鸣) (1)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影响在汉代还未消亡; (2)地区差异造成的地方意识南北方经济文化差异。 (自然经济) (3)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自给自足的

2、 经济资源,与丧失控制力的统一王朝分庭抗礼,形成分裂割据势力; (4)衰弱的中央政府丧失对地方的控制东汉末年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 相互角逐,皇权衰微; (5)周边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建立政权五胡入主中原 一、三国鼎立一、三国鼎立 (一)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一)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膨胀,皇权衰弱,军阀割据混战。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膨胀,皇权衰弱,军阀割据混战。 看地图: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占据江东、袁术占据扬州、看地图: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占据江东、袁术占据扬州、 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度占据辽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度占据辽东

3、 军阀混战的影响:经济破坏,生灵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军阀混战的影响:经济破坏,生灵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 三国鼎立形成过程综述:三国鼎立形成过程综述: 第一步:第一步:200 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第二步:第二步:208 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三步:曹丕、刘备、孙权各自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第三步:曹丕、刘备、孙权各自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鼎立结束过程综述:(三家归晋)三国鼎立结束过程综述:(三家归晋) 曹

4、魏灭蜀曹魏灭蜀西晋代曹魏西晋代曹魏西晋灭吴,统一西晋灭吴,统一1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条件(曹操的谋略):条件(曹操的谋略): 政治上:政治上:1)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 ,196 年将汉献帝迎至许县,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年将汉献帝迎至许县,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2)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唯)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唯才才是举)是举) 经济上:实行屯田,努力发展辖区经济经济上:实行屯田,努力发展辖区经济军事上:军事上:200 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前三者加火烧粮仓是获胜原因)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前三者加火烧粮仓是获胜原因)2.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208 年年 (

5、1)背景:)背景: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曹操统一北方后,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曹操统一北方后,于 208 年率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年率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 2)刘备、孙权联合抗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 A 刘备三顾茅庐,获诸葛亮辅佐。诸葛亮建议刘备谋取荆州、联吴抗曹,为刘刘备三顾茅庐,获诸葛亮辅佐。诸葛亮建议刘备谋取荆州、联吴抗曹,为刘 备日后发展奠定基石。备日后发展奠定基石。 B 孙权在周瑜、鲁肃等人辅佐下,在江东发展。面对曹操南下局势,同意联合孙权在周瑜、鲁肃等人辅佐下,在江东发展。面对曹操南下局势,同意联合 抗曹抗曹(2)结果:)结果:A 火烧赤

6、壁,曹操北还,再也无力南下火烧赤壁,曹操北还,再也无力南下 。 B 刘备进占四川(益州)刘备进占四川(益州) (趁机占据荆州大部取得了立足之地(趁机占据荆州大部取得了立足之地 ) C 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3)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3三足鼎立的形成:三足鼎立的形成: 220 年,魏年,魏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曹魏” 221 年,汉年,汉刘备刘备 成都,成都, “蜀汉蜀汉” 229 年,吴年,吴孙权孙权 建业(南京)建业(南京) , “孙吴孙吴”注意:三国两晋南北朝重要特征:

7、注意:三国两晋南北朝重要特征: 政治政治国家分裂,战乱频仍国家分裂,战乱频仍 经济经济南方经济发展南方经济发展 民族关系上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加强民族融合加强 (三)三足鼎立形成的原因(三)三足鼎立形成的原因1.三分天下的原因三分天下的原因 (1)直接原因:赤壁之战后三方实力趋于均衡,)直接原因:赤壁之战后三方实力趋于均衡,各个地区封建经济发展、各个地区封建经济发展、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 向的加剧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长江流域上下

8、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 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 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 翦伯赞主编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中国史纲要 (2)主要原因:东汉皇权衰落,豪强势力恶性膨胀,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其)主要原因:东汉皇权衰落,豪强势力恶性膨胀,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其 中三支力量脱颖而出,彼此实力趋于均衡。中三支力量脱颖而出,彼此实力趋于均衡。 (四)三足

