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词看汉语和藏语缅语的亲疏关系金理新〔提要〕本文利用斯瓦迪什(Sw ad is h)一百核心词表分析藏语、缅语以及汉语彼此之间同源关系,认为汉语和藏语的关 系比较亲近,而缅语和藏语的关系比较疏远斯瓦迪什的百个核心词尽管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藏语比较,但是斯瓦迪什的百个核心词仍是判别藏语、缅语、汉语三者之间亲疏关系的一项有价值的标准因为,斯瓦迪什百词显然比我们另选一百个语词更可以避开主观 的干扰本文的上古汉语的材料,主要从《 诗经》中选择,个别《诗经》中没有出现的语词另选于《说文》等文献中试比较藏语、缅语、汉语百词的同源情况:1.1藏语a缅语琳汉语“我”,《柏舟》:“微我无酒”藏语b da g一汉语“予”,《谷风》:“比予于毒”2.y ou一缅语n a习汉语“女”,《硕鼠》:“逝将去女”藏语 n yi d一汉语“尔”,《 竹竿》:“岂不思尔”3.we4.t his5.that6.补藏语6di藏语d s藏语s u缅语d i汉语“是”,《小明》:“好是正直”缅语th o汉语“之”,《桃夭》:“之子于归”缅语口·t 0 u汉语“谁”,《采孩》.:“谁其尸之?”谁,上古汉语同源词有“畴”《 尔雅》:“畴,谁也。
《尚书·尧典》 传:“畴,谁也还有“孰”,《战国策·齐策》:“吾与徐公孰美?”谁、孰,禅母畴,澄母上古汉语中禅母、澄母和定母同属于端组声母,而端组声母可以和藏语的一辅音声母对应(藏语中也存在t一和一的交替现象).如:堪(甚之本字),《说文》:“乐也i m一P a“舒服、安适、愉快、恬静”湛,《说文):“没也im一h a“渗人、隐没、沉弱”处,《 诗经·简兮》:“在前上处a“处所、位置、方位”睑,《说文》:“目有所恨而止也藏语s e l“怨、嫌隙”注,《说文》:“灌也藏语b一s ug一P a“注人”振,《 诗经·七月》:“六月莎鸡 振羽藏语g一s i l一b a“振动、摇晃”转,《说文》:“运也藏语g一s or一b a“转动、挥舞、回旋”等等汉藏这种语音对应关系和上古谐声系统中端组和心母、书母等中古擦音谐声相似汉藏之间具有上述这种语音对应关系的同源词是相当多的,不再一一列举了7.wh at藏语g e一r e一汉语“何”,《旎丘》:“何其久也?”5.n ot藏语ma缅语m汉语“无”,《日月》:“德音无良9.a ll一一一1 0.ma ny藏语m叨缅语m ja汉语“庶”,《小》吴:“民虽靡赚。
l5膝,上古汉语同源词有芜,《尔雅》:“丰也有芒,《 诗经·玄鸟》:“殷土芒芒《 诗经·长发》:“洪水芒芒《 诗经·麟》:“周原膝 “芒芒”即“膝”也膝,上古鱼部而芒,上古阳部两者之间正是传统所谓的阴阳对转除了阳部外,鱼部也可以和藏语的一叼韵母语音对应例如:胡,《诗经·式微》:“式微,式徽,胡不归?”藏语g叼“何、什么”姑,《诗经·涉姑》:“涉彼姑兮藏语ga小“雪山”¹居,《诗经·葛生》:“归于其居藏语 k h叼一P a“供人居住和存放器物的建筑”豫,《尔雅》:“乐也藏语d叨“喜爱、心爱”豫《尔雅》:“叙也藏语d叼一p o“起初、开始、先前、第一”等斯瓦迪什百词中的第 4 6、9 5词的汉藏语音对应关系和此例同1 1·o ne藏语9 t 娜g缅语ta s汉语“一”,《采葛》:“一日不见一般认为和藏语的g一杯g“一”同源,但也有认为不同源的认为不同源的主要在于两者之间声母的对应关系一,上古影母而影母是可以和藏语够一类舌面塞攘音语音对应的,(见组也可以和藏语 的舌面塞擦音语音对应,见下文 )比如:殖,《 说文》:“死也藏语6专hi一b a“死、亡故”查,《 说文》:“专查也藏语9一蜘g一p o“单独、唯一”。
