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73487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课题课题 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1、谈话引入对树的观察 (1)师:同学们,在校园里、在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在山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 树,你有没有仔细地看看它们? (2)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树,比一比谁的发现多。2、看图片上的树 (1)出示一幅树的图片。 (2)师:这是一幅大树的图片,仔细看看这棵大树,告诉大家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是什么样的。比一比谁看得仔细说得多。 (3)学生看一分钟。 (4)组织学生交流、倾听。 3、回忆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什么 (1)师:这只是图片上的一棵大树,我们看不出更多的东西,回忆一下你看到过的一棵真 正的大

2、树,说一说你在树上或树下曾经看到过什么,先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交流。让学生把看到过的情况在小组里说一说。 (3)全班交流、讨论。 (4)师: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情况比图片上的发现是多还是少?为什么会多呢? 4、引导学生从看树到观察树 (1)师:如果我们现在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再去看看,你会不会看到更多呢? (2)师:为什么再去看看会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学材分析学材分析科学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能够获得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 的认识。课文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我看到了什么?“课本上印 着一棵树的图像,看了图能回答“我看到了一棵树“,但是看到的内容是有限 的。 2、想想

3、平时曾经看到的树,课本上用了六幅照片作为举例,介绍平时 曾经看到过的树的一些样子。 3、“如果现在来到一棵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这句话的含义,从科学观察方面说,是学生在进行观察前向自己提出观察任 务:我选择哪一棵树,选择树的哪一个方面或哪一个局部观察。 4、“我们怎 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呢?“这是引导学生考虑观察的方法。 5、课文的最 后两句话,表达的是科学观念、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要求。 总的 来说,要教学生从树的生长变化中观察树,从树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中观 察树。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经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直接体验,观察往往停留在单纯用 眼睛

4、看的阶段上。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大树为观察对象,以一个初学观察学 生的一般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几个依次递进的结构活动,让学生亲历一次 科学观察的过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的过程,能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观察过程中形成对科学观察的感性认识,体验 科学观察的乐趣。 3、科学知识:对一棵树有一个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是观察。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观察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一棵树的观察,形成对科学观察的感性认识。教学材料准备教学材料准备树的图片(或树的一幅画)(3)师:当我们想要了解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 察

5、活动就开始了。 5、交流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1)师:如果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想一想你想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才会了解这些观 察内容的更多知识呢?小组里讨论一下,看看你们组有哪些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如果太多 了记不住,可以记录一下。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倾听。 每一组都上台来说一说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其他组的同学听听这一组的观察内容和方法是 否可行,可以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6、实地观察一棵大树 让学生来到校园里的大树前自行观察一棵大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作好观察记录。教师 观察学生的观察活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经验与体会经验与体会1.2 课题课题 我的大树我的大树

6、(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一、交流上节课观察到的内容一、交流上节课观察到的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大树,并作了记录,今天来开个观察成果交流大会吧! 2你们觉得我们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比较好? 3取得共识:先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内容,再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观察到的成果。 (观察大树时就是按这样的小组进行的) 4全班交流汇报。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尽量不重复同学说过的话。过程评价: 通过动作告诉别人所观察到的树冠; 用手比划观察的那棵树的树 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观察的大树有多高; 观察树皮的颜色、粗糙程度;展示该树的树叶及果实。 5小结:图画、打比方、收集一些实

7、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再去观察一棵大树的话,结果会怎样? 二、学生拓印树皮画(教室外)二、学生拓印树皮画(教室外) 1刚才有同学说他观察的大树,树干非常粗糙,你们觉得老师所观察的那棵树的树皮粗糙 吗?展示教师拓印好的树皮画。 2学生观看教师已拓印好的树干画,主要让学生看树干的纹理。 3你们想把自己观察的那棵大树的树皮拓印下来吗? 4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所观察的那棵大树下拓印。 5选择校园一角,交流所拓印的树皮画,请拓印清晰的同学介绍方法。 三、细致地进行观察(教室外)三、细致地进行观察(教室外) 1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自己观察过的大树的叶子与树皮拓

8、印画,同学们相互交换,比比谁 能最先找到与叶片、拓印画相符合的大树? 2学生活动,让能快速找到大树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方法。今天,我们学到了许多描述大树的方法,余下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把 你们小组的观察记录充实一下。学材分析学材分析用各种简便方法描述树的样子; 用观察记录、实物标本、拓印资料说明树的特 点; 我能按别人的描述找到这棵树.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经验“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的结果进行描述,向 大家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的一课。这是我们对科学研究的首次描述,对学生 的要求不宜过高。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 到了什么

