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063787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5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试 行)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的能力,适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能胜任从事海洋科学相关教学、科研、生产、产品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学术型人才。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精神,服从祖国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较熟练的野外操作及实验动手能力。熟悉海洋科学相关研究领域

2、的专业知识,并了解选修研究方向的动态。能在选修研究领域进行某些创新的研究。可从事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资源利用和生物医药等选修研究领域有关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也能在海洋科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科学技术管理工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写能力。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 二、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 1. 物理海洋学(070701) 1. 物理海洋学(070701) 1)工程海洋学1)工程海洋学:基于舟山群岛特殊的海岛资源优势与特殊的海洋自然环境,开展岛屿资源生态调查、海岛空间多层次立体开发技术、海岛景观资源开

3、发工程技术、 海岛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海岛潮间带生物养护技术以及水动力安全评估技术、渔业工程装备技术、工程动力学安全评估技术、新型包覆防腐技术、水性铁锈转化剂与防锈技术、 涂层体系防腐技术、 海洋微生物腐蚀与海洋生物附着污损机理、防腐防污涂料保护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海洋开发提供工程学技术支撑。 2)应用海洋信息技术:2)应用海洋信息技术:开展潮滩冲淤遥感定量反演、二类水体悬浮泥沙水色遥感定量反演、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渔业遥感、合成孔径雷达海面信息提取、海洋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海面溢油遥感监测、水下信息探测、水下信息可视化技术等研究。开展海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基于粗糙集理论与方法、粒计算理论与方

4、法、神经网络与概念格技术等研究,开展传感器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和海洋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等研究,为海洋开发提供信息分析技术和管理平台。 2. 海洋化学(070702) 2. 海洋化学(070702) 1)海洋环境化学1)海洋环境化学:针对浙江海域生态环境系统退化、恶化、海水养殖水质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以及海洋工程建设等问题,开展海洋调查、海洋环境评价、规划、预测与管理,通过研究海洋中污染物质的形成、迁移、转化和归趋,研发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的途径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为环境恢复、海洋水产养殖、海洋工程建设等提供依据或服务。 2)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2)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充分利用舟山的地理优势,

5、将海洋科学特别是海洋化学的理论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理论和新技术相结合,研究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发展海洋化学和化学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基于海水资源和用于海洋产业的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理论和制造技术, 并同时研究相关过程系统综合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海洋防护材料和技术研发对环境友好的防污剂、缓蚀剂、功能高分子材料、养殖配套材料和化学品、特种海洋防护材料等研究。 3. 海洋生物学(070703) 3. 海洋生物学(070703) 1)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针对东海区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利用

6、舟山渔场生物资源条件,利用大规模分子信息数据,开展功能基因的发掘、分子图谱构建、 功能分子标记的开发, 分子系统进化及比较基因组学的相关研究。开展海洋生物分子分类、遗传变异和系统进化、海洋生物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功能基因的筛选和开发、功能蛋白开发与应用等研究,为东海区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及保护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学:2)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学:立足东海区海洋生物产业增养殖发展现状,充分利用舟山渔场物种遗传资源优势,开展海洋生物繁殖生理和生殖调控、苗种繁育和开发、细胞和分子育种前沿技术、转基因育种、多倍化育种、杂交育种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数量遗传学育种技术研

7、究,重点解决重要经济物种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繁殖与开发、重要养殖种类经济性状提升与改良、关键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 为海洋生物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海洋生物养殖学:3)海洋生物养殖学:针对东海区养殖现状,瞄准产业技术升级为目标,开展重要海洋生物养殖生理生态学、养殖生物逆境机理、养殖生物环境和营养需求等基础生物学研究;开展海洋生物养殖模式优化、养殖技术与工艺、养殖饵料开发和人工饲料研制、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养殖过程与管理研究,建立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构建生态、高效、健康养殖理论和技术,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 4)海洋生态学4)海洋生态学:开展海洋生物分类与区

8、系分布,海洋生物生理生态,近岸典型海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开展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海水养殖的生态容量研究。针对东海区渔场和生态系统现状,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和机理研究,关键生态过程和因子调控研究,开展海洋资源增殖养护技术、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人工渔礁、海洋藻场、海底贝床、人工牧场等立体生态养殖技术体系。 4.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0707Z1) 4.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0707Z1) 1)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1)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水产品中渔药、重金属、过敏源等危害成分的风险评估与快速检测技术; 研究内源性有害成分的性质及其在加工贮藏中

