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07341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6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对立、特征和发音动作 端木三 提要 本文讨论现有特征理论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以发音动作为基础的特征系统。本文提出, 现有特征的数量可以减少。本文还讨论有关的理论问题,如复合音的结构,如何表示细微的发 音区别,以及特征是内在的还是约定俗成的。 关键词:对立,区别特征,主动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复合音 1. “对立”“对立” (contrast) 和“最小对立组”和“最小对立组”(minimal pair) “对立”可以泛指两个听上去不同的词,即两个语音形式不同的词,例见 (1) 。 (1) 对立组 a. mau-xei 猫-黑 b. mau-kau 猫-高 虽然两组词都不同,但是可以看出,(1a

2、) 的语音区别比(1b)的多。(1a) 里三个音都不 一样,而 (1b) 里只有第一个音不一样。有时候“对立”专指“最小对立组” (minimal pair),即只有一个音不同的一对词。因此,(1a)不是最小对立组,而(1b)是最小对立组。 最小对立组也可以叫做“单音对立组”。(2) 是两个其它例子。 (2) 最小对立组 (单音对立组) a. mau-nau 帽-闹 b. mau-xau 帽-号 最小对立组一般指两个词。可是因为其对立是由其中的一对音决定的,比如 (2a) 的 对立是由 m-n 决定的,(2b) 的对立是由 m-x 决定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一对音有 对立功能。 虽然 (2a)

3、 和(2b) 分别只有一对音不同,因此都是最小对立组,但可以看出,(2a) 里 m-n 的区别比 (2b) 里 m-x 的小。可见“最小”这个概念还不够清楚,这点我们下面 还会讨论。 声调的处理带来一个新问题。比如“毛” 和“帽”听上去不一样,应该是对立组。 可是它们是不是最小对立组呢?如果我们用 1、2、3、4表示普通话的四声,那么声调好 像是一个基本单位,“毛” 和“帽”好像是个最小对立组,见(3)。 (3) 声调对立:升降调看成基本单位 mau2-mau4 毛-帽 2 可是如果把升降调看成平调的组合,即把升调(如普通话的二声)分析成“低”加 “高”,把降调(如普通话的四声)分析成“高”加

4、“低” ,情况就不一样了,见例(4), 其中 表示高调, 表示低调。 (4) 声调对立:升降调看成平调的组合 m-m 毛-帽 如果双元音算两个元音,而每个元音各取一半声调,那么“毛” 和“帽”就不应该 算最小对立组,因为它们的韵腹韵尾都不一样,有两对不同的音。当然,如果把双元音看 成一个音,或者把韵母看成一个音(游汝杰 等, 1980),或者把声调看成一个单位,那么, 声调对立还是可以算最小对立组。 2. “本语有对立”、“他语有对立”“本语有对立”、“他语有对立” 、 “无语有对立”“无语有对立” 一个语言(或方言)所用的对立不一定和其它的语言一样。比如,l-n 在普通话有对 立功能,“兰”

5、-“南” 不同。而 l-n 在成都话无对立功能,“兰”-“南”不分,读 lan 或 nan 都可以。所以,“对立”这个概念跟具体语言(或方言)有关。我们可以区别 三种情况,见 (5)-(7)。 (5) 本语有对立: 在一个语言(或方言)里有对立,如 l-n 在普通话里有对立功能,可以区别“兰”- “南” 。 (6) 他语有对立: 在一个语言(或方言)里无对立,可是在别的语言(或方言)里有对立。比如,l-n 在在 成都话里无对立功能,“兰”-“南”不分,而在普通话里“兰”-“南” 不同,有 对立。所以,l-n 对成都话来说,是他语有对立。 (7) 无语有对立: 一种存在的(可以听得出或者测量得出

6、的)语音区别,但是没有任何语言(或方言)用它来 作对立(即没有任何语言用它来区别词)。 在描写一个语言(或方言)时,特别是在分析其音位系统或为其设计拼写系统时,一般 只包括“本语有对立”的情况。在描写音位变体 (allophonic variation) 时,可以以“他语 有对立”作为基础,即“他语有对立”的变体,应该包括在描写里,而“无语有对立”的 变体,可以不用描写。 “无语有对立” 的情况很多。比如,男女的音色不一样,可是没有任何语言用这种 音色来作对立。一个人累了和不累的时候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是也没有任何语言用这 种音色来作对立。说话的快慢,也很容易听出来,可是也没有任何语言用它来

7、对立词义 (元音或辅音的相对长短除外)。还有,两个语言(或方言)之间,看上去是相同的一个音, 也可能有细微的不同。比如,根据 Ladefoged (1992: 173-174) 的观察,美国加利福尼亚的3 人发 这个音时,舌尖一般是伸出来的,而英国南部的人发 时,舌尖一般不伸出来。 不过,这种细微区别,好像也没有任何语言用来作对立。 3. 区别性特征区别性特征 (distinctive features) 上面说了,词与词的最小区别,即“最小对立组”,是以音为单位的。现在我们讨论 音与音之间的区别。音与音之间的最小区别,一般叫做“区别性特征” 或“区别特征” ( distinctive fea

8、tures),有时也叫“语音特征”或简称“特征”。比如,我们说 m-n 的区 别比 m-x 的小,这是因为 m-n 之间相同的特征值多,而m-x 之间相同的特征值 少。具体说,我们可以把 m、n、x 分析成 (8),其中加号表示符合此特征,减号表示 不符合此特征。比如 +鼻音 表示鼻音,-鼻音 表示非鼻音。 (8) 部位 擦音 塞音 鼻音 有声 m 双唇 - + + + n 舌尖 - + + + x 舌根 + - - - 根据这个分析, m-n 之间只有一个特征有区别(“部位”的区别),而 m-x 之间有 五个特征有区别(每项特征都有区别)。 因为特征是区别语音的基础,而语音是区别词的基础,所