9、”进行描述。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2用简单的文字、图画、拓印等方法记录自己对大树的观察。 3完全体验大树“世界”的奇妙与生命活力。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观察、拓印、文字描述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树的拓印方法教学材料准备教学材料准备蜡笔、白纸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经验与体会经验与体会1.3 课题课题 各种各样的叶各种各样的叶(两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学生课前采集树叶(捡落叶注意事项:不乱摘树叶、不踩坏花草、不爬树采集) 导入新观察叶的颜色 课 小组交流、统计 判断是否同一种树叶 分小组活动 观察叶的形状

10、分观察叶的大小 小组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布置作业。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1.课前(或课内)采集树叶活动(捡落叶注意事项:不乱摘树叶、不踩坏花草、不爬树 采集) 。 2.整体观察树叶: .小组交流、统计: (1)清点自己的树叶,说说一共捡了几片树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2)把自己的树叶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的树叶放到一起,看看共有几种树叶,并作好 统计记录。 .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此环节也可放到局部观察之后) 拿出数量最多的那种树叶,小组观察讨论- 这些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 你根据什么,才说他们是同一种树叶? 你根据什么,才

11、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局部观察树叶:(分小组活动,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详细观察、比较、讨论、 描述).观察叶的颜色: 组内的树叶有哪些颜色? 按颜色的变化给树叶排列顺序。 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观察叶的形状: 叶子的形状相同吗? 按叶子的形状给树叶分类。 分小组交流介绍分类情况,并说说这几类分别是什么形状?学材分析学材分析本部分学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给学生植物的叶的整体印象,后三个 部分都是对树叶的某一部分的观察,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通过 比较等观察手段了解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否是同一 种树叶的判断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学生已有的知识

12、、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经验树叶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而且在前两节课对大树的观察中也对树叶进 行了初步的观察,学生对树叶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一些知识面宽的学生通过 各种媒体对树叶已有了较为深层的了解。对观察方法学生只是初步的了解。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比较观察和测量、描述的过 程,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按一定的观察内容和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能力。 3.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进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教育。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比较等观察手段了解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是本

13、课的学习重点;是否是 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是本课的学习难点。教学材料准备教学材料准备学生与教师一起准备各种各样的叶.观察叶的大小:自由观察比较叶子的大小,并描述。 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几片大小不一的树叶,分别描画在方格纸上,比较叶子的大小。 想一想还有哪些观察、比较叶的大小的方法吗?再次观察、描述。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介绍描述随堂板书) 课程资源:课程资源: 1.各种各样的叶子; 2.各种常见叶形的图片(或叶的标本) ; 3.有关叶的知识的课外资料。 练习与延伸设计:练习与延伸设计: 1.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一些树叶拼贴一幅图画; 2.收集有关叶的知识的信息、资料; 3. 采集若干

14、树叶供下节课观察。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经验与体会经验与体会1.4 课题课题一片完整的叶一片完整的叶(两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 观察认识一片完整的叶 比较不同的叶 比较不 同的叶柄描述树叶拓印树叶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1、 观察带叶的树枝,数一数有几张叶片,寻找叶与枝的连接,讨论叶 的组成,知 道怎样才算是一片完整的叶。 2、 分组观察讨论不同的叶片,说说树叶的不同点。 3、 观察比较叶柄的不同。 4、 分组交流讨论描述的方法,并且学习着描述,注意学会倾听。 5、 学习拓印的方法,并且进行树叶拓印。 板书

15、设计: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介绍描述随堂板书) 课程资源:课程资源: 4.各种各样的叶子; 5.各种常见叶形的图片(或叶的标本) ; 6.有关叶的知识的课外资料。 练习与延伸设计:练习与延伸设计: 收集不同叶脉、叶缘和叶柄的树叶。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经验与体会经验与体会 芹菜吃的是叶柄学材分析学材分析本部分学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一片完整的叶,第二部分是各种 不同的叶片,第三部分是各种不同的叶柄,后两部分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 复习和小结,并对学习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经验具有从整体入手,到具体观察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

16、进行 初步的探究活动,对植物的叶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怎样才算一片完整的叶,能够描述叶的特点,比较不同的叶和叶柄。 2.能够进行从整体到个别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且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 3.能够描述树叶的特点,学习并且拓印树叶。 4. 具有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的能力。学会倾听。导学方法导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不同叶片与叶柄的比较2.1 课题课题 寻访小动物寻访小动物(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回忆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回忆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讨论观察和调查的方法讨论观察和调查的方法实地调查活动实地调查活动 小组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小组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学生主要学习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