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36061856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川教育致力于西城区名校教师课外辅导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1/14北京市西城区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2017.1考 生 须 知1本试卷共 10 页,共五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一、基础运用运用(共(共 2121 分)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共 8 分)2016 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从 1934 年

2、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二万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击退了穷凶极恶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红军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征服了严酷恶劣劣的自然环境。长征的胜利,是理想的胜利,是信念的胜利。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zhn hn) 世界、 彪炳史册的长征,。(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劣(l)“万”字的第二笔是撇B. 劣(l)“万”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勾

3、C. 劣(li)“万”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勾D. 劣(li)“万”字的第二笔是撇(2)根据文中注音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用正楷填写汉字。 (2 分)答:(3)对画线成语中字的解释和在方框处填写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穷凶极恶”的“穷”是达到极点的意思。 ”B.“穷凶极恶”的“穷”是达到极点的意思。” 。C.“穷凶极恶”的“穷”是没有出路的意思。 ”D.“穷凶极恶”的“穷”是没有出路的意思。” 。(4)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末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进军宣告了敌人消灭红军图谋的彻底失败A.B

4、. C.D. 子川教育致力于西城区名校教师课外辅导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2/142.长征即将胜利,毛泽东带领红军越过岷山之后,回顾长征,心潮澎湃,写下了七律 长征 。阅读七律 长征 ,完成第(1)(2)题。 (共 2 分)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对毛泽东的这幅书法作品,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1 分)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B运笔自然流畅,线条奔放,纵任狂放。C字体大小参差,方正端庄,浑厚大气。 D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2)有篆刻爱好者将七律 长征的部

5、分诗句刻成了印章,将下列印章按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1 分) A.B. C.D.3.有同学设计了下面这副对联,以表达对长征的敬意。在对联横线处填入短语,内容和形式都恰当的一项是(2 分)上联:红军长征,跋涉,丈量;下联:志士苦战,历经,魂舞。A.九死一生千山万水神州大地华夏长空B.千山万水神州大地九死一生华夏长空C.千山万水华夏长空九死一生神州大地D.神州大地华夏长空千山万水九死一生子川教育致力于西城区名校教师课外辅导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3/144.以物喻人是常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关注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将物的自然属性赋予人的精神品格。学校板报组计划出一期赞美红军战士精神品质的板报,准备

6、用梅花、菊花、松树中的一种作为装饰,请你为板报组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 (2 分)选择:理由:5.默写(共 7 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 (1 分)(2),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 (1 分)(3)登斯楼也, 则有,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 (2 分)(4)古诗词中有很多通过写动物来表现诗人丰富情感的句子。如晏殊浣溪沙中“”表达了诗人的留恋之情,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意,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了诗人驰骋疆场的豪迈情怀。 (3分)二、文言文阅读(共二、文言文阅读(共 9 9 分)分)阅读活板阅

7、读活板 ,完成第,完成第 6-96-9 题。题。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 “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

8、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6.与“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天下缟素B.可以调素琴C.睿素无北伐之志D. 素湍绿潭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持就火炀之就:(2)旋刻之旋:子川教育致力于西城区名校教师课外辅导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4/14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3 分)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翻译:9阅读原文和【链接材料】 ,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 (2 分)【链接材料】

9、20 世纪 80 年代,王选教授成功设计和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印刷工效大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印刷界的革命“。从雕版印刷到毕昇的活版印刷,从铅字印刷到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每一次汉字印刷的革命都是一次进步,相比以往,新技术都更具有、的特点。三、名著阅读三、名著阅读(共(共 1010 分)分)10.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共同道德规范。2012 年,全国妇联等单位提出了“新孝道行动标准” 。请你从下列“新孝道行动标准”和论语选文中各选一条,说说二者之间有什么相通

10、之处。 (3 分)新孝道行动标准(部分)1带着妻小常回家2共与父母度节假3父母生日共同办4亲给父母做做饭5沟通父母解心结6关爱父母说出口7督促父母做体检8聆听父母聊往事9能和父母共锻炼10常为父母拍张照论语选文第一则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第二则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第三则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行动标准”选择第条论语选择第则相通之处:11.西游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世界,很多人物都有神奇的本领。在孙悟空的诸多本领中,你觉得哪个最为神奇?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

11、谈。 (3 分)答:子川教育致力于西城区名校教师课外辅导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5/141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共 4 分)题目一:下面是鲁滨逊漂流记连环画中的三幅图,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三幅图的排序是。图 A 中抖落的谷种长出了幼苗,鲁滨逊受到启发,因此在岛上种植麦子和稻子,他用收获的粮食做成了(食物) 。在全书中,这样富有生存智慧的情节还有。除了生存,在荒岛生活的 28 年中,鲁滨逊还面临着孤独的困境,他的解决办法是 4。A AB BC C题目二: 骆驼祥子 一书中, 在祥子人生的各个阶段, 老舍先生都有生动形象而耐人寻味的描写。以下语句分别对应了祥子的哪个生

12、活阶段,请将相对应的一项写在括号中。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一个人仿佛根本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打食,便会落到网里。吃人家的粮米,便得老老实实的在笼儿里,给人家啼唱,而随时可以被人卖掉。 ()A. 刚到城里时B. 在曹家拉包月时C. 与虎妞成

13、家时D. 所有希望都破灭之后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 13-15 题。 (共 10 分)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它彰显出 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有了关于“节气”的记载。春秋时期的文献就已提出“日南至” “日北他发现一个装谷类的小布袋被老鼠咬破,粮食被老鼠吃光了,被他抖落的十几颗谷种,过了一个多月竟从地上生出了绿色茎叶,不久还生出了十几个穗。风暴大得可怕,连最有经验的水手也纷纷忙乱起来,大副和水手长只好砍去前桅。船失去平衡,摇得更厉害了,大家脸上露出了恐

14、怖的神情。他发现船底已经漏水, 但粮食却干燥无恙。 他走进面包房把饼干装满了衣袋, 又在大舱里找了一些甘蔗酒。 他需要有一只小艇把需要的东西运到岸上去。子川教育致力于西城区名校教师课外辅导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6/14至”的概念。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 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它们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了后来的淮 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人制订的太 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这样,根据月初、月中的日 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

15、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人们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 份,并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黄道平面轨道图【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生存能力明显增强,自然时间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也相对减少。二十 四节气对现代人而言,又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 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比如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插 柳、荡秋千等习俗;再如冬至也叫“冬节” ,很多地方的人们除了祭祀祖先外,还会穿上新衣,全 家团聚,置酒备筵,以示庆贺。这些活动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不绝。 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时间文化

16、” 。它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国人把握作物生长时间、 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例如中医的季节用药习惯与治疗方式, 日常饮食生活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于 2016 年 11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它的影响力,增强对它的保护力度,为确保“二十四节气” 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文化部等单位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 。政府将 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创造条件确保相 关社区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