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师大版八上《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9920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北师大版八上《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北师大版八上《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北师大版八上《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北师大版八上《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北师大版八上《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北师大版八上《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北师大版八上《黄果树瀑布》word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一、教案背景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二、教学课题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 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2、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2、读课文,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 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的写作特色

3、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 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 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

4、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 中边读边悟黄果树瀑布的壮观。 观看图片和录像,形象生动地把黄果树瀑布的壮观和美丽展现给学生,学生很好地感悟了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录像,http:/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2)读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2反自读情况:(1)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2)多形式,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3整体感知课文

5、内容。(1)假如你是老师,就课文内容,你想给同学提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相机指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介绍徐霞客,理解“沉醉” 。提问:是什么让徐霞客和作者“完全沉醉”了? (三)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1默读课文,勾画:黄果树瀑布是什么让人沉醉?2交流体会,指导读文 24 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机调整读文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 ) 第 23 自然段 (1)生读文,感受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和形态壮美的特点。 (2)多媒体出示语句,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打比方在句中的表达作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

6、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 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3)填空,练习延伸。多媒体出示句子: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_,最后像_。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_。 (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沉醉” ,指导背诵。 第 4 自然段 (1)生读文谈体会。 (2)自由朗读第 4 自然段,勾画:“奇”在哪里? (3)课件演示“银雨洒金

7、街”的奇景,体会水花“腾空而起” “随风飘飞” “漫开浮游” 。 (4)指导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结,体会黄果树的壮美景象让人“沉醉” 。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可增加 57 自然段内容的交流学习。 ) (四)布置作业1认真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2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3写几句话,用上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描写一处景物的声音或形态。附板书设计:17黄果树瀑布声音:渐近渐响 形态:雄伟壮观 沉醉 第第 2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习课文 57 自然段,通过朗读等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壮 美,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学习“

8、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缝隙、悬挂、沉醉、掩映、气势非凡、2总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像让人沉醉。3导入新课:读读课文 57 自然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二)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1自由读文 57 自然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2生交流,师指导。(1) “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 ”作者观察瀑布的位置发生变化。学习写作方法:这种按游览顺序而写的方法叫“移步换景”

9、。(2)不仅有作者的所见、所闻,还有作者的所感,借物抒情。黄果树瀑布壮美的气势、轰鸣的声浪挟着大自然那无限生机,给人以性情的陶冶,更令人“沉醉” 。3品读重点句子,有感情朗读。(1)生默读课文,勾画:体现大自然无限生机的句子。(2)读句子,谈体会,学习表达方法。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瀑布落入谷底跳起的水珠直打到我们的脸上,还会舒服吗?填词练习。 (课后练习 3)指导在感情朗读课文第 5 自然段,体会舒服极了。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读望庐山瀑布 ,作比较,看图: http:/ 1&

10、di14860561200&objURLhttp%3A%2F%2F%2Ftravelline%2Fimages%2F121931img2009112414200894.jpg&fromURLhttp%3A%2F%2F%2Fb1%2Fviewtravelline.asp%3Fid%3D43086%26lineid%3D121931&W800&H600&T9421&S126&TPjpg 体会形态壮美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播放瀑布的声音,说

11、说你听见了什么?心情怎样?有感情朗读句子,指导“灌满” 。(3)指导朗诵第 7 自然段,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师描述黄果树瀑布非凡的气势,轰鸣的声浪,生闭目想像。面对大自然的这部杰作,你想说点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把瀑布看作一个人,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豁达、开朗,体会“胸膛”像“张开的山谷” 。 )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回扣“沉醉” 。1课件演示:徐霞客记录黄果树瀑布的资料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2齐读第 8 自然段。 (四)拓展1课件演示:中国著名的瀑布2交流描写瀑布的经典诗文:瀑布播放视频,体会雄伟壮观。http:

12、/ 沉醉感受:灌满活力六、教学反思:六、教学反思:黄果树瀑布是一篇内容优美的课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浏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感悟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特点,在处理教材时,我引导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形态以及作者的感受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教学方法主要就以感悟语言文字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通过理解重点句、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从导入到品读,再到赞美小结,每一环节,环环紧扣,衔接自然。其中我认为这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是:1、声

13、音视频运用的恰到好处。在让学生感悟瀑布声音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比喻句去感悟,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知道了瀑布声音的变化,此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瀑布由低到高的声音视频,学生听得非常仔细,感觉瀑布很神奇,不由得发出赞叹,然后再让学生再读文本,学生读出了特点,读出了体会。这一环节我认为比较好。2、思想教育渗透到位。其中表现在两个环节上:(1)通过学习本文,不仅要让学生领略瀑布的神奇壮美,还让学生感悟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所以在读到文章第七自然段时,我相机渗透这样的教育:“大自然实在是太伟大了,对我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涤,以后遇到困难了不怕,遇到难题了想办法解决,跌到了再爬起来

14、,别人误解了别放在心上,做一个坚强乐观心胸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我们感谢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博大的胸怀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育他们也要做一个胸怀开阔的人。(2)文章结尾时,透过对黄果树瀑布的三次赞美,再讲解赛特凯达斯瀑布的悲惨遭遇,学生从亢奋一下子降到低落,学生很自然的说出了要保护大自然,要爱护环境的话。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相信不用老师多说,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已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当然也有很多不足:1、第一环节复习词语好像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2、在学到“银雨撒金街”时,我只是让学生了解了是怎样形成的,缺少了多媒体资源,觉得缺少美感。学生很难读到那种美的境界。3、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老师指导朗读不到位,学生读得不到位。课后通过反思,我觉得可以这样改进:1、第一环节导入,我直接把瀑布的图片呈现给学生看,给他们直观的印象,通过视觉先感受瀑布的壮美与神奇。再通过学习升华感受。2、通过网络多搜集几张瀑布飞溅、漫天浮游的图片,或者银雨撒金街的相关的视频更好,及时放给学生看一下,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情境之中,情由境生, 这样他们读得也就更到位了,而不用我借助手势指导读了。3、在指导朗读环节除了教师个人范读外,我觉得应该多给学生自读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抓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