9、鼎立形成的评价(地位):(四)三足鼎立形成的评价(地位):A 三分天下是历史的进步:与汉末八方割据、连年混战相较,三足鼎峙的局面三分天下是历史的进步:与汉末八方割据、连年混战相较,三足鼎峙的局面对社对社 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为有利。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为有利。B 三分天下只是短暂的势力均衡,处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与西晋统一之间的过三分天下只是短暂的势力均衡,处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与西晋统一之间的过 渡期,随着均势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必会随之出现。渡期,随着均势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必会随之出现。 原因:原因: 1)三方发展不平衡:某方因各种有利因素而获得长

10、足进展后,均势就会被打破,)三方发展不平衡:某方因各种有利因素而获得长足进展后,均势就会被打破, 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其后的三国归晋体现了这一趋势。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其后的三国归晋体现了这一趋势。 2)人民渴望统一:分裂割据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民心总是渴望在中)人民渴望统一:分裂割据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民心总是渴望在中 央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下,避免战乱,获得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要求央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下,避免战乱,获得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要求 统一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统一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3)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为新的统一奠定基础。)

11、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为新的统一奠定基础。 二二 、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南北经济差异:(一)南北经济差异:1)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高于其他地方,东南闽、粤)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高于其他地方,东南闽、粤 和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较为落后。和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较为落后。2)黄河流域处于经济重心。)黄河流域处于经济重心。复习:复习: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 成为最早经济中心。成为最早经济

12、中心。 西周定都镐京,关中地区成为奴隶社会政治经济中心;西周定都镐京,关中地区成为奴隶社会政治经济中心; 秦和西汉定都关中,使其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发展。黄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秦和西汉定都关中,使其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发展。黄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山地。平始终高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山地。 (二)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二)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1)夏商周秦汉)夏商周秦汉黄河流域处于经济重心。当时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居黄河流域处于经济重心。当时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居 高,东南沿海和西南山地社

13、会经济较为落后。高,东南沿海和西南山地社会经济较为落后。 (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北方战乱,南方开发。当时中原经济严重破坏,人口大量南迁,传播北方战乱,南方开发。当时中原经济严重破坏,人口大量南迁,传播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3)隋唐)隋唐国家统一,疆域辽阔;运河开凿,南北沟通;安史之乱后,北方混战南方安国家统一,疆域辽阔;运河开凿,南北沟通;安史之乱后,北方混战南方安 定,北民南迁。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呈现南北经济持平的局面。定,北民南迁。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呈现南北经济持平的局面。 (4)南宋)南宋北方战

14、乱、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 (三)区域经济发展原因:(三)区域经济发展原因:1 中原战乱集中,北民南迁:中原战乱集中,北民南迁: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集中,人口南迁至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为南方补东汉末年,中原战乱集中,人口南迁至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为南方补 充了劳动力,并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充了劳动力,并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2 三国政府三国政府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a、北方曹操的措施:屯田、兴修水利、革新技术;效果: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北方曹操的措施:屯田、兴

15、修水利、革新技术;效果: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 序序b、蜀汉的措施: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蜀汉的措施: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 展;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聚居地。效果:促进西南地区经济,为民族融合做出了重展;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聚居地。效果:促进西南地区经济,为民族融合做出了重 要贡献。要贡献。c、江南孙吴的措施:发展农业、手工业;迫使山越族耕种。效果:推动山越人经、江南孙吴的措施:发展农业、手工业;迫使山越族耕种。效果:推动山越人经 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 ( 1)曹魏政权发展经济的措施及后果:屯田制)曹魏政权发展经济的措施及后果:屯田制“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耕且守。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耕且守。 ” 通典通典卷二卷二屯田屯田A 屯田结果:对恢复发展屯田结果:对恢复发展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流民和土地结合)的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流民和土地结合) 、保、保 障军粮供应具有不小作用障军粮供应具有不小作用B 屯田条件:汉末军阀混战,大量土地成为无主荒田,农民沦为流民。屯田条件:汉末军阀混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