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7427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溶解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2、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 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

3、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7.学生实验

4、: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第二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5、 1、沙 1、面粉 1。教学过程:一、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 (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 (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二、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

6、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第三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7、。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 、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

8、与不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

9、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用试管装 1/3 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第四课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教学准备:分组实验:装 30 毫

10、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20 克、苏打 20 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 1。教学过程: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2.教师提问:给 20 克的食盐和 20 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5.汇报交流:二、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

11、吗?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 (参考 P29)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三、课后作业: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2.等量的食盐和小苏打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谁的溶解能力强?第五课 溶解的快与慢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 、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

12、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1、勺子 1、水槽 1。教学过程:一、哪一个溶解的快。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 10 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 ,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学生观察实验。

13、 (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 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3制定实验设计。 (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

14、。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三、课后作业:1.在探究物体溶解的快与慢活动中,我们采用的试验方法叫(对比实验2.(即加热又搅拌)能使砂糖很快溶解。第六课 100 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

15、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分组实验材料:食盐 1 小瓶备用、 (亦可每包 2 克的食盐10 包) 、筷子 1、盛 50ml 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 1。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 3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

16、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 200ml 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 (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 50ml 水来做实验。 (在课题一杯后加上 50ml)二、制定一杯水 50ml 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 20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 50ml 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2.学生猜测:2 勺、3 勺、5 勺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 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 (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一、研究的问题 50ml 水能溶解几勺食盐?二、准备的材料1、一杯 50ml 的水。2、一小袋盐。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三、研究的方法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四、研究结果我们发现:50 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1.一勺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