婴,《文选》注引《 说文》云:“绕也藏语n一够h i习一b a“束缚、捆住、栓系、缠绕”绷(婴之名词),《说文):“冠系也藏语f i-够h i o一b a“箍、带、绳等能束之物’讴,《 说文》:“楼也藏语g一协u一p o“弯曲、迂曲”因,《说文》:“就也藏语卜够h el一b a“依靠、亲近”等等注意:上述这种语音对应关 系主要出现在藏语的高元音韵母之前,而在低元音韵母之前汉藏之间不具备这种语音对应关系至于质部和藏语一i g 韵母之间更是汉藏常见的语音对应规则之一可见,“一”是完全可以和藏语的g一幼g语音对应的1 2·tw o藏语g川缅语k a一n i汉语“二”,《扬之水》·:“维予二人1 3·b ig藏语够he d缅语如汉语“介”,《荡》:“锡尔介圭介,《尔雅》:“大也在《诗经》中“介”意义指“大”十分常见又如《 诗经·楚茨》:“报以介福大,在藏语中有三个不同的同源异型词:幼e、幼e d、幼e n其中和上古汉语“介”对应的正是咖e d从藏缅语来看,藏语的咖一类复辅音声母部分当来自于k r一形式的复辅音声母如“牛粪”,藏语1叨一b a粪”,墨脱门巴k hi、景颇脚i、达让橙k la i、缅语kh je。
断”,藏语 功a g、羌语川语、却域一k邵、缅语 k j傈僳kh o等,骨汉藏语音对应关系中,除了和上古汉语 的影母对应外,藏语粉类辅音声母还和上古汉语的见组尤其是见组中的二等声母对应例如:届,《尔雅》:“至也 ”藏语m一年h i一b a“走、去、前往”挟,( 尔雅》:“藏也藏语f i一d和l〕一P a“隐瞒、遮掩”架,《淮南子·本经》注:“材木相乘架也藏语6一咖访“架子”奸,《说文》:“犯淫也藏语作够ha l一b a“淫荡、好色、贪淫”奸,《淮南子·主术》注:“乱也藏语f i一幼a l一b a“违犯、败坏”解,《说文》:“判也 ”藏语卜咖e g一P a“劈、剖开、裁切”等1 4.l on g藏语r i 习缅语hra n j汉语“萃”,《鱼藻》:“有萃其尾藏语r io“长”的同源派生词是 s r i习“使长”萃,中古山母山母,依照李方桂先生 的构拟音,s r一复辅音声母»缅语坛a丙“长”正表明其来自于更早时期的*s r iD而上古汉语的真部和藏语的i习韵母更是常见 的语音对应规则¹详见拙作《汉藏语中两个性质不同的一U韵尾》,《民族语文) l99 9年第4期º详情查阅黄布凡主编的(藏缅语族语言词 汇),中央 民族学院出版社,19 92年。
»黄布凡:《藏语词 汇演变的速率和方式》载《电脑辅助汉藏语词汇和语音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年l6巧·sma l l藏语够hu一汉语“童”,《宾之初筵》:“稗出童投童,字也作冲,《 书·金滕》:“予神人弗及知⋯ ⋯联小子新迎《书·大浩》:“越予小子考⋯⋯越予神人,不印自恤冲人即小子司马迁《史记》引《书·金滕》 作“幼”藏语幼u D也多指少、年少,而与之同源的有g一够u习“弟妹、同父母所生之年幼者”、叻u 0一ma“妻、有夫之妇、妾”等汉藏对应关系中,藏语的塞擦音年一类辅音和t 8一类辅音和上古汉语 的语音对应关系最为复杂这或许和一些学者所说汉藏语塞擦音后起有关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藏语的梦辅音和上古汉语的见组、影母有语音对应关系之外,还有上古汉语的端组(主要是上古端组 中的章类和知类)声母有语音对应试举几例加以证明,如诉,《说文》:“裂也藏语够ha g一P a“破裂、破碎”味,《说文》:“鸟口也藏语m一够u“唇、哮”折,《说文):“断也藏语f i一幼a d一P a“断绝”著,(国语·晋语》注:“止也藏语6一够h af i一b a“居住、停留、依附”等而至于上古汉语的冬部和藏语的u D韵母正是汉藏之 间常见的语音对应规则之一,例如:“降”,藏语f i一k hr u习“降生、诞生”。
