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六册《特产 3》版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74216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第六册《特产 3》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第六册《特产 3》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第六册《特产 3》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第六册《特产 3》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第六册《特产 3》版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特 产产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开放单元,主题是“特产” ,由一幅主体画页、一篇自读课文、两首古诗和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组成。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了搜集资料、口头和文字描绘特产等学习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 ,了解课文从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来描写故乡的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3.口语训练:做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了解家乡的特产;难点是学

2、会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教学课时:教学课时:4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你的爸爸、妈妈到过外地出差吗?都到过哪?他们会给你带回什么?(或你到过亲戚朋友家,他们给过你什么礼品?)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出示中国地图,相机点出学生说的地方。(从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直接认识程度,也为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对全国各地的特产情况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揭示课题:二、揭示课题:爸爸妈妈带回(或亲戚朋友送给你的)这些当地特有的产品,我们都把它叫做特产。 (板书课题)三、交流讨论三、交流讨论1.你知道哪些特产?它们的产地分别在哪?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地图2.介绍课前自己搜集的资料四、

3、人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有关特产的包装袋、盒。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有关特产的包装袋、盒。1.投影出示:请学生说出这些物产的产地(有些物产的产地不是唯一的,可鼓励学生多说,但要求学生注意倾听,不重复别人的发言。 )(给学生展示的空间,他就会乐于去表现。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学会从多方面吸取经验。 )丝绸- 辣椒- 枸杞- 茶叶- 香菇- ()- 2.自由读词语,你认识哪个生字,怎样记住的?不理解哪个词语?3.出示实物,学生观察4.指名做练习,交流:丝绸-浙江辣椒-四川、湖北、湖南(1)在地图上找一找(2)你还知道哪些物产和它们的产地?表扬查资料、多问的学生。五、播放有关地

4、方特产的录像(如景德镇的陶瓷、新疆的葡萄干等)五、播放有关地方特产的录像(如景德镇的陶瓷、新疆的葡萄干等)(通过录像资料,学生会对各地的特产有更深的了解。 )六、小结六、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勤劳的中国人民善于创造,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从洛阳的唐三彩到中国的每一个地方的特产都让人爱不释手。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对各地的特产写下优美的诗句流传至今。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古今中外对各地特产的描述的优美篇章。七、课堂练习七、课堂练习同学们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特产,八、作业安排八、作业安排生动地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九、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九、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教学准备:教师:中国地图、投影仪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并搜集有关特产的包装袋、盒。十、自我问答十、自我问答本课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问一问学生知道哪些水果。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这些水果的产地,观察中国地图,了解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了解时间,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