9、以特征实际上也是区别词 的基础。也就是说,“最小对立组”实际上是以特征为基础的。那么,区别性特征为什么 不叫做“对立特征”呢?这可能是因为“最小对立组”这个概念流行得早,区别性特征这 个概念当时还没有流行。否则,把区别性特征叫做“对立特征”也未尝不可。还有一个原 因,就是音与音的对立比较容易判断,而特征与特征的对立不大容易判断。比如 mau- nau 是一个音的对立,mau-xau 也是。可是 m-x 有多少特征的对立呢?这就没那么 容易判断了。在(8)里,m-x 好像有五个特征不同。可是在普通话里 m 并不需要五个 特征,只要两个就够了,即 双唇、鼻音 。同样,x 也只需要两个特征就够了,即

10、 舌 根、擦音 。这样,m-x 之间的特征区别好像就只有两个,即发音“部位” (place) 和 发音“方式” (manner) 的区别。 语言学的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一个是对音位的发现,即任何语言的任何词 都可以用一组元音辅音来代表。这个发现使我们可以为任何语言编写一套拼写系统。第二 个里程碑恐怕要算对区别性特征的发现,即任何一个音都可以用一组区别性特征来代表。 Ladefoged and Halle (1988:577) 认为,区别性特征是语言学过去一个世纪里最重要的发现。 语音学的专家 (Ladefoged) 和音系学的专家 (Halle) 能有这样的共识是很难得的,可见区别 性特

11、征的重要性。 然而,虽然区别性特征这个概念已经提出几十年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仍然缺乏共 识。比如,区别性特征的数量应该怎么确定?区别性特征是以什么为基础的(比如以发音 为基础,听觉为基础,还是两者兼顾)?区别性特征是先天的(内在的)还是后天的(约定俗 成的)?下面我们分别讨论这些问题。 4 4. 区别性特征的数量区别性特征的数量 区别性特征的数量到底应该有多少?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对区别性特征的 目的是怎么看待的。一种看法是,区别性特征的目的仅仅是区别语音的“对立”,非对立 方面的变化,比如说话的快慢,虽然也很重要,但不属于区别性特征的描写范围,应该分 别处理。另一种看法是,区别性特征应

12、该能够描写语音的所有变化,包括非对立性的变化。 根据第一种看法,区别性特征的数量应该有两个要求,即“足够多”和“尽量少”, 见(9)。 (9) 以“对立”来确定区别性特征的数量 a. 足够多: 区别性特征应该区别所有的对立,包括“本语有对立” 和“他语有 对立”。 b. 尽量少: “无语有对立” 的情况不属于区别性特征的描写范围。 “足够多”可以用“本语有对立” 和“他语有对立”来定义,即任何一个语言里有 的对立都应该区分。“尽量少” 是为了理论的精简,可以用“无语有对立”来定义,即 任何语言都没有对立的语音区别,不必用特征来表示。 比如,假如我们从普通话开始,我们无疑需要区别 m-n、m-x

13、、n-l,等等。 普通话的 e 和 o 要不要区别呢?它们在普通话里是没有对立功能的,是由介音决定的, 如 je-wo “叶”-“我” 不是最小对立组。可是在成都话里e 和o是有对立功能的, 不由介音决定,如 pe-po “白”-“剥” 是个最小对立组。所以,e 和 o 需要有特征 来区别。同样,北京话的 sj 和 没有对立功能,比如“香”有人读 sja (“女国音”), 有人读 a。可是在苏州话里,sj 和 是有对立功能的,sja-a “ 箱”-“ 香” 不同,所以,sj 和 需要有特征来区别。 下面考虑另外一种情况。汉语普通话有两个用舌尖的非颚化的清擦音 s、,英语 也有两个 、s。如果分

14、别分析这两个语言,那么一个特征舌尖向前 (anterior) 就足以 区别它们了,见(10) 。 (10) +舌尖向前 -舌尖向前 汉语 s 英语 s 根据这种分析,普通话的 s 是 +舌尖向前, 是 -舌尖向前。同样,英语的 是 +舌尖向前,s 是 -舌尖向前。这也等于说,汉语的 s 相当于英语的 ,而汉语的 相当于英语的 s。 可是如果我们让人们用语感来鉴别,大家可能会认为汉语的s更像英语的 s ,不像 英语的 。这种感觉如果很清楚,一点不含糊,那么也可以在特征理论上有所反映。这 样的话,要区别汉语的 s、 和英语的 、s,一个特征就不够了,还得加一个。为了行 文方便,我们暂且把这个新特征

15、叫做舌尖向后。如果我们排除+舌尖向前、+舌尖向后, 即舌尖不能同时又向前又向后,那么可以区别三种舌尖部位,见(11)。 5 (11) 考虑语言间的对应关系:汉语的 s 等于英语的 s +舌尖向前 -舌尖向前 -舌尖向后 +舌尖向后 汉语 s 英语 s 也许有人会说,汉语的 s 和英语的 s,国际音标都是 s,当然应该对应了。可是 应当记住,国际音标是有一定的灵活性的,在本语无对立的情况下,对符号的选择有时不 止一种。比如,英语的双唇塞音一般用的音标是 p、b,可是它们和法语的 p、b 很不 一样,所以 Iverson and Salmons (1995) 认为英语应该用 ph、p 才对。当然,传统形成了 以后,要修改是很不容易的。 还有人可能会说,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恐怕是个程度问题。两个听上去相似的音, 并不一定有什么内在的关系。比如,试考虑 (12) 中的三个假想语言(甲、乙、丙),每个都 有两个擦音(A-F),按发音部位( 简称 1、2、3、4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