弯”,藏语d一gu o“天空”等就汉藏语音对应关系,上古东部和冬部同和藏语的一uo韵母对应1 6·woma n藏语na g一ma一汉语“女”,《汉广》:“汉有游女1 7 .ma n藏语khy o缅语一k ja汉语“家”,《限有长楚》:“乐子之无家家,《说文》认为从毅省声甲骨文、金文中“家”,字正从毅得声毅,《 说文》:“牡泵也嫂,《说文》:“牡鹿也投,《 说文》:“夏羊牲曰投可见,这一组雄性动物的语源正是“毅”‘k la特,《说文》:“牛父也然《 诗经·柏舟》:“实维我特动物之雄性和人之男性在古人眼中实质上是一回事《左传·定十四年》:“归我艾报毅”,正指男性,这和特、雄指男性是一致的嫁,从家得声,《白虎通》:“嫁,家也其义就是“使之有家”《 左传·文十八》:“男有室,女有家家,正指丈夫藏语khy o也多指丈夫18·pe卿n藏语mi一汉语“民”,《谷风》:“凡民有丧 ,民,和藏语的m i相比较,多了一个鼻音韵尾一n上古汉语的真部、文部、元部常常和藏语的单元音即不附加韵尾一n的韵母语音对应或者上古汉语的支部、之部、鱼部等和藏语附加一n韵尾的韵母语音对应¹斯瓦迪什百词中的第21、33、38词和此例词。
1 9.f i sh藏语n ya缅语ng a汉语“鱼”,《新台》:“鱼网之设20.b ir d一缅语h ngak汉语“鸟”,《 伐木》:“相彼鸟矣2 1.do g藏语 k hy i缅语k hwe汉语“犬”,《巧言》:“遇犬获之2 2·f ou se藏语舜g缅语t 6a n汉语“虱”,《 说文》:“啮人虫也2 3·t r ee藏语舜n g缅语一s eng一汉语“薪”,《凯风》:“吹彼棘薪新,《 说文》:“取木也后字作“薪”《说文》:“薪,芜也从《 说文》对新的解释来看,语词“取木”和语词“树木”之间不过是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转换关系薪,在《诗经》中指“树木”的意义明显,如:《 诗经·南山》:“析薪如之何?”(析,《 说文》:“破木也)《 诗经·车牵》:“析彼柞薪《诗经·东山》:“盛在栗薪24.s eed一一一2 5.l ea f藏语v一da b一m一汉语“叶”,《 葛草》:“维叶婆婆l e a f藏语l o一ma缅语一,a k一¹详见拙作《汉藏语的名词后缀一n ),《民族语文》199 8年第l期2 6.r o o t藏语r t s一汉语“黄”,《 说文》:“草根也爹,上古汉语中和“基”同源,《说文》:“基,墙始也。
又有“根”,《说文》:“木株也跟得名于根,《释名》:“象木之根也)根,藏缅语的错那门巴r a、道孚r ko、羌语ke、独龙语一朋、达让橙橙一J Qi、格曼橙橙场、怒苏怒g汕、拉枯一g丫、土家七等来着,藏语的r t s一复辅音声母应该是后起的黄,上古见母之部之部和藏语的韵母对应,¹而见组和藏语的 r t s一之间的关系密切,可参考如下语词:基,《尔雅》:“始也藏语 r t sa一b a“根基、基础”基,《诗经·南山有台》传:“本也藏语 r t sa一b a“源头、本原、根本”泊,《左传·襄八年》注:“肉法也藏语r t si“汁、液、漆”计,《说文》:“会算也藏语r t si一b a“计数、清点数目”计,(广雅):“谋也藏语r t si一b a“打算、计划”荆,《 说文》:“楚 木也藏语r t sa ng“刺、棘刺”胁,《 说文》:“两膀也藏语 r t si b“肋骨”检,《说文》:“书署也藏语均扣m一P a“著述、编篆”等实际上,藏语的r ts一复辅音声母一般和上古汉语的见组语音对应,而和精组声母语音关系甚远27.ba浅一一一 2 8.s ki n藏语IP a,一汉语“肤”,《硕人》:“肤如凝脂。
2 9.n es h藏语邵缅语一t oa汉语“姐”,《楚茨》:“为姐孔硕姐,《 说文》:“礼姐也《 仪礼·乡射礼》注:“姐者.肴之贵者也和“昨”有语源关系,《说文》:“昨,祭福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