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瑞雪图》(2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69712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瑞雪图》(2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瑞雪图》(2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瑞雪图》(2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瑞雪图》(2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瑞雪图》(2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瑞雪图》(2课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雪图瑞雪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 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同时,文本产生的特殊年代,还赋予了文 本自身独特的人文内涵本文写于 1962 年,当时我国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 粮食歉收,人们都期盼丰收年的到来。因而,一场及时的大雪也给胶东半岛上 的人们带来了吉祥、幸福和喜悦。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 欲。在学习活动中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事物较快,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 的意识有所增强,能努力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 言语

2、过渡。小学四年级以后,他们的书面言语水平逐步得到发展。阅读能力也 由朗读向默读发展。三、设计理念三、设计理念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 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 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 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 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随机进行学习 方法的导引。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1、学习“瑞雪、胶东半岛、骤然“等 1

3、0 个生词,达到正确流利地认读,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感知词意。 2、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中、雪后的美丽景色。研读课文,感受雪大、 雪美的特点,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之情,丰富学 生对雪的认识。 五、教学重难点五、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词析句,了解雪大、雪美的特点,学习作者有序地进行观察、描写 的写作特点,渗透写法指导,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六、教学准备: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七、课时安排:二课时。八、教学过程: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猜一猜谜语: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 乱入

4、梅花都不见。 板书:雪 2、谈话: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雪有关的课文瑞雪图 ,并板书 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喜欢猜谜的特点,设计有关雪的谜语导入新课,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下面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拿出铅笔,同桌合作互读课文,读错的地方标出来,读后互相正音。 3、课文有六个自然段,我们请六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 真听,等会我们一起来评议。 4、同学们课文读会了,相信词语也认得非常好。 A、课件出示词语。自己读一读。 B、开火车读。读完评价。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

5、,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合 作学习中共同探究,培养合作意识。教学生学会倾听并在评议中提高朗读水平。 ) 三、理清文章脉络,指导朗读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指名回答) 6、请按照时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清文 章脉络) 7、师:你喜欢哪一部分的内容,你就自由朗读,也可以同桌交流朗读。 8、通过预习,我想同学们一定对这场瑞雪有独特的感受,谁愿意先来说 一说?(学生用一两句谈谈自己预习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阅读是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先从整体上建构文本的内 容和脉络很重要,这就好比一幅风景,局部的美是融于整体之中的。当然这一 切需要学生在读准、读顺文本

6、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这一环节的读是关键。 ) 四、作业设计:课后收集有关雪的词语或成语。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喜欢雪吗,想看下雪吗?老师带来一组下雪图片,想看吗?有个要 求:边看边想有“雪“字的成语或词语。 引入学习:瑞雪图2、板书课题:剖题:瑞:吉祥 图:图画 题意:吉祥之雪,美如图画 题意在文中哪句体现了?(齐读最后一句) 写法:点题 (设计意图:优美的音乐,动态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随机的写法 指导,使学生感悟写作方法。注重语言的积累,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奠定 基础。 ) 二、自主读书,整体建构 1、复习旧知,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2、学生听录音示范朗读,

7、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3、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读,读出味道来。 (可以同桌交流朗读) (设计意图:范例引导,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让学生自主读文,读出自己的感悟,并在同桌交流中,学会合作、分享。 ) 四、读悟结合,走进文本 反馈学情:问:对雪前很感兴趣的举手?雪中?雪后?生反馈。(一)感悟夜静雪大 1、生齐读雪中内容,回答读后有什么感受?(师板:大雪下)2、指导朗读:怎样把雪读得很大很大?(学生个别读) ,师引导要把雪读得 很大很大,谁来建议一下,哪些词要强调?引导读好重点词:大片大片(读得 “厚重” ) 一会儿(读得“轻快” ) 3、提问:这是白天看雪,

8、晚上还看雪吗?4、夜晚有什么特点?从书上找出一个词来万籁俱寂(理解)5、指导要怎么读夜静?(板:夜静) 谁能把夜读得很静很静?6、一学生读静夜听雪, (学生闭目听)并评价 (一轻二慢) 7、 引导读“簌簌” 、 “咯吱” (学生按自己的体验读) ,师范读,学生尝试8、引发思考:既然写山村夜晚寂静,为什么还要写“沙沙声、咯吱声”? 突出“静” 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9、小结这一段的写作顺序:按时间,白天看晚上听;并采用了以动 写静的手法。 小标题:夜静大雪下(二)感悟雪后景美人欢 1、雪下得很大,雪后景色如何,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课件:雪后美景 图片) 2、谁愿意把同学们带到雪地里欣赏

9、欣赏?读得很美很美?3、谁听出来了,有什么感受?(板:景美)4、出示课件:雪景的文字 5、指导读好:嗬 (学生起立做推门状;惊喜) 师引读:嗬,好大的雪啊 万里江山(师打手势导读)6、理解“粉妆玉砌” (词意)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粉妆玉砌”的 世界,描述雪景(说后看图)7、启导:先写远处的景,接着写哪儿的什么?8、 (出示课件)理解:银条儿 雪球儿9、 (出示课件)比较句子: A B 组对比读,谈好在哪儿?A、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B、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A、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B、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

10、树上,挂满了雪球儿。10、这是写雪景的静态美,还写了雪景的动态美吗?找找看。11、引入:假如你置身于如此美的雪景里,最想干什么? 板:人更欢12、指导读好:咯吱咯吱 理解:震落下来 (喜悦)13、小结(点击课件)写法填空 (三)读悟感受 1、仅仅是小孩高兴吗?看补充材料:雪的作用。 2、引读:啊 板:感受:瑞雪丰年画3、师介绍写作背景 引读:啊 4、小结: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图画?(夜静大雪下 景美人更欢 瑞雪丰年画) 还有吗?引入学习“雪前”(四)感悟雪前 1、一读就懂,默读一次,抓住“骤然变冷” 、 “寒风刮”归纳小标题。 2、指导书写“骤” (设计意图: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把读和悟很好地

11、结合起来是一种极好的 阅读教学方法。这样可以避免把一篇美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破坏文章的整体美。此环节的设计以读贯穿中心,在读中想象、体会,在读后交流感受,然后 再带着感受读,读出特色,熟练成诵,对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起着重要 作用。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学生与 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等等。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 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为此,通过这一环节架设起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 的桥梁,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对话中与本文的作者达到心灵相 同。同时,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五、总结:本节课学到什么?(自我总结; 小标题; 读板书的诗 如诗如画)六、布置作业: 1、摘录并背诵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及段落。2、课后阅读峻青的秋色赋 (选做) 。板书: 瑞雪图雪 前 骤冷寒风刮 雪 中 夜静大雪下 雪 后 景美人更欢 感 受 瑞雪丰年画如诗如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