9、变化规律、控制及除去方法;研究水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安全生产的监控体系等。 2) 海洋生物利用与加工:2) 海洋生物利用与加工: 研究水产品贮藏特性以及新型保鲜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水产品功能成分提取制备和应用; 研究远洋渔业资源以及低值与废弃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海洋微生物工程化利用技术等。 3)海洋生物制品:3)海洋生物制品:研究海洋蛋白及多肽、多糖、脂质的制备工艺、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研究与开发以海洋蛋白及多肽、多糖、脂质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保健食品、医用食品和护肤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研究海洋生物制品及其原料和的中间体质量控制技术及其质量标准的制订。 4)海洋药物:4)海洋药物:研究海洋动物、

10、植物和微生物中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快速发现和结构表征技术;研究海洋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技术与构效关系:研究海洋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机制;研究海洋药物的活性筛选与功效评价技术;研究以海洋功能寡糖和多肽等为原料的创新药物的工程技术。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阶段一般为 1-1.5 年,学位论文完成阶段 1-1.5 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 2 年;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者,允许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 5 年

11、。 四、培养方式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或导师组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整个学术群体的集体指导作用。鼓励与校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大中型企业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 严格的科研训练与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学习采用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动手、表达、写作和创新能力;同时严格考核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

12、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硕士研究生认真学好政治理论课,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经常进行形势与任务、方针与政策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五、课程设置 五、课程设置 1. 修课要求 1. 修课要求 1)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除政治理论课程和外语课程之外,理论类课程以 16 学时折算 1 学分,实验实践类课程以 32 学时折算 1 学分。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35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 21 学分,其它必修环节 3 学分,包括学术活动 1 学分、科研和论文 1 分、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等)1 学分。 2)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

13、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每门课程学分一般为 23 学分,最少 1 学分、最高不超过 4 学分。除外语课外,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中都必须至少有 1 门双语课程或国际化教育课程。 学位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英语,共 6 学分;学位基础课原则上按一级学科设置,选修学分不少于 6 学分;学位专业课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设置。 非学位课主要为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自然辨证法概论必须选修,18 学时、1 学分。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主要侧重于拓宽学科的知识面,增强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并考虑学科的前沿性、交叉性,以增大研究

14、生选课的自由度。跨专业选修课可以在培养方案外选修,不少于 2 学分。 3)同等学力或跨学科攻读硕士学位、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有着某些缺陷需要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 应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方向补修大学本科主要课程 23 门,补修课程由导师指定,并纳入个人培养计划。补修课程原则上应参加课堂听课、必须和本科生同堂参加考试,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但未通过者不得毕业和申请硕士学位。 2. 课程考核 2. 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可采用笔试、课程论文、专题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应采取考试方式,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单科成绩不得低于 70 分,平均成绩不

15、得低于 75 分,否则视为不合格;选修课可采用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重点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及应用能力,选修课采用百分制评分的 60 分为合格; 必修环节宜用考查方式进行, 成绩按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评定。 3. 课程设置 3. 课程设置 1)物理海洋学 1)物理海洋学 物理海洋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物理海洋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学科名称:物理海洋学 学科代码:070701 课程 类型 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课内 学时学 分开课 学期开课单位 考核 方式备 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cientific Socialis

16、m Theory and Practice) 36 2 2 社会科学部 考试 学 位 公 共 课 英语 (Graduate English) 128 4 12外国语学院 考试 学 位 课 程 学 位地球流体动力学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48 3 1 海洋科学学院 考试双 语海洋资料的分析与获取 (Data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in Physical Oceanography) 32 2 1 海洋科学学院 考试 基 础 课 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Data Processing))32 2 1 数理与信息学院 考试 波浪理论(Waves Theory) 32 2 2 海洋科学学院 考试 潮波动力学(Tidal Dynamics) 32 2 1 海洋科学学院 考试 卫星海洋学 (Satellite Oceanography) 32 2 2 海洋科学学院 考试 工程海洋学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