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01652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 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课时安排 安排 2 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

2、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 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 ,又 “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 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 纳谏 。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 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 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

3、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 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 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 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 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丽 朝(zho) 服衣冠(gun) 窥(ku)镜 期(j)年 朝(cho)于齐 间(ji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4、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 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

5、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 ,仔细。 4、诚 a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 假设,如果、果真 (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

7、、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引导思考: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 “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 “孰与”相同,都表比较。 “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 “孰与”即“与孰” 。 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 (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

8、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 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 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 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

9、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 的方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 ,继尔“时时而间 进” ,最后“无可进者” ,终于“战胜于朝廷” 。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 :妻、妾、友 三答 三比:妻私我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 下赏 三

10、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以现身说法 齐威王广泛征求意见 各国“皆朝于齐” 四、布置作业:读了本文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读后感训练。 例文 纳谏与止谤 重读邹忌讽齐王讷谏有感 臧克家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 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 故事性强,有趣味,引人入胜。六十年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 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 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

11、上,俯视一切。能倾 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 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 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 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 年,

12、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 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奋不已!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止谤这篇古 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 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紧耳朵。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 。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 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 。 齐王与厉王,两种对待谏谤的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历史是一面镜子。 邹忌讽齐王 纳

13、谏 召公谏厉王止谤这两篇古文,我们对照着读,大有可以借鉴之处。 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些作负责工作的领导同志,在言行方面有明显的缺点和错误,文过饰非,怕 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立即火冒三尺,像阿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疮疤一样。有 的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仗势凌人,以冰棍对付热情,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 则,全成为过耳东风。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贻误工作,伤害同志,最后,自己也难免于垮台。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四人帮”的所作所为。他们当道之时,得意忘形,凌驾一切。 江青一句屁话,成为“圣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棒止谤,冤狱累累。人力无穷,天网恢 恢,他们的滔天大罪,终于被清算

14、。 谏难,纳谏尤难。要得到成果,需要双方合力。有敢直谏或讽谏的良臣,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 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没有齐威王善听的耳朵,也是白费唇舌,枉 运心机。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不仅由于它的意义,也还因为它那委婉而讽的进 谏方法。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辞严的态度,反之,却以 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出之,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 这种构思,这样笔法,与触龙说赵太后如出一辙,而同样奏效。这么写,生动亲切,娓娓动 听,饶有情趣。这篇文章,用了大半篇幅作了譬喻的描绘,三个人物的情态和心理,真实透彻, 入情入理,令人信服。譬喻止于“皆以美于徐公”,接下去,“今齐地方千里”来个陡转,入 了正题,由于妻妾、朋友的“私臣”,联系全国上下“莫不私王”,譬喻与正题扣得极紧。谏 议的结果是“战胜于朝廷” 。 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如果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也来个“悬赏纳 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最后的结果呢,也可以想知。准是改进 了工作,提高了效率,像不干净的身子洗了清水澡,受到广大群众的鼓励与表扬,对四化的进 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如若不信,盍试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