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91869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word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空气知识技能知识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过程方法过程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价值观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设设 计计 意意 图图一一、创创设设情情境境引引入入课课题题 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 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 活离不了。 (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 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 明无

2、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 在吗?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 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今天我 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 相关的空气。 二、实验导学探究原理二、实验导学探究原理 空气如此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 是怎样发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回到二百多年前,一起看看科学家们 当年是如何工作的,或许会给我们今 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空气的历 程,重点展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 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 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板书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现在我们能否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 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 里氧

3、气的含量呢出谜底:空气讨论发言: 说出能够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 实例。 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 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 1/5 的?分析教师课前提供的信息。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放松 心情,暗 示化学与 生活紧密 联系。引导学生 探究,激 发探究欲 望,激活 学生的思 维。通过有关 空气发现 史料的学 习,初步 认识科学 家的实验 模式,激 发学生探 究欲望, 去亲自体 验科学家 的探究过 程。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设设 计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学生活动生活动设设 计计 意意 图图 【课前提供的信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 色固体)五氧化二

4、磷可溶于水。硫+氧气二氧化硫(无色气 体)二氧化硫气体易溶于水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 +水 (课前提供实验装置教材图 2-3) 【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根据提供的 内容设计了实验方案,下面请各小组 派代表汇报结果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连接装 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 象、记录实验结果。 【 演示实验】2-1 【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 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 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 而水倒流。 分析讨论 1、根据拉

5、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 占 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 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15?可能的原因 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 的氧气? 三、归纳总结形成概念三、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 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 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 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共同讨论方 案的可行性,比较后得出最佳方案: .选用红磷燃烧,因为生成的五氧 化二磷是固体。.将集气瓶装水后的剩余部分分为 五等分,做好记号。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分析讨论】 1.描述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 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水

6、面上升不满 15 的原因有: 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等装置 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 2、随着燃 烧的进行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程度 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因此瓶中还 有少量残余的氧气。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 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化学符号。学生练习结合配套练习学生练习结合配套练习让学生在观 察与讨论中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从中培养科 学观察、规 范表达和分 析问题的能 力。树立实 事求是、严 谨务实的科 学态度。对 实验现象作 进一步的分 析、探究, 培养学生的 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对 所获得的事 实与证据进 行归纳,得 出结论。培 养学生的规 范表达能力教教点燃点燃学学反反思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